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臺灣 布局未來

9跨國藥廠在臺策略大解析(一)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1-07-23
開版圖

《Numbeo》公布2021全球醫療保健指數,臺灣六度奪下第一,在醫療保健盛譽下,臺灣積極定位成為亞太區生醫研發重鎮,

今年初經濟學人雜誌公布「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臺灣僅次新加坡,勇奪亞太區第二名,

臺灣特定疾病臨床試驗合作聯盟(TCTC)發表近10年執行成果,臺灣共有948件藥品與醫材臨床試驗案執行,國際廠商佔726件,國内廠商則佔222件,臨床試驗啟動成功率高達89.04%。

種種優勢讓臺灣生醫產業出現新的可能,跨國藥廠紛紛加碼投資臺灣。

本刊特別進行【跨國藥廠在臺新策略—問卷調查】,邀請深根國內生技醫藥市場的跨國藥廠,透過問卷及視訊採訪了9家跨國藥廠的總裁、總經理。

他們除了分享各跨國藥廠在臺布局策略外,又以國際外商視野,「看見」哪些不一樣的臺灣生醫優勢與問題。

專題企畫/撰文:彭梓涵

採訪整理:彭梓涵、吳培安、王柏豪、李林璦、蕭宇軒

視覺/美術設計:黃黛鵑

資料來源:2020生技產業白皮書、PWC 2020臺灣健康產業指南、Pharma Boardroom 2019臺灣醫藥報告


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最新公布2021年中全球醫療保健指數(2021 Mid Year Health Care Index),臺灣以86.38分再次奪冠,這是繼2016年拿下第一名以來,連續六年獲得冠軍。 

《Numbeo》的這項調查,每年年初和年中會各公布1次全球醫療保健指數排行,並依據過去3年資料,將醫護人員、軟硬體設備、民眾花費、醫療保健系統等因素進行整體評估,臺灣在許多部份表現皆相當突出,甚至打敗不少歐美先進國家。

本次排名中,除了臺灣外,排名前十名中,亞洲主要國家都上榜,名次包括臺灣(1)、南韓(2)、日本(4)、泰國(8)。儘管今年4月後,臺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各種防疫輿論紛爭迄今未歇,但這項國際客觀評比對臺灣醫療的肯定,依然格外令人欣慰。(見表一)


國際指標排名加持 政府推動生醫政策

多年來,臺灣在醫療保健享有極大盛譽下,也積極利用該優勢,逐步定位自己成為亞太區生醫產業的樞紐,以及潛力新藥臨床試驗的首選關鍵場域。

生技醫藥自1995年以來一直被政府喊為「驅動下一個世代產業成長的重要產業」,蔡政府上任後,為加速臺灣產業升級及結構轉型,2016年開始陸續推出「5+2產業創新計劃」和「六大核心戰略」政策。

其中一大目標,是要打造臺灣成為亞太生物醫學研發產業重鎮、建構基因及健保巨量資料庫,以及開發精準預防、診斷與治療照護的大健康產業,以拓展國際生醫商機。

在打造創新聚落上,進展斐然。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已於2018年開幕,其餘建設如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南科智慧生醫旗艦館也陸續啟用、營運,2020年4月新竹生醫園區第二生技大樓,亦提前一年完工,並核准26家廠商進駐,進駐率已超過8成。

在推動臺灣精準健康產業方面,今年初,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發布了亞太區首個「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Personalised-health-index, PHC Index)」排名,臺灣僅次新加坡,勇奪亞太區第二名,日本則為第三名緊追在後。

前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臺灣大學藥學系臨床藥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高純琇為該調查的臺灣專家代表,高純琇表示,「臺灣能在此評比中獲得高分的主要原因,在於過去數十年所累積的厚實基礎,包括:健保資料庫、癌症登記資料庫、臨床試驗資訊整合平台等,為發展精準醫療所必須的健康大數據打下雄厚的發展資本。」

目前全球前十大製藥廠公司,多已佈局精準醫療產品的開發,各國基因檢測廠商、臨床試驗服務、資通訊設備等玩家,也正運用其核心技術,投入精準醫療產品及服務的提供。

臺灣獲得這些國際指標,讓國際在發展精準醫療上,很難不「看見臺灣」。

蕞爾小國的臺灣還是亞太地區第7大醫藥品市場進口國,加上政府各項生技醫藥政策與法規的推力,對跨國廠商而言,「臺灣醫藥市場充滿各種發展可能的吸引力」。

每年舉辦之BTC會議,旨為提引我國生醫產業未來發展契機與策略方向,以接軌全球的生物和醫療科技產業。 (圖/本刊資料中心)

