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疫後新時代-Outlook 2030臺灣生醫在哪裡?

把握國內確診潮推藥物研究、疫後「數位化接軌精準健康」為趨勢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2-08-31
7月29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舉辦「2022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攝影/羅翊方)

7月29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於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期間,舉辦「2022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以「前瞻疫後新時代-Outlook 2030臺灣生醫在哪裡?」為主題,探討疫後新時代,臺灣生技醫療產業布局策略。

撰文/巫芝岳、李林璦、彭梓涵


此次,臺北市市長柯文哲特別蒞臨論壇現場,並致詞表示,過去幾年全世界的生技產業都進步相當快速,疫情促使公共衛生、防疫藥物與醫療蓬勃發展,加上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讓臺灣生技醫藥、精準醫療、數位醫療遍地開花。

柯文哲指出,臺北市主力發展的是「ICT」與「Biotech」,尤其是ICT為臺灣的強項也是推動生技發展的策略之一。

臺北生技園區有1萬5000坪的空間可提供生技公司進駐,目前都已滿租,顯示臺北是發展生技產業的重鎮;透過三鐵共構,可串聯中研院、生技中心、衛福部、食藥署等單位,並與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形成良好的互補、產生群聚效應。


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指出,臺北市主力發展的是「ICT」與「Biotech」。(攝影/羅翊方)

未來生醫五大技術趨勢!

吳漢忠»醫藥研發能力是國力象徵!

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首先登台分享了全球與臺灣有哪些前瞻生醫產業與科技發展。

他表示,目前全球生技醫藥市場,從2018年到2025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最高的是生物藥品(Biologics)為9%,而從適應症來看,最多的還是以癌症治療為最大宗,疫苗領域也在疫情後逐漸成長。

吳漢忠表示,生技醫藥的研發成本每10年增長2~2.5倍,顯示研發藥物是一種國力的象徵。例如瑞士的出口收入有40%源自生技/醫藥產業,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5個生技產業聚落建立出完善的生態系、以及知名企業紛紛在瑞士設立研究中心,也衍生出許多併購機會。

而另一個可學習的典範國家為以色列,其科學及科技人才密度是全球最高,政府鼓勵產學合作,以希伯來大學為例,截至2019年就註冊超過1萬個專利,技轉高達900項,累計新創公司達130家,每年創造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

吳漢忠分享,臺灣在全球健康照護指標中排名第1,生醫聚落也趨於完整。他表示,生醫上市櫃產業市值在2021年已達到1兆3,465億元,生技產業營收也達到7,107億元,近期,也有4大國際授權合作案,包括台微體、合一、安成生與逸達;並有10項新藥獲得國際藥證,臨床試驗也在近17年間增長3.2倍。

他因此認為,「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規畫長期的國家型計畫,以政策支持臺灣生技產業再突破發展。」

吳漢忠也分享未來10年的5大生物技術發展趨勢,包含人工智慧及數位化醫療照護、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合成生物體工程、核酸疫苗與藥物、再生醫學及細胞治療。

吳漢忠指出,預估細胞/基因治療與核酸藥物在6年內銷售額將成長10倍,而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已發表了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mRNA次世代疫苗,也建立了完備的核酸先導核心設施,可進行核酸藥物、脂質奈米顆粒(LNP)研究、分析與製備。


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表示,生技醫藥的研發成本每10年增長2~2.5倍,顯示研發藥物是一種國力的象徵。(攝影/羅翊方)

傳統生醫正被顛覆!

游淑芬»數位化、數據分析接軌精準健康趨勢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合夥會計師暨生醫產業協同負責人游淑芬,接著以「生醫大健康之未來發展報告」為主題分享。

她首先表示,由於未來醫療支出的高漲,推升了精準治療的需求增加,PwC Global先前針對全球150位生醫企業高階經理人進行的調查,生醫產業高階經理人一致認為,「傳統生醫價值鏈正在被顛覆」。

根據調查報告,包括80%生醫產業高階經理人認為,企業數位化與數據分析策略必須改變,如採用大數據分析和AI預測幫助用藥的伴同式診斷,以調整用藥選擇及劑量,提升藥品療效;68%高階經理人認為,未來,要更重視合作結盟與共組生態系;32%高階經理人則認為,組織人力資源需要改變,以接軌即將發生的趨勢。

