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通膨、升息影響更勝以往

專家:展望2022臺灣生技產業 2危機2前景並行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2-01-27
張立群表示,今年臺灣股市受全球多重「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將高於過去兩年。(攝影/巫芝岳)

2021年臺灣生技領域成就不少重要指標,也激勵了生醫股市的整體表現。2022年,面對病毒Omicron與通膨持續升溫,美國聯準會升息立場轉鷹、中國整頓民企風暴等全球多重系統性風險衝擊下,生技股恐怕也大受影響。臺灣今年上路的《新版生技條例》是否有望為產業添柴加薪?積極推動的「再生醫療三法」,能帶動再生療法產業走向規模化嗎?

撰文/彭梓涵


2021年臺灣生技領域成就不少重要指標,例如:逸達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完成美國授權、藥華藥的紅血球增多症新藥取得藥證、以及益安的大口徑心導管止血裝置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產品上市許可等,為資本市場寒冬挹注一劑強心針,也激勵了生醫股市的整體表現。

除此之外,疫情凸顯了遠距與數位醫療、精準檢測、疫苗、創新藥的重要性,臺灣科技大廠也更積極布局醫療領域,包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投入台康生技,加速了台康在CDMO的人才、產能布局,其帶來的資金活水,可望帶動接下來生技醫藥資本市場的規模擴大與流動。

資本市場系統性風險影響 高於前兩年

然而隨著變種病毒Omicron的出現,全球感染人數再創新高,2022上半年,疫情的不確定性依舊籠罩、加上通膨持續升溫,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立場轉鷹,及中國整頓民企風暴,引發金融危機等可變因素,將衝擊全球股市。

統一投顧生技產業投資研究分析師張立群就直言,今年臺灣股市受全球多重「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將高於過去兩年。「大盤不好情況下,生技股恐怕也不會好」。

不過,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認為,與其他產業相比,生醫產業有關防疫及民生必需品,且較注重的是「創新技術」以及「臨床試驗里程碑」的達成,而非財務性表現,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的大環境下,生技產業相對還是能維持較好的競爭力。

只是,她也表示,臺灣資本市場在全球投資人結構中堪稱特殊,即「散戶」多,他們除了偏好高獲利公司外,若要讓散戶回流生技類股,最重要還是需透過成功的案例,給予專業教育及信心。

好不容易被點燃的臺灣生技榮景,在面對這些將衝擊全球性的市場風險,進入2022年,臺灣生技產業會有哪些危機與前景?

危機1 ›只看技術與法規 缺乏市場、資本思維

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首先就點出,臺灣生技醫藥過去以來都從技術端、法規、產品類型(像是新藥、醫材等等)出發,很少有人從資本、市場運作的角度來看,這是臺灣企業現在最需要面對的危機。

他認為,資本運作指的不是「玩錢」的意思,而是可以透過併購、上市、分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