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t Have? Nice to Have?

精準治療天價 病人難承擔

撰文記者 吳靜芳
日期2015-10-14
替代圖

考量到癌症及慢性病的諸多成因,以及目前致病機制尚不明朗,不少專家都強調,不要把精準醫療過度神話,「精準醫學」其實是醫學科學研究進展下自然進化的「精準」產物。這波精準風潮證據仍不足,但已有過度樂觀的疑慮。許多執行環節、障礙尚未突破,現實圖景其實還很冷!

文/吳靜芳、王柏豪


9月7日,NIH發佈「精準醫療」最核心的「世代研究」明年起正式收案,整體內容架構勾勒了精準醫療的大願景以及伴隨而來的醫療大經濟…。

不過,整份報告都沒有強調個體經濟狀況。而實際生活中,個人的經濟狀況致使許多貧窮或不發達地區居民面臨著尷尬的選擇!

今年6月16日,美國《USA Today》在精準醫療熱浪下,沖下一桶冰水指出,「精準醫藥收費天價,病人無力負擔!」

該報導直指,全美2014年處方藥開支創3,740億美元新紀錄,比2013年增長13%。美國醫療保險計畫發言人Clare Krusing接受採訪表示,「2014年是美國過去10年來醫藥費增長最快的一年,將近一半增長是因為最近兩年來出現的新藥。」

Krusing還表示,「某些最貴的藥物正是FDA密切跟蹤的『突破性』 (Breakthrough Therapy)新藥,因為它們確實能填補某些醫療上的空白。」

他進一步表示,今後10年,10種「突破性」新藥還將為美國政府增加500億美元開支。

「如果保險公司提高保費,參加私人保險的病人也要從自家腰包掏出更多錢。」Krusing指出。

報導指出,新的癌症藥物每年開支通常超過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萬),相當於平均家庭收入的將近2倍。

即使有醫療保險,很多病人每個月也要拿出數千美元的醫療費。對很多人來說,治療癌症等嚴重疾病就意味著「走進破產或貧困」。黑色素瘤研究基金會Timothy Turnham說,「那真是巨大的經濟負擔!」

病人還並非是唯一的負擔者。納稅人要為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醫療補助(Medicaid)和其他公共保險項目的處方藥買單。

「低效亂象」

Must have ? Nice to have ?

任職美國FDA法規部門十餘年的Alan Liss對本刊表示,「可以預期,精準醫療將由各種診斷找出問題,很好,但接下來的痛點是:沒有精準的『藥』。」

他指出,過去20年來,「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一度在攻克疾病的征途中,看起來還比「精準醫學」唱得更高調,更熱鬧許多。

「但迄今,很難拿出幾個像樣的成功案例,這種情況很容易反應出的就是一種『低效亂象』的現象。」Liss因此認為,如果沒想清楚應該做什麼?如果看不清楚方向,盲目跟從,最後結果常讓人啼笑皆非。

三十出頭就創業,專注精準醫療大數據分析的科學家熊磊指出,「這個行業在哪裡?投資機會在哪裡?首先我們要區分,有些需求是Must have,有些是Nice to have。」

譬如,90%的腫瘤患者都要做PET-CT,雖然這都是自費,但這是Must Have的必要需求。新藥也是如此,有些公司的股票只是得到臨床的資料之後,一夜之間就漲了3倍。「但有些是行銷(Market & Sales)驅動的,有一些是技術驅動的,還有一些必須是現實經驗來決定,既不是技術也不是MS,而這些東西往往不能成為市場化的東西。」熊磊說。

他指出現實醫療體系表示,「由誰來做?若是醫院做,就這是不可複製的東西,比技術門檻還高,技術可以突破,經驗不能突破。」

他說,很多投資人會詢問關於預測復發轉移的技術市場前景,復發轉移就是屬於Nince to Have項目。雖然,復發轉移在臨床上非常重要,但預測復發轉移的技術仍非常困難,目前普遍也沒有好的辦法,所以當下還是屬於Nice To Have市場。

「你要瞭解醫生是如何治療腫瘤的,本質上,醫生都是照著NCCN指南(National Comprehens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