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眷顧 股價不反映獲利

臺灣製藥類股股價「淡定」 市值被低估!?

撰文特邀作者
日期2021-09-03
臺灣製藥類股市值被低估!?

人類醫藥從小分子往大分子發展的時代巨輪,從近三年的生技製藥財報也得到驗證。臺灣製藥業主要以小分子學名藥為主,總體營收連續出現下滑趨勢;新藥目前主要依賴授權金和權利金收入,則正緩步成長,只是兩條線要走到交叉點,恐怕還遙不可期。製藥類股依然會是奠基臺灣生技醫藥產值的磐石。

撰文/哭砂


一攤開臺灣製藥類股的財報表,像一面照妖鏡,一下子就把臺灣生技資本市場的矛盾、光怪陸離現象照了出來!

一方面,政府宣稱基於保護投資者職責,監管要求是越來越嚴苛。從企業所投訴遇到的各種盤查問題或審核文件要求,很難不讓產業認為政府雖然努力高喊扶持生技醫藥及振興資本市場,但執行上淪為說一套做一套 。

一方面,投資人緊盯著生技製藥股,要求企業追求「營收」、降低「燒錢」,但事實上,從股市走勢起伏看,錢卻依然蜂擁題材炒作與本夢比而追高殺低。

臺灣製藥產業跨入新藥世紀

近幾年,臺灣生技醫藥產業受個別事件和公司影響,發展氛圍低迷不振,加上政策轉向BioICT、數位醫療和AI人工智慧科技,醫藥開發公司普遍哀嚎募資艱辛。

但事實上,從2018~2021年上半年,近四年來臺灣生技醫藥股公開財報可見,目前新藥類股有47家(新藥開發/CDMO、疫苗、細胞治療),生力軍也不斷增加,已經超過以製造和通路為主的製藥類股43家(學名藥、原料藥、OTC/保健、製劑)。

明顯地,臺灣製藥產業已跨過分水嶺,從傳統製藥進入新藥開發世紀!(詳見文後附錄一、二)

根據2021年8月底估值,在47家新藥類股中,市值達100億以上者有16家,佔34.0%、三分之一強,其中市值200億以上就有9家 (以下單位:億元新臺幣),包括:合一(829.06)、高端(520.95)、國光生(228.16)、共信-KY (220.67)、中天(259.02)、浩鼎(243.01)、藥華藥(246.33)、台康(274.97)、長聖(218.24) 。

三年來,市值成長翻倍以上的公司有14家,包括合一、高端、台康、仁新、欣耀、國光生、共信-KY、中天、杏國、安特羅、生華科、永昕、禾生技、昱厚。

「有夢最美」 續航力待觀察

市值第一名的合一,得益於新藥成功國際授權,其關係企業中天上海生技在2020年4月將抗體新藥FB825授權國際藥廠LEO獨家研發合作,進帳約新臺幣8.5億元,授權激勵了市場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