「2020 BTC 會議」專家語錄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0-09-30
「2020 BTC 會議」專家合影

撰文/編輯部整理 攝影/林嘉慶、張哲瑋

9月1日至3日,2020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今年以「2030展望臺灣新未來」為主題,探討在疫情衝擊後,臺灣應該如何走向未來十年。

會議共分為「後疫情時代催生產業新格局」、「完善精準健康產業基盤」、「精準健康翻轉產業創新」三大議題召開,安排共17位來自產、官、學界專家進行主題報告。

本次會議也首度大幅延長討論時間,針對不同議題,邀請教育部、國發會、財政部、金管會等各部會代表參與,促進跨域、跨部會溝通與交流。

並因應疫情,首次同步連線包括:Vivo Capital投資公司合夥人孔繁建、Lin & Associates全球法規顧問公司總裁林秋雄、美國全心醫藥(AltruBio Inc.)董事長楊育民等,海外委員與特聘專家參與。


蘇貞昌 行政院院長»

生技結合科技 打造臺灣成亂世中福地

生技產業為蔡總統第一任期5+2創新產業,及本任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發展重點。

鑑於多年來BTC委員會提出的建言指教,政府積極配合推動相關工作、修改法規、 縮短審查流程、提升行政效力、建立相關資料庫、建立群聚聚落等,這些投入都讓臺灣生技產業在國際間佔有一席之地。

在武漢肺炎(COVID-19)上,臺灣快速並縝密的應變,都有賴於過去所建立的良好基礎,才能讓臺灣在亂世中成為福地。未來將更利用遠距醫療、遠距教學、大數據技術等科技,把科技用在對人類健康醫療、照護保健等各方面,讓臺灣因此更美麗、更走出國際。


吳政忠 BTC召集人、科技部部長»

疫情衝擊成「ICT結合醫學」關鍵時機

這幾年BTC會議中,在法規方面,就特別為醫材適用範圍、遠距醫療適用對象、特管法、LDTS等法規提出放寬建議,並完成落地執行。

2021年即將落日的生技新藥條例,也早在一年半前就請經濟部思考未來新條例該怎麼接軌。臺灣長久累積的ICT、智慧機具等,在國際已經有一定的競爭力,這正是臺灣優勢,因此,未來數位科技與生醫產業結合應是趨勢。

BTC也從2017年起,邀請海外、國內資通訊專家及產業代表參與,這是因為ICT產業也剛好在找下一個藍海,政府扮演重要橋樑角色,幫助生醫與ICT結合。由於疫情衝擊,防疫工作讓臺灣資通訊實力與醫學優勢加速結合,今年開始更是兩個領域合作發展的關鍵起步。


議題一:後疫情時代催生產業新格局


陳建仁 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

整合產官學研、補足P3實驗室 新興傳染病永續研發

本次COVID-19疫情中,臺灣出色的防疫成績,除了因疫情監控公開透明、誠實通報等因素外,也有賴於臨床診斷的開發,因此,以科技進行確定病例的接觸史十分重要。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非常重要,可用於全球疫情監測,而邊境檢疫的數位化與雲端鏈結,則可有效掌握入境的傳染源。

未來挑戰還有醫療院所感染管控之自動化與智慧化,如:零接觸式的負壓病房、正壓檢疫亭與自主移動機器人,尤其是以機器人做清潔消毒。

臺灣在快篩、疫苗、藥物的研發逐漸有成,但由於需要以動物實驗驗證效果,臺灣面臨最大問題是P3實驗室不足,因此,若要維持新興傳染病研發團隊永續存在,關鍵在於產官學研的整合。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

善用智慧醫療優勢 盼臺成為「世界的創新矽島」

藥物開發的風險時程很長、同時又要國際化,實現上難度很高,而臺灣發展智慧醫療,可以結合在資通訊(ICT)、人工智慧(AI)的優勢,要複製經驗和國際化門檻相對較低,是臺灣的優勢、也是臺灣應該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

智慧醫療的「新多維微笑曲線」理論實踐,旨在「共享」現有的有限資源為始、以用戶的「體驗」為終,採用設計思考,來研發、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進而實現共享經濟、體驗經濟,從以外銷為主軸,轉變成內需帶動外銷的發展模式。對此,政府政策應該扮演助攻角色,不是只有「管制」,也要和產業「發展」,兩者並重。

臺灣現階段可以B2B為主,但長期需以強化B2B2C為策略,例如英特爾公司的「Intel inside」就是B2B2C的成功範例,說明以品牌形象貫穿到消費者,可以創造更高的無形價值。


石瑜 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教授»

「數據」為商業化利器 臺灣應把握健康數據利基

以美國自2018年5月啟動的「全民健康研究計畫(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以及4間以數據為重要工具的公司為例,說明數據的利用,如何成為這些公司商業化的工具:

Google旗下的生命科學部門Verily,透過廣泛和公司、學校合作,研究健康數據能延伸出哪些服務或產品;芝加哥精準醫療新創公司Tampus則打造了堪稱全球最大的臨床分子診斷資料庫及其操作系統,目前已可提供包括:基因定序、臨床數據結構化,圖像辨識和生物學建模等服務。

