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與法規、投資獎勵、智慧醫療落地、創新商模

哪些該優先執行? BTC委員勾勒臺灣生醫行動藍圖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3-09-27
2023 BTC於8月30日順利落幕。(攝影/劉馨香)

每年BTC大會的落幕,是政府各部會行動的開端。針對今年大會總結,許多與會者和委員皆正面看待,並期盼藉此創造生醫產業更明亮的未來。本刊也在會後特別專訪本屆委員代表中研院院士楊泮池,以及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泰合生技董事長李世仁、全心醫藥生技執行長周慧泉、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等多位今年新進的BTC委員,聆聽他們對各項建議的緣由,和在2023 BTC中的新洞見。

撰文 / 巫芝岳


8月30日,2023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在行政院長陳建仁聆聽總結後的致詞中,劃下了句點。當天,陳建仁一登台便開門見山地承諾:將在會後立刻召集院內各部會首長討論,直接設定出短、中、長期目標與實務執行方式。

陳建仁強調,「要能落實專家們的想法與建議,行政院責無旁貸」。

針對今年BTC會議,在「完善生技生態環境」、「布局新興優勢領域」、「強化國際發展」等方向的建議,陳建仁表示,如同近年推行綠能政策,只要政府決心去做,並在行政院團隊與各界搭配下,必能達到這些目標。

對於智慧醫療、生成式AI相關建議,陳建仁認為,政府一定要跟得上時代才不會被淘汰。臺灣在新冠疫情下,看到許多AI相關應用,不論是AI胸部X光診斷、藥物篩選工具、或電子圍籬設置等,都顯示了臺灣的實力。

會後,本刊邀請到委員代表中研院楊泮池院士,和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泰合生技董事長李世仁、全心醫藥生技執行長周慧泉、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等多位今年新進的BTC委員進行專訪。以他們在產學界深耕多年,分別針對投資、製藥產業、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經驗,對今年的大會和總體建議進一步發表會後的心得。


陳建仁在聆聽總結後,便承諾將在會後立刻召集院內各部會首長討論,直接設定出短、中、長期目標與實務執行方式。(圖/資料中心)

楊泮池»

健保總額佔GDP拉高至8%  調整資源分配、增保費非由全民買單

臺灣在生醫研發、人才上具有龐大的優勢,然而,如何讓產品儘快落地,並能在國內積累實務的經驗後,進一步前進東南亞與歐美、打入世界盃,才是目前整體生技產業的當務之急。

目前,臺灣國民健康支出僅佔我國GDP的6.2%,若以韓國佔比8%、日本佔比11%為參考,加上全球醫療保健支出不斷成長下,我們有提高醫療衛生支出的必要。

然而,如同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所表示,拉高到GDP佔比8%,健保需要比現在的新臺幣8千億,多出3千多億元預算,因此,不應以「提高保費」為單一解方、全數由人民負擔。

政府應考慮調整資源分配或用其他資源投入,以更宏觀的策略進行擘劃。如同本次會議中,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所分享,保瑞以良性的併購策略,市值自IPO後成長了6,550%。

回到政府角度來看,公司成長後所貢獻的稅額也必定大幅成長,創造出良性循環。

此外,National Resilience創辦人之一楊育民在會議中,引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主管Peter Marks所說:「FDA除了是管官,也可以是產業戰友」的概念,我認為也相當關鍵。

新冠疫情讓全球看見在當今科技進步下,創新藥物、疫苗研發,甚至通過監管的速度能有多快速,國內法規審查端若能以相似於FDA的態度進行監管,才能讓臺灣生醫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

從產學鏈結、雙向實習 提升生醫人才培育

人才培育方面,臺灣近年許多生醫相關系所都面臨招不到碩、博士生的困境,除和少子化有關外,一大因素是學生對未來出路、薪資有疑慮,或轉而投入前景受看好的電子業。目前,國內整體生醫產業的人才培育最大的問題,仍是產業發展和薪資結構未能有顯著成長。

雖然薪資結構是系統性的問題,但我認為提升產學鏈結,是我們在人才培育上的重要措施。國內雖已有許多鼓勵產學合作的政策,但力道、誘因都可再加強,除讓學界也對產業發展有所重視外,也能讓學生在求學階段看見產業的樣貌。

