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影響身體比你想得還要常見

《謎病睡美人》:一位腦神經專家的 罕見心身症全球踏查報告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3-01-16
《謎病睡美人:各種罕見心身症的奇妙故事,一位腦神經專家的醫療人類學全球踏查報告》

在瑞典邊境,數百名難民兒童陷入類似睡眠的狀態數月至數年;紐約勒洛伊鎮,中學女生出現非自願抽搐和痙攣,並且像傳染病一樣傳開……本書作者蘇珊.歐蘇利文為腦神經與癲癇權威,展開了一場足跡遍布全球的田野調查,記錄下各式各樣心身症的精采故事,並以多方角度理解個案的病症生成背景,分析關鍵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式。

作者/蘇珊・歐蘇利文    譯者/朱怡康    責任編輯/劉馨香


我最早是從新聞網站讀到這個故事。當時是2017年末,報導的標題是:瑞典神秘怪病。9歲女童蘇菲已形如槁木超過一年,動也不動,了無反應,不與人溝通,不吃不喝,甚至不睜開眼睛。事實上,她有很長一段時間只是靜靜躺著,似乎渾然不覺時光流逝。

雖然她對外界毫無反應,但醫學檢查證明她的大腦健康無恙。掃描不但沒能解釋她為何陷入昏迷,反而顯示她沒昏迷。醫生群對她無計可施,只好請她家人帶她返家自行照顧。她就這樣躺了數月,沒有好轉,也沒有惡化。

心理因素造成身體症狀 各式各樣無所不包

雖然報導標題把蘇菲的病寫得猶如無解之謎,但內文其實已透露原因。蘇菲一家原本是俄國人,遭到當地黑幫迫害,逃到瑞典尋求庇護,蘇菲曾經目睹母親被人毆打,父親被警察逮捕。他們一家逃離俄國,抵達瑞典後沒多久,蘇菲就發病。所以醫生合理假設她的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身為神經學家,我很清楚心理對於身體所能發揮的力量,也許比大多數醫生都更明白。我不時看到因為心理機制、而非身體疾病失去意識的病人。我認為這種現象一點也不罕見,甚至稱不上不尋常。

在我的執業生涯裡不算異數──來神經科求診的病人,可能有高達三分之一其實是心身症。他們的身體症狀是真實的,也的確導致他們失能,只不過那些症狀不是疾病所致,而是心理或行為因素造成。不論麻痺、失明、頭痛、暈眩、昏迷、顫抖,還是任何一種你想得到的症狀或失能,都有可能是心身症。

而當然,心理因素不只可能引起神經問題,也可能影響身體任何一個器官,造成各式各樣的症狀,從皮疹、呼吸困難、胸痛,到心悸、膀胱問題、腹瀉、胃痙攣……幾乎無所不包。

長期忽視心身症  心裡創傷非唯一解釋

然而,儘管這類病症隨處可見,很多人還是心存懷疑,認為它們不像其他醫療問題那麼「真實」。在我看來,「身體為心理代言」應該是不證自明之理,但我有種感覺,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把身體變化和想法意念的關連看得這麼理所當然。所以,見到一個孩子因為極端壓力而出現僵直(Catatonic)問題,大家才會如此詫異又困惑不已。

不過,只要想想醫生和科學家忽視心身症的歷史有多長,我們或許不會太驚訝大眾為何如此低估其威力。幾乎大半個20世紀裡,大眾都透過佛洛伊德的眼光看神經性心身症,稱之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或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

在佛洛伊德對這個主題的開山之作《歇斯底里症研究》一書中,他推斷癲癇、麻痺、歇斯底里所造成的各種失能,都是隱藏的心理創傷轉化為身體症狀。舉例來說,過於害怕表達想法的女性可能壓抑恐懼,以致失去語言能力。依佛洛伊德的設想,每個症狀都能回溯到心理創傷形成的特定時刻。

他的想法非常有吸引力,甚至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人(包括不少醫生)相信:只要從被壓抑的創傷和被否認的虐待切入,就足以完全解釋所有心身症。然而,數十年來,「心身症必因心理創傷而起」的看法其實對醫病關係有損無益。

「功能性」逐漸取代「心身性」一詞

心身症領域的科學進展停滯,為神祕敘事留下了許多開展空間。一個人的大腦看來完全健康,怎麼可能陷入昏迷?心身症患者的神經傳導路徑明明絲毫無損,為何腿部會癱瘓?那個虛無飄渺、被稱為「心智」的東西是怎麼造成癲癇的?

事實上,21世紀已經為回答這些問題投入大量心血。在神經學領域,心身症已然成為顯學,相關研究迅速增加。至少在科學界,我們已經懂得更細膩地剖析心身症的成因,不再將之一味歸因於心理壓力。目前尚待努力的是,這些新知仍局限於專科醫生和病人團體之內,大眾對之依然相當陌生。

現在有人將過去稱為「歇斯底里症」的病改稱為「轉化症」,但更新、也更貼切的名稱是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Functional Neurological Disorder, FND)。

雖然大多數醫學專科仍在使用「心身症」一詞,用來指涉他們認為是心理因素所致的醫療問題,可是神經科已逐漸以「功能性」(Functional)取代「心身性」(Psychosomatic),傾向使用前者,是因為既點出神經系統的功能出了問題,又拿掉了經常被(錯誤)解讀成心理脆弱、甚至瘋癲的前綴詞「Psych」。

「功能性」既指出這是生物性問題,又不像昔日觀點那樣假設壓力的存在。功能性一詞保持了開放性,接受情緒創傷不是心理過程影響大腦功能,甚至造成失能的唯一可能。

不論是一般醫學上的「心身症」,還是神經科的「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不但都十分常見,也都可能發展成非常嚴重的症狀。可是大家未必都能意識到這點,因為在大眾領域,它們可能被各種誤解、委婉說詞、陳腔濫調掩蓋,很難受到注意。從媒體報導就看得出來,他們經常把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說成「神祕怪病」。

書名           謎病睡美人:各種罕見心身症的奇妙故事,一位腦神經專家的醫療人類學全球踏查報告
作者           蘇珊.歐蘇利文(Suzanne O'Sullivan)
譯者           朱怡康
出版社       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03日
定價           480元
頁數           384頁
ISBN          9786263103269

*為閱讀需要,書摘內容有些許調整。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