從設廠、撤資到再加碼  跨國藥廠50年在臺布局跌宕 

回顧過去跨國藥廠在臺經營,近50年可說是「跌宕起伏」。

1960年代,臺灣政府公佈維生素、荷爾蒙、營養劑、鎮定劑等四類用途最廣、銷路最佳的藥品,將採取進口管制以保護國內製藥工業發展,外商藥廠鑑於臺灣對藥品需求日增的市場潛力,陸續在臺採取獨資或是與臺廠合資的方式設廠。

但隨著外商藥廠全球化策略的改變,臺灣市場規模不比鄰近崛起之國的市場,基於全球運籌及經濟效益的考量,1997年前後,已陸續有包括必治妥施貴寶(BMS)、羅氏(Roche)、武田(Takeda)、葛蘭素(GSK)、禮來(Eli Lilly)、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 )等跨國製藥公司紛紛關閉、出售臺灣廠房,許多外商藥廠在臺灣,僅剩下藥品銷售辦公室。

就在幾乎是外商陸續撤離臺灣的同時,1995年3月後,臺灣健保開始實施,臺灣醫藥產業轉型的各項政策也付諸施行。走了20年風雨之路,臺灣逐漸翻轉了醫療系統以及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

近年來,臺灣向國際昭示了傲人的先進醫療水平與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如今,不論在扶植新創生醫產業、培育生技人才、發展數位醫療合作以及藥品研究開發上,跨國藥廠又開始加碼投資臺灣,與國內業者及政府機構建立了相當密切的合作。」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表示。

例如:發起多項國際合作案、給予臺灣生技團隊全方位跨國培訓、與新創機構合作數位醫療技術開發 ; 與政府相關部門簽署合作備忘錄,一起善用臺灣醫療產業的優勢與競爭力,引入國外資源,加速國內本土產業發展,也促進臺灣與國際接軌。

疫情+新興科技崛起  臺灣國際生醫合作蹦出新機遇

去年,因新冠疫情肆虐,導致世界各國紛紛禁止醫療用品出口,也打亂了原料藥供應,全球最大原料藥生產國家中國和印度,均陸續傳出停工、減產。

然而,臺灣因疫情得到控制,國內藥廠得以穩定上游供應來源,加上研發與臨床試驗未受影響,臺灣在國際供應鏈、與醫藥研發上出現了新的機會。

每年7月盛夏,固定登場的國際指標性的生技展覽會與會議—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 ,每屆活動中都會力邀全球知名生醫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彙聚一堂,在複雜紛繁的生醫商業裡展開思維碰撞,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林治華表示,「近幾年也看到外商藥廠參與度增加的趨勢」。

(註:2021亞洲生技大會因疫情影響,將以線上(Online​)方式如期於7月21~25日舉行,唯現場實體(On-site)展覽,將延至11月4~7日)

林治華分析表示,新興療法與科技不斷誕生,使得生物技術與製藥產業間的界限越形模糊,一些大型製藥公司開始設立創投部隊,專門進行戰略性投資;許多製藥大廠亦扮演生技公司角色,致力發展罕見疾病的生物製劑與特殊疾病專科療法。

「亞洲生技大會是國際性展會,跨國藥商也視該展會作為鏈結合作、尋找創新的最佳機會。」林治華說。

積極對海外業者招展及邀請國際嘉賓的林治華指出,「跨國藥廠隨著專利懸崖的到來,普通適應症藥物研發又難以突破下,加上低價學名藥銷量侵蝕市場的時刻,面對投資報酬不均衡的問題,這些跨國藥廠都在進行戰略調整。」

「最明顯的戰略動向是把眼光投向高價值、高附加、針對重大特殊疾病的藥物開發,不過,比起自己開發,藥廠更多的轉變是提高多方合作研發。」林治華說。

享譽國際的臺灣醫療系統與市場,也進入了跨國藥廠的視角,作為其創新性產品的理想試驗台。那麼,這些跨國藥廠在臺灣轉向的目標與策略是什麼?臺灣如何真正成功成為亞太區重要的臨床研究目的地之一?
 

每年7月盛夏,固定登場的國際指標性的生技展覽會與會議—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每屆活動中都會力邀全球知名生醫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彙聚一堂。圖為去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於會中的跨海連線演講。(圖/本刊資料中心)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