另外,增進業界與學界的「雙向實習」,也是一項重要策略,除讓學校所學能與業界更完善鏈結外,業界人士也能持續回到學界更新知識。

期盼能從人才、技術、法規、投資等產業基盤改善起,為臺灣生醫產業創造長遠的良性循環。


2023 BTC委員代表/中研院楊泮池院士。(攝影/吳培安)

李世仁»

自費、健保審核應分流  促大健康產業發展

今年BTC中,特別提出多項健保改革建議,包含:如何運用民間力量彌補健保之不足、不讓健保擔起所有新興療法的重擔等,引起場內、外熱烈討論。

其中,我認為「主攻自費市場與健保給付的兩類產品,審核標準和流程分流管理」這項相關法規改變不容易,但長遠來看,是能減輕健保負擔並讓產業加速成長的解方。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療法研發成本升高而導致藥價難以降低等因素,不僅臺灣健保有龐大壓力,各國醫療保險其實都面臨著破產壓力,這也是為何FDA長年推動「Rx-to-OTC」,將處方藥(Prescription Drug, Rx)轉為非處方藥(Over the Counter, OTC)運用的一大原因。

透過調低劑量或改變劑型,讓原應由醫師開立處方的藥物,轉為在藥房就能取得,這項概念就是將應由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等支付的藥費,轉推向自費市場。

另外,政府若以「大健康」為發展方向,端看整體大健康相關的消費市場,健保僅能佔其中的一小部分,自費永遠比健保支出更龐大。像是位在健康、亞健康階段應用的保健品,透過學術文章、行銷成本,加上小綠人認證,就能讓消費者自費取得有一定程度保障的健康工具。

所以,若能為自費產品開闢另一條審查路徑,並在審查標準、流程上有所放寬,不但能加速更多研發產品落地使用,也能讓民眾更容易取得這些資源。反之,只是把健保負擔範圍無限擴大、審核標準因而越趨嚴格,這樣的邏輯和大健康是背道而馳。

以細胞治療為例,或許可考慮部分較安全的療法,例如取自自體細胞、未經基因改造者,只要證明其安全性後,後續就能放寬審查。

政府在法規訂定上,往往只會越來越嚴格、難以鬆綁,而臺灣法規制定通常又追隨在國際大國之後,因此,未來對於法規的制定或許該逐漸以「減法」思考。

在製造方面,以CDMO來說,「大D (開發)小M (製造)」的概念是正確的,相較於著重在全球都越來越困難的早期研究,以及與許多國外大廠競爭產能,我認為開發製程和創新劑型等,反而是臺灣更能發揮的優勢。

臺灣擁有一定程度的技術能力,以及較便宜的人力優勢,在國際上,CDMO和新劑型技術、505(b)(2)新藥是我們更有機會的領域。


2023 BTC委員/泰合生技董事長李世仁。(攝影/吳培安)

沈志隆»

有條件鬆綁創投稅賦優惠  助早期資金引入生醫

生技產業從研發階段、臨床、監管,甚至取證後,都有高度法規要求,公司開發一項產品到上市就得耗時近10年。因此,願意在早期冒高風險投資的資金,一直是造就該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能夠長時間注資、獲利期長達10年的創投,更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1999年底,在高科技產業已成熟、政府力促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考量下,臺灣取消了投資創投的稅賦抵減優惠,導致當時發展至高峰的創投產業步入寒冬,創投集資困難,使得許多創投基金管理到期後,隨即結束。

且隨著租稅獎勵的廢除,過去十多年創投業者依循的「創業投資事業管理規則」也隨之廢除,政府對創投設立要求的「實收資本額須達新臺幣兩億元以上、且需經財政部專案審查」規範消失,因此,許多小規模「創投」紛紛出現,但真正能為新創帶進「Smart Money」的創投定義,卻逐漸被模糊。

在創投資金來源方面,相較於美國常為捐助基金或退休基金等,臺灣通常為法人機構,且往往是公開發行的公司,因此,難以創造極大的基金規模,這導致其投資的主導力相對較弱,也較難幫助投資標的進行更多國際鏈結、進入國際主要市場。

另外,臺灣在稅賦穿透規範上也相對嚴謹,門檻較多,對國外投資者而言,若要透過創投投資臺灣公司,就可能因重複課稅而降低其誘因。

因此,我們認為若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適時鬆綁、恢復投資創投的稅賦抵減,以及增加稅賦穿透,就能幫助更多資金有效流入產業。

