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領域14場論壇 上百位專家演講吸引5,000人次觀看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0-08-31
論壇邀請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以線上方式進行演講與座談。(攝影/彭梓涵)

2020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 Taiwan)首創互動式線上論壇,針對全球抗疫、先進療法、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及投資與區域合作規劃5大領域14場論壇,報名人數總計超過1,400人,為期三天論壇湧入高達5,000觀看人次,其中30%為國際人士,美國參與人數突破百位,多於去年。

責任編輯/彭梓涵 圖/本刊資料中心


論壇也特別針對全球抗疫、先進療法、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及投資與區域合作規劃5大領域,並由工業局、生技中心、工研院、資誠、台杉、北醫、中研院、國衛院等產官學研單位參與籌辦14場論壇。

開幕演講邀請多位國際重量級專家,以線上方式,分享其在免疫療法、個人化醫療、遠距數位醫療的趨勢見解,以及疫情下的衝擊,系列論壇也邀請上百位來自國內外生醫產業、跨國藥廠、投資界、學研機構知名講者以現場與線上方式演講。


副總統賴清德錄製影片演講

副總統賴清德在其中一場論壇以錄影方式演講,他指出,臺灣防疫表現亮眼,可歸於謹慎行動、快速應對和超強部署,也因此受到全球矚目。在疫情初期,就迅速採取隔離及居家檢疫,以防堵疫情從外地移入。

他指出,臺灣公私部門合作,確保了防疫物資供應鏈(口罩、醫療酒精等),另外,利用健保系統來追蹤旅遊史或與確診病人有無接觸,全面縮小防疫的缺口。

賴清德表示,未來也可運用既有優良生物技術與醫療環境基礎,運用健保服務與資料庫,結合資通訊能力、物聯網及大數據技術,跨領域創新。


@論壇主講系列:

本庶佑 » 優化免疫治療下一步 尋找生物標記預測療效、提升T細胞攻擊力

開場論壇首位講者為201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他以過去開發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的經歷,分享對癌症免疫治療未來的洞見。

本庶佑指出,「以人類自身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的概念最早於1970年代被提出,但當時無法進一步「調節」免疫系統,因此,難以讓免疫治療成功達到療效。而本庶佑所研究的PD-1,以及共同獲得諾貝爾獎的James Allison所專精的CTLA-4,這兩項「免疫檢查點」(Immune-Checkpoint)經過了漫長時間的開發,至今已發展出有效療法,也成為該領域的重要標靶。

本庶佑表示,目前抗PD-1療法,仍存在許多挑戰,而優化免疫治療下一步,可朝尋找生物標記來預測療效、以及提升T細胞攻擊力。他也希望未來癌症的免疫治療領域能愈加壯大、並拓展到更多癌症領域,即便十多年後的未來,癌症不一定完全消失,但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如同慢性病般,與人類穩定共處。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本庶佑教授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無法親臨現場,以預錄影片方式參與本屆論壇。

Joseph Damond » 小型生技公司崛起 基因治療成為生物製劑生產主流

全球BIO國際事務執行副總Joseph Damond綜觀地介紹了全球產業趨勢、新冠肺炎(COVID-19)帶來的影響。

Joseph Damond指出,被稱為「崛起中生物製藥公司」(Emerging Biopharma)的公司越來越多,全球共計3,300家,為生技醫藥產業帶來新潮流。統計到今年6月,全球6,686個臨床試驗項目中,這類公司就佔了76%。在新崛起的生技項目中,又屬基因/細胞療法(gene & cell therapy)最受注目,也成為生物製劑中最大的療法類別。

他也表示,新冠肺炎爆發後全世界出現625種藥物計畫與之應對,也帶來數項重要的影響,包括:全球供應鏈轉向在地化(Localization);疫苗與藥物問世後全球各國如何透過合作關係盡快取得;智慧財產權(IP)在疫情中的授權與使用;法規單位未來如何在疫情中展現速度與效率,以適用在非新冠項目的審核等。

