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子醫療之父 用半導體打造新一代高階醫材

吳重雨20年磨一劍 晶神醫創精準癲癇控制系統拚取證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2-11-09
前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是臺灣生醫電子領域的先驅與推動者,研發成果包括人工視網膜和精準癲癇控制系統。(攝影/劉馨香)

前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是IC半導體業公認的祖師級學者,也是臺灣生醫電子領域的先驅與推動者,研發出人工視網膜和精準癲癇控制系統。從交大退休後,吳重雨親自領軍由交大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研發團隊衍生的新創公司晶神醫創,積極推展產品的人體試驗與商業化,現在已有癲癇判讀軟體和體外癲癇評估器在TFDA審查中,有望於今年底獲證。(編按:兩項產品已分別於2023年6月和8月獲TFDA核准。)

撰文/劉馨香


腦神經細胞釋放的電訊號,肩負著調控人體組織與器官功能的重責大任,但是異常的電訊號可能會造成癲癇,造成患者在發作的過程中受傷、甚至骨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除了服藥治療,「電神經調控」(Electrical Neuro-modulation)透過給予大腦神經或周邊神經電刺激的方式控制癲癇,成為無法從藥物中獲得控制的癲癇患者的福音。

由此衍生而出的「生物電子醫療」(Bioelectronic Medicine)領域,運用電訊號進行神經調控,甚至有望擴及到更多疾病,舉凡調節免疫反應、抑制發炎疼痛、調節心律、訓練肌肉、治療視覺/聽覺疾病,與控制癲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憂鬱症等各式各樣神經系統疾病。

據《Straits Research》預估,該領域在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為201.5億美元,2030年將達到334.1億美元。

臺灣「生物電子醫療」之父 勇闖植入式電子醫材

臺灣最早投入生物電子醫療的資深科學家,是前交通大學校長暨榮譽退休講座教授吳重雨,他還是國內IC半導體業公認的祖師級教授,半導體界無人不知的交大「307實驗室」,就是他一手帶領出來。

在1990年代,當美國神經網絡開始興起時,吳重雨就帶著「307實驗室」投入研究;2000年左右,開始專項開發人工視網膜,希望讓失明患者重獲視力;2008年,進一步投入開發閉迴路(Closed-Loop)癲癇控制系統,挑戰的都是難度極高的植入式電子醫療器材。

吳重雨相信,臺灣先進的半導體、積體電路(IC)技術,能為全球供應體積更小、效能更強、耗能更低的晶片或電子設備,將同樣也能運用到生物電子醫療領域,在開發高階醫材上闖出一片天。

2016年6月,出自「307實驗室」、吳重雨指導的博士畢業學生、晶焱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姜信欽,向交通大學技轉了吳重雨及柯明道教授的視網膜及癲癇兩項產品計畫的技術,並在交大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研發團隊協助下,成立了晶神醫創公司。

即使已經從交大退休,吳重雨也毅然帶著累積超過20載的知識與技術,從學界勇闖投入生物電子醫療產業。他在2020年8月正式成為晶神醫創董事長暨技術長,親自領軍人工視網膜和閉迴路癲癇控制系統兩項醫材的研發。

現在,閉迴路癲癇控制系統已走入臨床驗證階段,其中,癲癇判讀軟體和體外癲癇評估器已提交食藥署(TFDA)查驗登記申請,有望於今年底獲證,而最終的植入式癲癇控制系統,也正在取證的道路上蓄勢待發。

培育IC設計人才遍佈業界 最早推動臺灣電子、醫療跨域研發

吳重雨是一位道道地地的「交大人」,其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皆在交大完成,1980年取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後,隨即在交大任教。當時,他選擇了臺灣還少有人涉足的類比IC作為研究主題,並成立了臺灣第一個類比IC實驗室。

這間位於交大校區工程四館307室的實驗室,後來就是業界赫赫有名、人才輩出的「交大307實驗室」,為臺灣培養出無數的頂尖IC設計人才,其中也不乏科技大廠的領導人物,例如身價過百億、從聯發科副董事長職位退休的卓志哲便是其一。

與吳重雨長年合作開發神經調控晶片的現任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主任柯明道,以及出資成立晶神醫創的姜信欽,也都是吳重雨的傑出門生。

除了深耕學界,吳重雨也協助臺灣建立IC產業基礎。他在1991年借調國科會工程處擔任處長時,推動成立了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現合併為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讓各學校師生得以便宜使用業界的軟體、設備與代工製造服務,讓學界的晶片有機會實作,培育許多具有實際IC設計經驗的人才,對於臺灣IC設計產業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