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整合到腦瘤放射治療流程

醫隼拿下美FDA首張腦瘤圈選AI認證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1-07-23
醫隼智慧攜手臺大醫院於今年5月4日舉辦記者會,宣布醫隼VBrain不僅取得美國FDA首張AI自動腦瘤圈選系統認證,與臺大醫院合作的臨床研究也登上知名臨床醫學期刊《Neuro-Oncology》。(圖/醫隼智慧提供)

成立不到兩年的醫隼智慧(Vysioneer),今年五月率全球之先,拿下美國FDA首張用於放射治療AI自動腫瘤圈選系統的上市核准。執行長呂任棠認為其中的關鍵,不僅要有突破性的大量數據及演算法技術,更要透過扎實的臨床試驗,加上各種情形下的實際測試,才能博得醫師的信賴,真正為臨床需求創造價值。

撰文/吳培安


5月4日,由臺灣醫療AI工程師呂任棠於臺、美創立的醫隼智慧有限公司(Vysioneer, Inc.),成立不到2年,就以扎實的跨國、多中心盲性回顧式試驗,為其醫療AI系統產品「VBrain」拿下美國FDA首個用於放射治療AI自動腫瘤圈選系統的上市核准。

該AI系統在2019年7月導入臺大醫院電腦刀中心之後,也進行了18個月的臨床閱讀者試驗(Reader Study),該試驗模擬臨床作業流程,讓「醫師和AI共同協作」直接和「醫師」正面對決,治療超過100名病患。

結果發現,當醫師與AI共同協作時,可多偵測到12%的腦瘤,而且大多屬於微小、難以發現的腦轉移瘤;此外,透過AI輔助,還可以減少不同醫師之間描繪腫瘤邊界的變異度達50%,且圈選時間大幅減少30.8%,此成果已於3月發表於知名臨床醫學期刊《Neuro-Oncology》。

醫隼執行長呂任棠表示,不同於以往FDA核准的AI都是圈選人體正常組織,例如眼球、視神經、腦幹等,VBrain成功挑戰了高難度的腫瘤自動圈選,獲得了美國FDA上市核准。

「這可說是放射治療的真正利器,它不只是全球生技醫療AI的重大里程碑,也證明了臺灣具備站上世界舞台的頂尖實力。」呂任棠說。

挑戰高難度腫瘤邊界描繪 收集超過同業將近10倍資料量

呂任棠擁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學位,他曾在美國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主導過2套醫療AI開發、並獲得美國醫院實際於臨床使用。

呂任棠笑說,雖然他是一個「技術人」,但開發這套AI系統不只是為了追求技術性突破,更是站在臨床醫師和病人的需求思考,積極聽取醫師的使用回饋,希望能帶來真正貢獻臨床的產品。

「具備偵測功能的醫療AI已經不是新鮮事,在醫學影像科和病理科非常熱門。因此,我們從創立就決定,要做一套直接整合到腫瘤放射治療流程中的AI。不僅要把掃描影像上所有的腫瘤偵測出來,更要精準圈選出可疑腫瘤的邊界、計較到1 mm的程度,才能減少腫瘤復發的機會,同時又把副作用降得很低。」呂任棠說。

呂任棠認為,腫瘤圈選系統最大的挑戰在於,腫瘤的形狀經常是不規則形,可能有大、有小,也可能落在很邊緣的位置,且可能會因為不同的使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