David Flores » 資金熱度不減 中國影響力不可小覷

全球生技商務資訊公司BioCentury總裁暨執行長David Flores則以當今全球生技的「吸金磁鐵」(Money Magnets)為題演講。他表示,目前為止全球募集資金總額,以及納斯達克(Nasdaq)生技指數型基金(Biotechnology ETF)的趨勢顯示,全球資金仍然豐厚、且持續投入,截至2020年6月,今年全球94家公司已經募得了28億美元。

另一方面,他也強調,中國是美國以外最大、且可自給自足的吸金經濟體,其影響力不容小覷。David Flores指出,想要成為吸金磁鐵公司,除了新穎的科學、在專注領域的分化和可重現的臨床前數據是必備的,而全球投資人更希望公司團隊能有國際級的風險管理能力,在金融、法規、生產和治理上保持水準與彈性,以因應國際趨勢的變化。

Timothy W. Yu » 罕病藥物開發 走向定製、精準化

波士頓兒童醫院Timothy W. Yu,則以「超個人化的醫學」(Hyper-Personalized Medicine)為題與大家分享如何利用現今技術實現個人化精準醫學。

Timothy Yu為6歲患有巴登氏症(Batten Disease)罕見疾病患者Mila找出突變而致病的基因,並定製、開發專屬的反義寡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s)療法,而後該療法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成為首個針對該疾病的有效療法。

Timothy Yu說,罕見疾病是許多大藥廠不太願意開發的領域,Mila的藥物被批准,開啟並推動個人化定製藥物療法的發展,這是精準醫療中真正的個人化醫療,也為治療罕見遺傳性兒童疾病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Timothy Yu指出,治療罕見病童Mila的藥物被批准,開啟並推動個人化定製藥物療法的發展,也為治療罕見遺傳性兒童疾病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Hans Clevers » 3D立體類器官 打開個人化醫療新境界

曾榮獲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日本慶應醫學獎(Keio Medical Science Prize)等全球性獎項,荷蘭烏特列支Hubrecht研究所研究員Hans Clevers,分享如何利用人體模型來模擬疾病。他表示,人體的細胞會不斷分裂、死亡、重生,而具有這種特定特性的幹細胞引起他們的研究興趣。

因此,Hans Clevers從腸道中絨毛與絨毛間凹陷處,發現相對稀少的小腸幹細胞LGR5,此幹細胞平均五至七日,便由新分裂出的細胞所取代、更新。在Hans Clevers建立的最佳條件下,團隊成功將小腸幹細胞於體外培養,也發現每個幹細胞經過穩定的培養可形成迷你的小腸類器官(Organoid)。

Hans Clevers表示,除了小腸類器官,他們也開發出不同3D立體類器官,甚至90%腫瘤組織都能培養,目前有許多合作夥伴使用其建立的類器官作為預測性診斷工具,來改善臨床前藥物開發,並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臨床治療。


Hans Clevers的研究團隊成功將小腸幹細胞於體外培養,也發現經過穩定的培養可形成迷你的小腸類器官。

Graham Lewis » 疫情重新定義社會優先順序 金磚四國佔醫療產業鏈要角

醫療數據公司IQVIA的全球醫藥策略副總裁Graham Lewis從數據上為大家分析新冠疫情後,對健康照護產業與醫藥產業的改變。

Graham Lewis指出,在新冠疫情前藥廠研發的成本就逐漸高於收益,大藥廠也逐漸迷失方向,與大藥廠相比新創公司擁有創新藥物資產,也積極將其商業化,但受到疫情的衝擊臨床試驗延遲,新創公司的資金鏈也陷入危機。

因此,疫情後產生的新常態,將重新定義社會的優先順序,以支持醫療系統為原則,包括大規模地加速數位轉型,並轉往以病患為中心的照護模式,得以重新佈署產業生產供應鏈。

他也警告,醫藥產業在未來幾年的營業額成長率將低於前幾年,甚至將趨向零增長。中國已成為第二大醫藥市場,巴西也將在2025年成為第五大醫藥市場,因此,未來需更加重視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金磚四國。