羅氏在2018年斥資19億美元收購的Flatiron Health,聚焦於整合癌症患者電子病歷,透過分析數據了解臨床需求,再進而研發產品;腫瘤數據分析公司Cota,則為醫師提供臨床和財務數據,讓醫師在管理成本的同時,改善患者護理。「數據就像是這世代的油田」,臺灣在擁有優秀的健康資料紀錄與資訊系統下,更應該讓這油田發揚光大。


楊泮池 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暨中研院院士»

產業發展轉型 「人才」、「人力」再塑為關鍵

「精準健康」與「精準醫學」不同;精準醫療是針對生病者給予精準診斷與治療,但看不到不表示沒生病,因此,更應該關注亞健康族群,這即是上醫醫未病概念,從罹病風險中,提早改善生活習慣、促進健康,推廣全齡精準健康概念,漸漸將「長照」轉型到「不長照、少長照」。

產業發展的競爭力,「人才」與「人力」的再塑非常重要。臺灣2026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且勞動力人口至2050年會從2020年的61.44%下降至49.49%。

因此,初老人力變得很重要,我們該重新定義初老年紀,善用初老人力,讓他們擔任義工,並把職位交給年輕人,幫助年輕人建構健康和諧的社會。

人才的再塑,需培育次世代臺灣產業所需人力資源、彈性的教育制度、並迅速反應社會及產業需求、減少學用落差,協助培養第二專長。


劉祖惠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生衛醫農組主任»

經商環境、醫療體系、生醫能量、ICT製造 後疫情臺灣優勢力量

臺灣防疫的成果全球有目共堵,主因應歸功於軟硬實力的整合。在第一波的防疫,超前部署防堵境外傳入疫情、境內擴散;另外,在官產學研的攜手共進下,整合部會資源,推動防疫科技。

例如:經過3年多的努力成立的國家級Biobank整合平台、國家生技園區成立、新竹生技園區第二生技大樓竣工、臺大生醫分院的營運等成果,也充分展現我國在BIO結合ICT,以及打造創新園區聚落的成果,未來應考慮如何把臺灣的優勢力量,結合國際上認可的競爭力(包括經商環境、醫療體系、生醫能量和ICT製造),以及利用精準健康方案的推動,協助國家走在全齡健康的願景道路上。

並持續耕耘下世代人才、優化法規環境、完善健康大數據系統建置和建構友善投資環境,以融合生醫跨域環境、整合串聯園區聚落和強化國際連結。


謝達斌 科技部次長»

跨部會推動精準健康產業鏈 讓臺灣成為標竿國家

未來臺灣精準健康的策略,將以:完善精準健康生態系、扶植精準健康產業鏈,以及接軌國際佈局全球等三大策略為主。

臺灣目前內部面臨的挑戰包括:新創投資環境生態圈尚待完善、過度依賴國際大廠提供解決方案、醫院之間資料尚未共通共享以及未來跨部會之間整合。精準產業發展兩大場域,一為智慧醫院的發展,應著重於精準診斷、精準治療,整合體學(基因、蛋白質)、大數據智能分析,進行生物標記探勘,進而發展智能精準診療服務。

二為智慧社區的布局,其著重於精準照護、精準預防,透過個人化的健康風險預測評估,進行精準預防管理服務與慢性病客製化照護管理,發展精準照護創新服務。


郭伯臣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

疫情催生遠距教育

教育部在生技人才的培訓制度上,一直回應業界的需求。例如,在2018年修改了學位授予法,放寬學生修習不同院系的的課程,學生最後可依照修讀的領域和課程獲得學術學位。另外,在培訓業界所需的高階人才,教育部從2014年開始推動產學合作培育博士級研發人才計畫,希望業界和大學提供相關產業博士培訓的需求;今年更建立第二軌度,由產業向教育部提供相關議題,經教育部評估其需求,建立產業合作機制,讓學生4年內完成博士學位。疫情催生了遠距教育,使知識的傳遞更加彈性。教育部原本就推出很多「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s)課程,現在更增加了生醫、ICT的MOOCs課程,開放給學生和社會人士彈性運用,例如臺北醫學大學就提供了臨床醫學,醫學科技等線上課程。


楊育民 特聘專家»

政府應扶持生技整體生態系

臺灣可以將領先世界的電腦能力,尤其是光流體系統的技術,引入生物製造系統中,建議明年起BTC會議也可以討論光學在生物製造中的運用。

兩個例子: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花了50年研發的光鑷(Optical Tweezer)雷射系統,已經可以應用到生物領域中;此外,以光學為題的生物科技製造系統公司Berkeley Lights在今年7月IPO,其市值超過四十億美元,其背後的推手是吳明強教授。政府應扶持生技產業生態系(Ecosystem),因為疫情使醫藥供應鏈從過往的「全球化」變成「國家化」,例如,美國已把重要製造單位從國外遷回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