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學系跨入運動神經元發育研究

陳俊安以iPS細胞挑戰 漸凍症、脊髓肌肉萎縮症之謎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1-06-21
陳俊安以iPS細胞建立漸凍症及脊髓肌肉萎縮症的疾病模型,致力研究其致病機轉。(圖/陳俊安提供)

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陳俊安,專精運動神經元的發育與退化,尤其對於微型核糖核酸如何參與神經中的基因調控,有豐富的研究成果。陳俊安同時以iPS細胞建立漸凍症與脊髓肌肉萎縮症的疾病模型,致力研究其疾病機轉,希望研究成果可以造福患者。

撰文/劉馨香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俊安,是全球少數研究神經系統中的非編碼RNA (Non-Coding RNA, ncRNA)學者。尤其致力研究ncRNA中的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如何參與神經的基因調控,進而影響脊髓發育、神經元前驅細胞的建立、運動神經元的分化與亞型的建立,以及神經元的退化。

陳俊安專注於運動神經元退化性疾病的研究,也以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及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簡稱iPS細胞)建立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俗稱漸凍症)及脊髓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的疾病模型,致力研究其致病機轉。

有趣的是,陳俊安並不是一開始就立志研究神經發育,而是從化學、生物化學輾轉至發育生物學和幹細胞研究。

陳俊安跨領域的學習經歷,讓他體悟到做研究不用給自己框架,結合不同的專業領域,可以讓研究更完整。

從基因剔除到發育生物學 最後立足運動神經元研究

陳俊安大學就讀中正大學化學系,但對於生硬的化學結構實在興趣缺缺,直到大三修習生物化學課時,了解化學物質與生物體的連結,才讓他產生濃厚興趣。畢業後,陳俊安便選擇至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繼續進修。

在陳俊安的研究所時期(1997~1999年),學界正好開始盛行基因剔除(Gene Knockout)技術,科學家藉由剔除動物的特定基因,來研究特定基因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一顆受精卵要經過無數的基因調控,每一步都不出錯,才能發育為完整個體。」基因調控機制的奧秘,激發了陳俊安對於發育生物學的興趣。

於是,2002年陳俊安赴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戈登研究所 (The Gurdon Institute)攻讀博士學位、鑽研發育生物學。

當時,他以非洲爪蟾研究中胚層的發育,共篩選多達2400多個與中胚層相關的基因,又一個個觀察這些基因如何影響胚胎發育,這在當年的科學研究中是很驚人的數字。

最後,陳俊安鎖定了一個沒有被研究過的運動神經元發育基因深入探討。隨著研究得越深、文獻讀得越多,他越來越著迷於運動神經元的發育,也從這時起才確立了今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