例如對於「公司位於臺灣」的定義,是否應針對其主要團隊、創辦或技術專利等進行評估?或可在哪些部分放寬或趨嚴等,都能進一步研究並調整。

另外,2018年《公司法》大幅修法後,所設的特別股相關條款、反稀釋條款等,近年實際執行上,常發現例如會計準則等未有相應的規範,導致執行困難。

這些資金相關法規雖然要修訂可能曠日費時,但若不進行,我們終將面臨:國外資金進不來、公司不願登記在臺、臺灣團隊出走海外,甚至技術開發設於境外的「四大皆空」窘境。

半導體產業雖是目前臺灣的護國神山,上述資金問題短期內似乎也對整體經濟衝擊不大,然而,單一產業難以是永遠的主流,放眼更長遠的經濟發展,加強生醫等其他產業的支持力道​​​​​​​、增加這些產業的投資誘因,仍是政府需努力的。

​​​​​​​
2023 BTC委員/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攝影/巫芝岳)

陳適安»

數位醫療產品難落地   盼增研發端雙向交流、落實基礎建設

目前,臺灣在數位醫療發展中,「多著重於研究而無法讓產品變現」是我們觀察到的一大挑戰。

國內大部分的數位醫療研究者仍是醫師,雖初衷是想解決臨床上的問題,但究竟這些工具能否幫助到醫院的經營管理、對病人的安全或早期診斷等有無助益,這些關鍵點有時可能未能考量;而研究者對AI產品的看法,也可能和企業界、病人的看法有所差別。

像是我們院內在進行病人滿意度的問卷調查時,發現病人最不滿意的往往是在院內的等候時間,從急診室、看診、抽血、領藥,到找停車位的時間等,經常都在等待;而病人在數位化方面最在意的問題,常常和支付方式有關,像是除了自動繳款機,能否用行動支付付款也是他們所在意的。

這也是為何我在會中強調「雙向交流」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生階段,就讓工學院的資工系、電機系等學生,暑假能到醫院裡見習,這對他們未來若要涉入智慧醫療產業,與醫師或病人溝通就很有幫助。 

落實「數位轉型」基盤  生成式AI  導入需明確法規和驗證機制

在數位醫療中,比起引入各種AI工具,一間醫院的「數位轉型」才是真正的基本盤。

在衛福部推行「一國一中心」策略下,讓國內一家醫院負責統籌新南向政策的醫衛合作上,我們就明顯發現,該國當地醫院若數位基礎建設不好,許多科技也難以導入。

像是由榮總所負責的越南,我們試圖將判讀數位病理的工具導入當地,並已開發出全套的平台,卻發現當地數位基礎建設不佳,甚至醫師對這些數位化工具熱情也不足的問題。

我們也試圖將中榮所開發的智慧重症醫療系統帶進越南,才發現他們的呼吸器、洗腎機等都無法進行資料整合,院內也沒有大數據資料庫和可介接的醫療資訊系統(HIS),相當於即便有一套很好的軟體、也取得了當地認證,仍舊無法在當地使用和銷售。

所以,要能將智慧醫療導入新南向國家,不僅醫院和研發公司要出力,也許我們的電信局、交通局等團隊可能也得一起前去,才能真的幫助這些國家解決基礎建設問題,進而讓數位醫療轉化到當地醫院。

相較於我們目前在做的AI應用,必須要有萬筆以上的資料進行演算,才能得到一定的預測準確性。之後,可能還要再上千筆資料進行驗證,才能得到一定的可信度。而且,生成式AI的一大問題是資料來源不明,且其運算方式與可信度仍有疑慮,用以診斷疾病仍相對有所顧慮。

因此,對於要將生成式AI應用到醫療中,尤其用於輔助診斷,我認為,在尚未有明確法規或驗證的一個機制下,仍應相當謹慎。


2023 BTC委員/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攝影/羅翊方)

周慧泉»

「Created in Taiwan」AI、研製並重創造經濟效益 

一年一度的BTC大會中,專家們所探討的議題不出圍繞著「如何造福臺灣人的健康和生醫」,以及「如何創造出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生技產業」;相較於前者,後者始終是我們較弱、較困難的議題。