她也指出,在此需求趨勢下,國發會提出建構臺灣為全球「精準健康」及科技防疫標竿國家的核心策略,其實是相謀合的。

從趨勢報告觀察,全球正邁向「精準治療3.0」的時代發展,精準治療三大產業領域:精準療法、精準診斷、周邊服務發展動能充沛,預計到2025年,全球市場達3,814億美元,其中,癌症、免疫系統與中樞神經疾病,為精準治療藥物適應症選題主流。

進一步從全球市場布局分析,精準治療不論在哪一個領域,都有公司投入發展。這份報告也依據價值定位、關鍵活動、核心資源及獲利模式,歸納出三大商業模式,包括:「價值核心型」,此類型公司如Kite Pharma、智擎等;「平台服務型」,則如:Thermo Fisher、免疫功坊、行動基因等;「解決方案型」則如:羅氏(Roche)、諾華(Novartis)、台康、長聖等。

接著,她也分享臺灣精準治療產業現況。她指出,受惠全民健康醫療數據、多個大型人體生物資料庫、與政策法規的推動,臺灣在精準醫療發展上,已開始與國際並駕齊驅;目前,臺灣精準治療市場穩定成長,精準治療市場於2025年將成長至448.8億新臺幣,佔2025年整體藥物市場2,753億新臺幣的16.3%。

雖然臺灣精準治療市場穩定成長,但根據調查,專家/企業仍認為法規、資金、人才,仍是臺灣精準治療發展待強化之處。

而臺灣市場有限,專家/企業也認為,公司規模、國際產業相關法規資訊不足、國際銷售通路布建不完整,是業者進軍國際前三大需要突破的壁壘。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合夥會計師暨生醫產業協同負責人游淑芬表示,從趨勢報告觀察,全球正邁向「精準治療3.0」的時代發展。(攝影/羅翊方)

邱南昌、何美鄉、周百謙、陳璧榮共籲»把握國內確診潮,推新冠藥物、幼兒及孕婦、次世代疫苗研究

在兩位生醫、會計專家的分享後,論壇中兩大議題座談,更是邀請到多位重量級產、官、學專家,針對臺灣目前及未來國內新冠防疫的布局進行討論。

在「防疫部署現在與未來策略」這場座談中,邀請到馬偕兒童醫院醫師邱南昌主持,由北醫附醫事業發展部主任周百謙、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以及昱厚生技董事陳璧榮,共3位專家共同探討。


「防疫部署現在與未來策略」座談。由右至左為:馬偕兒童醫院醫師邱南昌、北醫附醫事業發展部主任周百謙、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昱厚生技董事陳璧榮。(攝影/羅翊方)

邱南昌»新冠重症、長新冠  值得精準醫學投入

邱南昌表示,相較於國外,臺灣一直到今年的Omicron變異體出現,才真的有「大流行」的感覺;他認為,未來其他變異體所造成的傳染力或許會更強,但症狀程度不見得更嚴重。另外他也指出,或許臺灣的精準醫療,也能考慮往新冠重症、長新冠發展,例如了解具有哪些基因的人更容易發展為重症。

周百謙»把握大量確診數據  檢討用藥效果

周百謙也表示,臺灣在短短三個月內累積了400萬位病人,且以感染Omicron、Delta變異體為主,與國外數據截然不同。因此,如何把握此時機,針對包括長新冠等問題了解臺灣族群未來的防疫方向相當重要。

他也表示,在這400萬人確診下,臺灣需思考未來能否檢討用藥所產生的效果,甚至對於被稱為臺灣之光的清冠一號,能否趁此時把臨床三期試驗做完,都是我們應檢討的,否則即便經歷了這波大量確診,若沒有這些臨床科學實證,未來仍無法讓清冠一號走出臺灣。

何美鄉»應提早思考嬰兒、孕婦疫苗策略

何美鄉則指出,國外有科學研究發現,具有某些生物標記者很有可能發展為重症,這些我們都能拿來作為精準健康的應用;而對於多重檢驗,她也認為至少對於流感和新冠兩種疾病,特別需要佈局。

何美鄉另外指出,Omicron與Delta變異體對不同年紀的人毒性都不同,尤其對年紀越小的感染者,兩種病毒的毒性相差並不大,因此,即便成人對Omicron已能建立免疫力,但新生兒或幼兒及早建立保護力也是需要的。

