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崛起 台灣生技搖籃之手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1-05-22
女力崛起 台灣生技搖籃之手

萬事達卡(Mastercard)今年公布最新「女性創業指數」,臺灣獲得全球排名第12名,亞太區第4名,贏過日、韓。

報告指出,女性所創立的企業,平均1美元的投資,可創造78美分產值,高於男性31美分,顯示女性創造力更勝男性。

即便「職業婦女」的挑戰一直是全球探討的問題,臺灣近年因性別平等、女性教育程度提升,投入職場的意願增加,越來越多女性在生科、醫藥、公衛等科學類學門,發揮所長與優勢。

根據調查,生命科學、醫藥衛生,是少數女性多於男性的科學類學門。生醫開發之路漫長,女性穩定、毅力的特質,更能在這段與耐力拔河中,發揮優勢。

本刊此次規畫「母親節特輯」特別邀請全福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簡海珊、捷絡生技策略長張大慈、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生衛醫農組組主任劉祖惠、美吾華生技集團副董事長李伊俐。

四位在生技醫藥行業中身兼「母職」,同時在魄力、毅力、執行力上,都讓男性刮目相看。

她們是創業家、教授、政策幕僚、集團企業繼承者,在母職「斜槓人生」上,她們如何以自我的女性特質勝任工作,並在事業與家庭權衡,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專題企畫、撰文:彭梓涵

採訪整理:彭梓涵、吳培安、劉馨香

美術設計:黃黛鵑

資料來源:經濟部2020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情統計通報、教育部、國家發展委員會。


萬事達卡(Mastercard)今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公布最新「女性創業指數」(Mastercard Index of Women Entrepreneurs),臺灣在全球中表現亮眼,進步三個名次,獲得全球排名第12名,亞太區第4名,贏過日、韓。

萬事達卡「女性創業指數」報告,主要是針對全球58個經濟體,透過「女性進步程度」、「女性教育與金融背景」及「女性創業環境」三大要素進行分析。

在經歷充滿挑戰的2020年,臺灣女性創業力不退反升,尤其在「女性教育與金融背景」項目躍升16名,獲得全球第8名。

在「女性創業環境」指標上,臺灣也上升了四個名次,顯示臺灣不論是在政策發展或企業資源,都給女性創業良好的支持。

更值得注意的是,萬事達卡臺灣區總經理陳懿文指出,由女性所創立並經營的中小企業,對於整體經濟市場的貢獻不容小覷,平均1美元的投資資本,女性新創能夠締造78美分的回收產值,男性新創則為31美分,巾幗不讓鬚眉。

臺灣性別平等亞洲第一  女創造力崛起 

經濟部公布的2020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從過去到現在趨勢中進一步觀察,發現女性創業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臺灣性別平等、女性教育提升,加上產業結構變遷,使女性投入職場意願明顯增加。

根據聯合國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 GII)」,瑞士以0.025分位居第1,丹麥以0.038次之,瑞典則以0.039居第3名,臺灣指數為0.045,性別平等居亞洲首位,世界排第6。(排名詳見圖一)

這項指數是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調查統計,根據生殖健康、賦權及勞動市場3個領域,總共5項指標衡量各國性別平等情況,數值越接近0,代表性別平權的情形越好。

男女平等趨勢促使臺灣女性意識抬頭,經濟部2020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分析發現,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家數逐年增加。

其中「女性負責人」的占比也增加,比率為36.4%,較美國的40.0%及南韓的38.4%略低,但已超越萬事達卡統計的全球平均,且仍在逐年成長中。


2019年全球性別不平等指數,臺灣指數為0.045,性別平等居亞洲首位,世界排第6。(圖/freepik)

傑出並非「性別中立」 女性處境更為複雜

臺灣生技產業發展以來,在各次領域掌握決策核心的女性高階主管,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為臺灣生技產業創造新的價值。

本雜誌曾於第39期年終特輯中,舉辦了「2016台灣10大生醫女掌門人」票選活動,羅列出31位活躍在臺灣生醫產業企業或法人單位的女性CEO,該次票選是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界有史以來初次的領導人相關票選活動,因此引起業界非常多的關注、參與以及各種反饋。

(編按:2016台灣10大生醫女掌門人排名,請參閱第39期年終特輯,或網路內容 「2016 台灣生醫產業十大女掌門人」)

然而事實上,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傑出」並不是性別中立,特別是在科學領域當中,為了能夠被認定是傑出的,許多人時常必須權衡自身的科技事業和家庭,設法找出兩全其美的辦法來平衡。

