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仿製走向創新

「新藥重大創制專項高峰會」聚焦十三五

撰文記者 吳靜芳
日期2014-11-14
替代圖

中國國際醫療博覽會的重頭戲「新藥重大創制專項高峰會」,除回顧過去專項的成果,也揭露未來專項的擬立課題。從「十一五」、「十二五」到「十三五」,新藥重大創制專項帶領中國醫藥企業從仿製走向創新,加速催生新藥。

文、圖/吳靜芳


數十年來牽動中國經濟未來的「五年計畫」已在今年6月啟動「十三五」,計劃內的「新藥重大創制專項」是中國醫藥產業的發展依據。本次中國國際醫療博覽會的重頭戲,即是在10月31日下午登場的「新藥重大創制專項高峰會」,會中介紹中國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成果,並探討「十三五計畫」在生醫領域的發展方向。

支持創新加速 5年18個一類新藥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張永祥擔任第十二屆中國全國經濟委員、中國國家新藥專項課題指南編寫專家,他在分享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實施及進展時指出,該專項已實施至今6年,目前在專項支持下,從2008年到2013年共有18個中國自主研發一類新藥通過CFDA審批。

他舉例,中國深圳的微芯生技研發新藥西達本胺(Chidamide),已完成美國一期臨床試驗研究,也是首個透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進入台灣臨床研究的新藥。

西達本胺在台灣交由華上生醫發展,在外周T細胞淋巴瘤適應症已到新藥查驗登記階段,合併卡鉑與太平洋紫杉醇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進行到第二期臨床試驗,合併雞尾酒愛滋療法則正在進行臨床前試驗。

另外,恆瑞醫藥旗下自主專利小分子靶向抗腫瘤1.1類新藥甲磺酸「Apatinib」(阿帕替尼)也受十一五、十二五新藥專項支持,從立項研發到獲批上市前後歷時10年,在11月4日獲CFDA審批通過,是恆瑞醫藥第一個創新研發小分子靶向藥物。

該新藥主要用於晚期胃癌化療失敗後的治療,是胃癌靶向治療中唯一一個口服給藥制劑,預計潛在市場規模超過10億人民幣。

張永祥表示,諾華也持有「Apatinib」同類抑制劑PTK787,不過抗腫瘤療效略遜於「Ap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