「然而,mRNA疫苗對幼兒真的是較好的疫苗嗎?」何美鄉認為,對於5歲以下兒童,我們仍需要接受度較高的疫苗。此外,她也表示,根據目前研究,孕婦若越晚施打,新生兒或許能有更高的血清抗體,不過,究竟孕婦該如何接種,仍須更精準的資料研究,臺灣也應把握機會進行更多相關的本土研究。

陳璧榮»廣效、黏膜、口服次世代疫苗仍待研發

陳璧榮則首先引述7月26日白宮首席防疫專家Anthony Stephen Fauci的發言,其認為未來30年Omicron病毒並不會消失,因此,是否能有更廣效的次世代疫苗、黏膜或口服等新途徑疫苗,以及其他治療藥物的開發,仍十分重要。

陳璧榮也表示,昱厚技轉自生技中心(DCB)的鼻噴黏膜佐劑LTh (αK),目前已進行過共7項抗原、2項過敏原的動物與人體實驗,證實其所使用的黏膜佐劑,能對人體免疫有所幫助。此外,再加上使用更方便、無針頭的設計,鼻噴的藥物或許更能幫助防疫。

他也透露,昱厚目前已洽談完成兩間國內CDMO協助生產,產量最高可達每週一百萬劑。

結合半導體增國際競爭力! 

陳瑞杰、李鎮宜、吳忠勳、周肇興 看好BIO-ICT、精準醫療、遠距醫療

而在「台灣前瞻生醫科技與永續發展」座談,則針對結合臺灣半導體利基的BIO-ICT進行探討,由前北醫院長陳瑞杰講座教授(8 月1日起為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主持,並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李鎮宜、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以及皮智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周肇興3位專家共同探討。


「台灣前瞻生醫科技與永續發展」座談。由右至左為:前北醫院長陳瑞杰講座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李鎮宜、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皮智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周肇興。(攝影/羅翊方)

陳瑞杰»BIO結合ICT「橋樑角色」很重要

陳瑞杰表示,在結合BIO和ICT兩大產業時,因為兩領域皆相當專精,也因此越難互相融合,因此,必須要有在兩領域中扮演橋樑的角色。

他也認為,國內遠距醫療的法規正逐年改變中,而在國內醫療上為一項大關卡的全民健保,改革雖不容易,但近年在偏鄉遠距醫療上,也在漸漸突破中,陳瑞杰相信,臺灣的遠距醫療距離能順利推動那一天,已逐步水到渠成。

李鎮宜»去中心化為醫療趨勢 POCT為BIO-ICT良機

而身為半導體專家的李鎮宜表示,目前,在醫療體系上漸漸朝「去中心化」發展,未來結合智慧終端的檢測方案,例如定點照護檢測(POCT)將扮演重要角色,也會為國內現有ICT公司或新創帶來很大的機會,建議業界可及早佈局。

李鎮宜也表示,BIO-ICT結合的目的,是要思考如何運用我們現有的製造優勢,來提供生技產業所需;他也相信臺灣在半導體的利基下,將能創造很有國際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吳忠勳»「精準醫療」是我們能超越國外大廠的大好機會!

吳忠勳則認為,對臺灣而言,「精準醫療」是讓我們能超越國外大廠的大好機會,例如在國外,已有成功案例是透過大量篩選合適的試驗病人,因而大幅提高臨床試驗成功的機會,同時又能降低試驗成本。吳忠勳表示此概念對於沒有大筆資本的臺灣而言,更為重要。

他也表示,臺灣擁有一流的人才,我們的學術研究實力堅強,但若能與商業更多結合,所產生的效果將更龐大。

吳忠勳指出,現在既然看到了這項「精準醫療3.0」的機會,若能有相應的能力、精準傳達服務,就能推動整個產業。

周肇興»遠距醫療法規仍窒礙難行、數位落差待提升 

周肇興則表示,其近幾年在推動遠距醫療時,看到臨床醫師對這些新技術的恐懼,主要在於法規仍窒礙難行。他認為,科技醫療不該只是討論創新的技術,創新是為了解決人類的問題;而要大多數醫院內的人接受這些新技術,仍需要更多相互溝通與信任。

周肇興也分享,皮智最早期的產品為黑色素瘤的遠距檢測平台「痣能達人」,隨後碰上新冠疫情,在大家對口罩導致青春痘、洗手導致手部皮膚與指甲問題下,開始藉此一一拓展到各科別。但他認為,創業時最容易遇到的盲點,就是只看見自身技術的優勢而不斷發展,最後才發現需求端不足。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