@主題系列一:「全球抗疫」

臺灣產官學研攜手齊抗疫 本土新藥、疫苗能量蓄勢待發

開幕論壇後,緊接著也展開針對五大領域的論壇。全球抗疫 (Combating Pandemic)議題,在Session 4與8中舉行,邀請國內外多位專家分享疫情帶動的國際趨勢,以及臺灣抗疫成功的關鍵與研發能量,也討論疫情下法規如何促進研發的策略。


主題一演講針對全球抗疫 (Combating Pandemic)議題,邀請國內外多位專家分享疫情帶動的國際趨勢,以及臺灣抗疫成功的關鍵與研發能量。

陳建仁» 臺灣政府、民間合作 六大關鍵抗新冠肺炎防疫有成

前副總統暨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他以臺灣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挑戰與國際合作為題演講。他表示,臺灣能在新冠肺炎下順利抗疫,是因為從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H1N1學到經驗。

陳建仁指出,臺灣在這波疫情中也結合了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長處,透過「防疫雲」串聯起入境檢疫系統、居家隔離追蹤系統、LINE機器人系統、電子圍籬追蹤系統,有效的管控新冠肺炎,他也感謝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在app、病毒演化、藥物篩選和文獻彙整上的貢獻。

陳建仁認為,臺灣此次抗疫成功有六大關鍵:快速的機動力、敏捷的決策力、徹底的執行力、資源分配的整合力、資訊的透明化、先進的科技等,但仍須正視臺灣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性低、邊境再開放等可能帶來的風險。

王智弘» 臺灣助發展中國家 數位抗疫

「全球抗疫」議題特別邀請3月初在頂尖醫學期刊《JAMA》發表論文,讓臺灣抗疫成果首次站上世界舞台的史丹福大學公衛學者王智弘(Jason Wang)演講,分享數位化與遠距醫療在疫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身為執業醫師的他表示,在4月23日,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為鼓勵遠距醫療,也發布因應疫情的遠距醫療「工具包」,且所有遠距診斷的付費都等同於實體看診,讓人民能在家便利使用遠距醫療資源。

「臺灣疫情相對緩和,普遍數位化程度也很高,此時應思考如何透過數位化經驗幫助其他國家抗疫,尤其是許多數位化仍低的發展中國家。」王智弘說。

蔡秀娟» EUA為授權非批准 業者投入抗疫產品需考量發展

上騰生技顧問公司國際事務副總經理蔡秀娟,則在會中跨海連線,分享了疫情期間許多監管單位祭出緊急使用授權(EUA)方案來促進研發的策略。

蔡秀娟表示,在疫情緊急的情況下,類似EUA的加速方式有其必要。

目前全球統計,包括各式檢測試劑等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VD),已經以這種加速方式通過審核者,以歐盟的CE認證446項為最多;美國FDA則有187項;臺灣則為34項。

蔡秀娟也指出,通過的數量不見得與疫情完全呈正相關,主要還是受各國法規影響,像是疫情嚴重程度差不多的新加坡與日本,新加坡通過的數量為96項,日本則只有10項。

「不過EUA仍僅是一種『授權』,而非『批准』,緊急情況解除後,授權可能也會解除。」蔡秀娟最後強調,疫情過後對該產品的需求應如何發展,也是業者在投入前需事先考量的。

宋台生» 雙重機制新藥 攻克病毒阿基里斯腱

生華科總經理宋台生,分享旗下開發CK2抑制劑(Silmitasertib),如何在這波疫情成為抗新冠病毒的治療藥物。

宋台生表示,身為藥物開發者,常常會檢視自己設計的箭真的射到標靶上了嗎?

現在,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設法找出新冠病毒的阿基里斯腱(Achilles’heel)時,生華科開發的Silmitasertib與傳統抗病毒藥不同,傳統抗病毒藥可能會因為不同病毒就失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