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真實消防人生

《火神的眼淚》救災打火更要救人 一窺緊急救護實況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21-09-03
該劇示意圖。(圖/Pixabay ID: barskefranck)

消防員最主要的勤務並不是打火!?根據消防署所公布的統計資料,去年全臺灣緊急救護的件數約是火災件數的50倍左右,也就是說消防員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執行緊急救護的勤務。電視劇《火神的眼淚》真實地反映出消防員的「日常」生活,讓觀眾能一窺緊急救護時的實況,而本文也將進一步為讀者延伸緊急醫療背後的學理與科技。

撰文/楊傑名


今年5月1日電視劇《火神的眼淚》(以下稱《火》劇)於LINE TV、myVideo、公視+、Netflix、MOD及Hami Video等平台同步首播,開播後便引發全民關注討論,並占據Netflix熱門排行榜前三名數週之久。

《火》劇雖說是描寫消防工作的樣貌,但並沒有任何誇張的特效或灑狗血的劇情,更多的是以多種角度捕捉消防員在救災現場的進退兩難,讓不少真正參與消防工作的人都直呼太過真實!

由於消防員總是被大家稱呼為打火英雄,多數民眾可能會認為消防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火災搶救,至於對緊急救護的印象,常常會誤以為救護車的派遣以及救護人員都是由各地區的醫院來負責。

然而,正如同《火》劇中,超過一半的場景皆是在拍攝演員們在救護車上的處置與應對,現實狀況亦然,消防工作除了突發性的打火任務,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要處理頻率高且繁重的緊急救護勤務。

消防人員都必須考取EMT證照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所公布的統計資料,2020年火災案件數總計是22,248件,而同年緊急救護出勤次數則為1,126,486件,換算起來,去年全臺灣緊急救護的件數約是火災件數的50倍左右。

為了要能消化大量的緊急救護案件,所有的消防人員都必須考取「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簡稱EMT)的證照。而臺灣的EMT體系是參考自美國,總共分為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及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等3級,其受訓時數分別為40、280、1,280小時。另外,各級緊急救護技術員也需依規定接受定期複訓以確保該證照的有效性。

一位EMT所學的專業技能涵蓋廣泛,包含有生命徵象評估、創傷處置、非創傷處置、頸椎固定、徒手搬運、急產接生……等相關到院前救護知識及技術,並根據各EMT級別的不同,可執行的救護技術項目也有所差異(參閱【表】)。

若要一言以蔽之,EMT-2與EMT-1的差別在於可否進行侵入性診斷與治療(如血糖偵測與靜脈輸液),而EMT-P則是又相較EMT-2可額外執行醫師預立醫囑的治療項目(視情況對患者施打藥物)。

急救的第一課 CPR維持循環與呼吸

談到急救,從小到大,大家一定都曾聽過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簡稱CPR)「叫叫 ABC」的口訣,這是一種為了救助心跳驟停病患的急救措施。

當心跳驟停發生,人體會因為全身血液停止流動,而在短短4~6分鐘內造成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傷害,因此,必須透過人工的方式來協助病患的心跳與呼吸,進而維持其基本生理機能,直到恢復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環為止。

「叫叫 ABC」中的「ABC」其實皆為縮寫,其中「A」為Airway,意指保持氣管暢通;「B」為Breathing,意指輔助呼吸,利用人工的方式將氧氣由外界輸入至患者肺部;「C」則為Compressions,意指實行胸外按壓,進而改變胸腔內壓力的變化,促使血液攜帶氧氣繼續循環至腦部及其他器官。

不過,上面所提及的「A-B-C」已是早期的急救程序,以目前國際復甦聯合會和美國心臟協會在聯合制定最新的心肺復甦指南中,是將心肺復甦的內容制定為「C-A-B」,也就是建議先以胸外按壓優先,接著再進行輔助人工呼吸,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火》劇中,主角們在實施CPR時總是先壓胸後再進行給氧。

另外,在《火》劇中可以看到EMT在進行CPR時,還會搭配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其操作方式很簡單,先將兩塊貼片分別貼於胸上及下腹,接著待主機完成分析後對患者進行電擊。

這種俗稱「傻瓜電擊器」的AED其實在各大公共場所、學校、商業大樓或購物中心等地方皆有設置,不過,大部分的人可能對AED都有些誤解,認為使用AED電擊後能讓患者恢復心跳,但實則不然。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一個心臟具有兩個心房及兩個心室,而在一次完整的心跳過程中,包括了兩個心房的收縮期(S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