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千萬新冠病患臨床使用經驗

真實世界數據會說話 驗證瑞德西韋療效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2-01-27
林楓閔 臺灣吉立亞醫藥(Gilead Science)醫學總監

林楓閔是高雄醫學大學藥學博士,曾擔任中研院的博士後研究員。在醫藥產業已有13年經驗,加入臺灣吉立亞醫藥擔任醫學總監之前,曾歷任臺灣楊森藥廠醫學事務部經理、諾華藥廠眼科及神經學科醫學顧問,負責臺灣及亞太區醫學事務,後又擔任諾華藥廠全球高血壓治療領域醫學事務副總監,以及諾華大中華區心血管及代謝治療領域醫學事務總監。
目前,負責臺灣吉立亞醫藥的醫學事務溝通策略、科學證據收集與教育以及人才培育發展。他所帶領的團隊聚焦在患者為中心之實證醫學及數位醫療轉型,涵蓋治療領域包括COVID-19、病毒性肝炎、愛滋病以及癌症。

責任編輯/彭梓涵


COVID-19疫情在全球已延燒多時,儘管疫情加速新藥及疫苗研發,但隨著病毒不斷演化,新突變株持續被發現,疫苗的問世仍無法完全防堵病毒的突破性感染。當全球疫苗覆蓋提升到一定程度後,減少COVID-19威脅的重點,就是「抗病毒藥物」的開發。

目前全球已有多款抗病毒藥物,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許可使用,包括:吉立亞醫藥的Veklury (remdesivir, 瑞德西韋,全球第一款正式取得新藥核准藥物),以及取得緊急授權使用(EUA)的默沙東Lagevrio (molnupiravir, 莫納皮拉韋)、和輝瑞(Pfizer)的Paxlovid (nirmatrelvir + ritonavir)等藥物。

其中,瑞德西韋算是疫情一開始、到現在一直守護大家的藥物之一,也是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第一款核准藥證,治療12歲以上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抗病毒用藥。

目前瑞德西韋已治療全球超過千萬名感染者,其中包含吉立亞醫藥自願授權給中低收入國家,包括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共127國學名藥廠製造生產的瑞德西韋學名產品。

疫情改變臨床試驗收案規模、時程及納入與排除條件

回想2019年底、2020年初,疫情迅速從中國武漢爆發並向鄰近國家延伸,臺灣成為首當其衝的國家之一,當時有感染科醫師,在了解瑞德西韋作用機轉可能有助於對抗新冠病毒,就立刻詢問臺灣吉立亞醫藥及美國總部能否取得這款藥物、執行恩慈計劃。

瑞德西韋是最初在2016年研發的核苷酸類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