若要讓臺灣生醫產業能賺錢,除加強國際鏈結是當務之急外,不論在鼓勵的領域(如:研發或製造),或是對於AI等新工具的思維上,都應有更前瞻的想法。

以政府近年大力倡導的CDMO產業為例,我認為若站在照顧民生的角度,確實行得通,但若要以此創造能賺大錢的產業,個人並非完全看好。

由於,中國和韓國等都早已投入大量產能的建置,並取得一定的成績,因此,對於製造技術,我們應更重視開發「生產能力」(Capability),而非「生產量」(Capacity)。

我認為生醫領域中,「研究」仍是臺灣的強項,比起電子業從「Made in Taiwan」出發,生醫在「Created in Taiwan」上,反倒更能顯出我們的文化特色。

進一步來說,臺灣從日治時代起,就養成了菁英都聚集到醫學系的風氣,民族性上也有「Can-Do」的態度,若某件事是應該做的,就一定要做到,這種精神正符合做研究所需。

另外,今年BTC會議首次針對生成式AI的應用進行深入的探討,不但讓產官學專家對AI導入生醫領域有更深的認識,也掀起其背後隱憂的一番討論——如何保障安全性,及AI是否可能「取代」人類工作等。

我認為,對於AI這種新工具,比起保守地想「如何避免犯法」,更應朝向「如何將它應用成能賺錢的工具」來思考。

像是全心醫藥的潰瘍性腸炎(UC)新藥ALTB-168,透過AI病理工具進行臨床二期試驗分析,就大大幫助了其療效評估。在藥物開發成本逐年高漲下,這類工具對藥廠而言就相當有幫助。

歐美投資重「技術」 臺灣投資看「團隊」

我們在募資時也觀察到,臺灣和美國挑選投資目標的方法仍相當不一樣;歐美創投非常「技術導向」,投資公司擁有很強的技術、科學分析能力,甚至能一眼看出新創的產品哪些可能是大藥廠會看上的目標。

但臺灣的投資人通常更注重團隊組成,雖然「看人」也絕對重要,但「看技術」的能力也或許是臺灣投資者需加強的。

而對於人才培育,我認為不應侷限在加強學校教育,學校僅能教育基礎,要加強年青人才培育,更應增加其在業界實習機會,讓他們從實務中學習。

這也是為何本次針對人才培育的總結中,特別強調「實習」的重要。


2023 BTC委員/全心醫藥生技執行長周慧泉。(攝影/劉馨香)

BTC實踐「多元、平等與包容」文化  持續挖掘、發揮臺灣生醫亮點

回顧從2002年起,生技產業策略併入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原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定期召開的「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到2004年該會議中決議成立「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並至2005年至今,幾乎年年未休召開BTC會議。BTC不但是近20年來引領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舵手,也是促使臺灣各項生醫產官學研醫相關政策誕生的幕後推手。

歷經新冠疫情洗禮,以及全球地緣政治關係造成的變化,今年大會中,從首場議題起便觀察到台下與會者參與之踴躍,從各公協會、學研單位、醫療機構,到已上市櫃的生技公司和許多新創公司,參與代表們無不期望在會中表達出各自領域待突破的困境,或反映出各樣好壞現況。

去年以特聘專家身分參與的周慧泉也表示,今年觀察到整體討論、溝通的文化變得不太一樣,她感受到與會者與專家們互動中的尊重,即便對於少數、非主流的聲音,也能給予尊重並妥善處理。

周慧泉認為,能在BTC中看到這樣「多元、平等與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的文化,是相當大的進步。

沈志隆也認為,今年委員多數為對臺灣產業相當熟悉的專家,因此更能深入思考如何發揮臺灣的亮點。

楊泮池則表示,今年觀察到所有委員提出的建議都相當具體,從硬體基盤的建構、人才如何培養等,專家們都相當深入地思考,並提出許多可行方案。

過去兩年為特聘專家、今年為第三次參與BTC會議的陳適安也分享,今年結論是他認為最好的一次,例如過去已探討多時的細胞治療,發展已趨成熟,只剩下法規的訂定,大家也不會針對其更細的問題過多著墨;而對於技術已成熟的AI、大數據應用,也不再聚焦於技術問題,而是進一步思考如何借鑑國際和精進。

楊泮池還特別讚許今年衛福部在施政報告時,明確列出去年BTC的建議中,其已達成和未達成的項目,有助於讓民眾了解政策落實的情形。

「雖然也有些建議並不容易達成,但能讓政府部會了解臺灣生醫產業發展的瓶頸為何,以及能一步步突破的發展方向,我想這就是BTC成立的初衷之一。」楊泮池說道。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