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物技術」的重要……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1-06-21

經過這次疫情爆發,各方你來我往的資訊、加上媒體爭先恐後的推波助瀾,我一些平常不問科學的姨、媽、姐們,突然都變成生物技術專家了,讓我憂喜參半、但不少時候也被問得哭笑不得!

同樣作為一個媒體,特別是標榜生物醫藥的產業媒體,我們實在非常慚愧!我們後來完全不參與、也拒絕任何立場的言論和投書 ; 不追逐疫情引起各種社會情緒下的糾結議題,我們低頭關心處在疫情火線上的產業現況(即使也只能很片面),以及轉譯國外針對防疫方案(當然包括疫苗)的各類科學研究與進展,而事實上,這也是我們團隊始終不變追求的初衷。

儘管如此,總有人來訊要我們更大聲批判、用力揭弊、表彰正義等等,我非常感恩朋友們的鼓勵,只是朋友們立場很不一,若真聞雞起舞拔刀揮劍,恐怕我們會很快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許只是讓大家「忍不住有話要說」得到一點暢快外,更多可能會陷大家像瞎子在泥沼中摸象一樣。

疫情大流行政治化了,科學與政治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此複雜、如此之多,而且常常如此不透明,也就容易讓很多人現在不清楚該信任誰了。

特別長期來,網路社交媒體尤其極大地加速擴增科學和政治之間的信任分歧。在網路上,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傳播出於政治動機的假新聞,辨別真假內容更加困難。

於是這又會讓「同溫層」疊加的影響威力越來越大,可能只要沒跟著按「讚」,就很容易引來非我族類的質疑或撻伐。有幾次,不同立場朋友或前輩最後結論是:「我知道了啦!你是偏X色的。」我總忍不住大笑。

當然,我也有自己的同溫層,幾個慘綠少年時的樂隊同學讓純真年代成了永恆,偶爾也有「忍不住有話要說」的時候,就到群裡「盍各言爾志」,一位學霸同學現在是馬偕小兒科醫師,有一回她說的非常有正能量又溫暖,我後來常借用同學的名言,她說:「其實還有太多的未知才會有現在的局面,大家都辛苦了,但都要好好的!」

政治需求是關鍵科學的加速器

其實從歷史上看,政治需求往往是關鍵科學的加速器,但有時也會扼殺科學的進步。

通常,因為科學的客觀性要求,科學會想辦法與政治隔離。但嚴格來講,科學家如何獲得資助,以及他們如何選擇研究重點,往往本身就是一個政治事務。因此,科學與政治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動態地共舞的。

這一次全球疫情大流行,各國政府有許多事件都充分演繹了兩者動態關係的好處和風險。

顯而易見的兩個例子,一是美國總統川普和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力推的「神藥」――羥氯奎寧,後來臨床試驗圍繞著爭議; 但川普另一個「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s Strategy and Approach),最後讓藥廠和科學家能破天荒地以不到一年時間開發出疫苗並上市,讓美國的封鎖生活今天得以逐漸被解封。

然而,同時也因為川普對科學信任度低的表現,常讓知識份子嗤之以鼻,後來,幾家權威科學期刊評審聯合署名支持拜登為總統候選人,這可能也是美國有史來,第一次有這麼多的科學家為美國總統大選明確表態。

美國疫情肆虐的同時逢總統大選,足足吵鬧了一年半後,政治與科學的紛爭在拜登上任後,已逐漸風平浪靜。

同樣的,歐洲疫情初起時,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同時正被其強力脫歐的政治分歧困鬥,他的「佛系防疫」(即放任民眾染病、繼而普遍取得免疫的防疫政策)也曾讓人民噓聲四起 。

其實在一般時候,科學上存在分歧是科學進步所必需的,科學立場和反科學立場之間分歧很正常,即使大家受過高等教育,很多時候都無法就事實達成一致。  

不幸百年一遇這次影響全球的傳染大流行,各國防疫不再僅是內政,同時還是外交、國防與經濟,主政者治理國家很難不參雜其政治觀點。

所以,輪到臺灣現在的防疫與疫苗立場嚴重分歧,政治觀點不同的人會把對科學的懷疑上升到意識形態層次,我也能理解。

只是,更重要的,比起各方努力對科學要有自己的定義時,我們有無了解到政治與科學關係,究竟該如何對科學進步和社會產生更好的結果,

不要忽視前瞻科學的力量

平心環顧韓國、中國、日本,國家大部分的科學和產業成就,很少不是源自地緣政治目標下所推動的,政府透過政策與資助促進了科學進步。日本的再生醫學、韓國的生物藥生產、中國的創新醫藥等,事實已經擺在國際眼前。

臺灣近期對疫苗的許多紛爭,也擺明了一個很不爭的事實和根源,就是臺灣沒有自己足以面向國際的創新生物技術及產業化能力,更乏論國際商業談判。

儘管臺灣研究單位和企業無論在疫苗、檢測、醫藥上,都爭相發佈了許多初期成果,但政治與科學沒有快速地統合,以至於最後一個可以產業化的項目也沒有,反觀,韓國的檢測、中國的疫苗都在政治快速開道後,到國際上殺出了血路。

有人可能會反駁,認為臺灣的Bio+ICT和AI醫療,在這次防疫科技創新上非常蓬勃且亮麗,但可惜,我們事實上也沒看到哪一項創新在這次防疫上,讓臺灣政府利己又利他地出海投入國際防疫。

一個忽視前瞻科學力量的政府,科學是無法蓬勃發展的,各國都視為國家最重要資產之一的科學,只要沒有累積,就必然會反過來損害國家社會的進步。

發展生物技術成為戰略新興產業

去年聖誕節左右,政府推出了下一階段( 2021~2025 年)「DIGI+ 方案」國家科技發展藍圖,一張金字塔圖概括了2016 年提出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2020 年提出的建構「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政府要持續推升數位轉型的進程,超前部署打造臺灣成為智慧國家。

同樣這時候,中國「十四五( 2021~2025年)」的第14個五年規劃也出爐了,還同時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持續了70年的中國國家規劃,也是全世界觀察中國經濟布局的風向球。

很多業者朋友一定跟我一樣留意到了,連續在「十二五」、「十三五」被列入戰略新興產業的「生物醫藥」,已經被更需要科學支撐的「生物技術」取代;而涉及醫療器材設備的「高端裝備製造」,在「十四五」也卸下了「製造」兩個字。

這意味著什麼呢?當中國大力進行醫改,將中國的生物醫藥產業從「仿創」順利推進「創新」後,現在將直搗醫學產業核心基礎的「生物技術」,掌握最根本的自有科技,有朝一日像歐美跨國藥廠一樣,主宰全球的醫藥市場。至於不再強調「製造」,也宣示了中國高端設備已經升級到了將邁入國際品牌的競爭。

規劃的目標寫得再清楚不過了,結論就是未來五年,中國要切實將科學技術置於國家發展的優先地位,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這次疫情爆發,連我的姨、媽們都看到國家厚植「生物技術」是多麼重要了,我相信更多產學專家也會希望,臺灣政治少點口水、多關心發展前瞻科學的重要。如同這期,我們的編採團隊在培安帶領下,詳細地報導了臺灣一群在iPS細胞孜孜不倦的科學家,他們正以不輸國際的跑速,希望有一天在臺灣點亮再生醫療這座金字塔。

臺灣要成為智慧國家,需要更有「智慧」的政治與科學關係!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