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精準醫療政策靜悄悄 產業出絕招力爭上游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15-10-14
替代圖

全球精準醫療大潮湧來,台灣產業熱,政府卻靜悄悄。未來台灣精準醫療該如何精準賺錢?在政府還沒帶頭吹響號角前,精準醫療相關基因檢測與大數據公司只好打開自己的武功秘笈,改寫招式名稱,盼能在新裝潢的競技場中脫穎而出,並打出跨國戰。

文/楊傑名


從傳統醫療走到精準醫療,從個人化醫學換成精準醫學,中間的變化究竟使得市場變大還是變小?台灣及亞洲市場買不買單?這些都考驗著各家公司的精準行銷能力。

配合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的計畫,今年,台灣生技月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BA)就以精準醫療為主軸,探討台灣的投資策略、商業模式與未來挑戰等議題。

論壇中,Complete Genomics的創辦人Radoje Drmanac指出,基因定序技術是精準醫療的基礎,未來個人基因定序會像「遊戲產業」一樣蓬勃,而現階段,台灣需要建立起「精準醫療產業」生態系,方能趕搭這波精準大浪。

英國Business Insight曾預估,今年全球分子檢測市場刮起精準旋風,年規模將能上看62.7億美元,並以癌症檢測、血液檢測與遺傳疾病3類服務為大宗。

台灣基龍米克斯執行長黃昭熹表示,「其實精準醫療的前身就是個人化醫療。」過去,許多台灣的分子檢測公司也一直在往個人化醫療的方向發展,在此領域深耕多年,並具有一定的基礎,將有機會搶得市場先機。

「但全球『治療』市場一直以來都大於『預防』市場。」黃昭熹因此認為,精準醫療會先從癌症治療出發,進而擴至各類疾病,透過基因檢測研究不同族群、各個年齡層的基因資訊,再結合製藥、生技來協助不同亞群體的治療。

近年來,基因定序的成本持續降低,人類基因解碼將更普及化,「不久的將來,當每個人都能負擔這項服務的費用時,精準醫療中的預防市場就會隨之熱起來。」黃昭熹說。

根據美國相關業者預估,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目前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 (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創投背後推手 力拼IPO推動發展

儘管相較於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台灣政府目前對「精準醫療」這個全球不可逆的趨勢,似乎顯得相當淡定,乏論整體產業發展政策。

但隨著精準醫療大潮的高漲,精準風潮亦吸引台灣各大創投業爭相卡位,如鑽石生技一舉同時佈局基龍米克斯以及賽亞基因。在這一波潮流裡,順勢推動台灣精準醫療發展的,台灣創投資本可以說是真正背後的推手,在政府政策仍模糊之際,奮勇讓台灣的精準醫療有機會划進世界的主流趨勢。

目前,台灣精準醫療相關廠商,絕多數仍集中在基因定序和檢測領域。相關概念的藥物開發公司,除了浩鼎的乳癌治療疫苗外,主要還有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所開發的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協和新藥,其進展最為突出檯面外,其他新加入者尚有醞釀中的霍普金生醫,計畫自國外授權引進乳癌治療疫苗。

台灣廠商包括賽亞、行動基因、創源、大江、基亞、世基、基龍米克斯、中美冠科、華聯、奎克、聯邦應用基因等,有近30家基因檢測相關公司,正奮力上游,甚至走出台灣發展,準備迎來這一波「精準化」的個人化醫療商機。(參見文後表列)

其中,國發基金和鑽石基金加碼投資的賽亞基因;以及今年初由聯電集團旗下宏誠、台安、和通及華南金等創投投資,成立剛滿一年的行動基因。兩家公司都力拼今年底登錄興櫃。

本文亦精選幾家台灣搭上精準醫療大潮的公司,一窺各家廠商因應推出的產品與服務,以下是台灣精準醫療相關廠商之發展現況:

賽亞基因

賽亞基因於2001年成立,由素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董事長陳奕雄博士一手打造,公司以人類基因體為研發重點,致力於疾病與單一核甘酸多型性(SNP)的相關研究,專注於藥物基因體學的研究與臨床應用開發。

目前,賽亞也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體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其中包括美國嬌生(Johnson & Johnson, JNJ)。未來預計將從目前的4家擴充到7家,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