而女性、職業婦女,更會因不同階段的外在挑戰,如滿足傳統生育期待、家庭照顧等因素,在職涯發展有較多受限,往往無法充分發揮,甚而被迫暫離工作行列。

而該次獲獎的10位生醫女掌門人,在步入婚姻,養兒育女的生涯中,能各自在不同領域活躍,展現多元思考與正向影響,並獲得同儕、業界以及長官的認可,其經驗著實可貴。

職業女性5大挑戰 科技部推女計畫主持人生育支持措施

湯瑪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一項民意調查,也點出五項職業婦女最大的挑戰,包括「工作與生活平衡」、「同工同酬」、「職場騷擾」、「進修與升遷機會」、「生子育兒」。

9 度入選《時代雜誌》百大人物的歐普拉,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回顧她爭取同工同酬的辛酸史。

這些都是職業婦女在全球中最常被探討的問題。近年,臺灣推動各項性別平等政策與措施,致力打破過去社會傳統觀念對女性發展的限制及性別刻板印象。

像是「工作與生活平衡」上,2020年因應疫情對社會及家庭影響,政府就擴大補助企業辦理工作生活平衡措施,如「友善家庭措施」由最高補助20萬元提高至補助50萬元。

「生子育兒」方面,自今年3月起,適用「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實施辦法」,將原本門檻從300人以上企業,擴大下修至100人以上,要求雇主對懷孕或產後一年內的女性勞工,如從事對母體及嬰兒健康有危害之虞的工作,應訂定母性健康保護計畫,並依計畫評估結果調整工作措施,以擴大對女性的保護。

為了能協助我國女性科研人員充分發揮其研究能量,避免人才出現管漏現象(Leaky Pipeline),科技部自今年5月起,正式推出「女性計畫主持人生育期間多項支持措施」,包括女性生育期間,研究人力奧援、放寬計畫申請時程等彈性。

科技部次長林敏聰也表示,為了提升育兒友善學術環境,強化科技發展動能,也將打造示範性職場托育環境,以鼓勵學研界跟進。

在這次「母親節特輯」中,我們也好奇,在生技醫藥職場上身兼母職,同時在魄力、毅力、執行力都讓男性刮目相看的傑出女性,在她們白天忙於公務、治理公司,下班回到家裡,處理家務繼續上著「第二輪班」(The Second Shift)的「斜槓人生」中,如何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本刊此次特別邀請,包含全福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簡海珊、捷絡生技策略長張大慈、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生衛醫農組組主任劉祖惠、美吾華生技集團副董事長李伊俐,四位傑出女性接受專訪。

她們從女性、母親角度分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生技產業,以女性自我特質勝任工作,以及如何在事業與家庭權衡下,帶領員工、同仁打下江山?


科技部次長林敏聰表示,為了提升育兒友善學術環境,強化科技發展動能,自今年5月起,正式推出「女性計畫主持人生育期間多項支持措施」。(圖/科技部粉絲專頁)

科技女性指標數據

回顧近10年,臺灣女性教育不斷進步,國家發展委員會整理2020年我國大專校院科技類科學生人數約53萬人,女學生為19.4萬人,約占36.7%,比2010年增加4.4%,男女就讀科技類系人數比率落差越來越少。(詳見圖二)

除此之外,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像是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領域的女性畢業人數,比例從2008年的22.7%,成長到2019年的25.03%。

教育部統計中也觀察到,男女性在部分領域別之性別差距明顯,像是女性多投入醫藥衛生及社會福利(75%)、教育(67.2%)這兩個科系最高,男性則是專注在工程、製造、營建(81.4%)與資通訊科技(72.5%)。此結果顯示,多數女性仍選擇勞力較低且靜態、需要耐心較高的科目。(詳見圖三)

生命科學、醫藥衛生是少數女性多於男性的科學類學門,中國工程師協會於2019年的「工程師職涯發展與性別差異關係調查」各領域的女性工程師占比:生技醫工44%、建築與都規29%、資訊通訊18%、化工材料17%、環工綠能17%、土木營建15%、電子電機8%、機械3%。(圖四)

雖然女性工程師整體平均僅為13%,但女性在生技、醫工中算是異軍突起。新藥從開發到上市至少10年,在這段與耐力拔河的過程,女性在穩定與毅力上多方面的特質,更適合發揮優勢。


各國職業婦女仍受到,包括「工作與生活平衡」、「同工同酬」、「職場騷擾」、「進修與升遷機會」、「生子育兒」等問題挑戰。(圖/Pexels)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