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連三年創新高、2024績效躍身臺灣再生醫療Top3

生技、電子業大咖入股和迅 細胞CDMO老將黃濟鴻接新董座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5-05-08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和迅生命科學總經理黃濟鴻,是和迅建立細胞CDMO事業的核心人物,在今年4月從温政翰手中接棒、上任新董事長。(攝影/吳培安)

2024年,興櫃再生醫療企業和迅(6986)憑藉CDMO的業績,不僅交出稅前利益達1.614億元、EPS 3.2元的亮眼績效,更獲得零壹、通泰、英業達等電子業大咖董座加入董事會或投資;其用於心血管疾病治療的異體細胞新藥,也陸續獲准在臺灣、美國啟動臨床試驗,證明研發/營運雙軌策略已步上軌道,即使是未取得藥證的公司也能獲利。

撰文/吳培安


前有《特管辦法》開路、後有「再生雙法」接力,加上外泌體法規鬆綁,臺灣的再生醫療產業正在快速崛起!

根據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臺灣再生醫療賽道上,共有28家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其中,成立僅5年多、興櫃僅1年半的和迅生命科學(6986),憑藉著在代工及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MO/CDMO)的爆發力,從後起之秀一路衝刺,現已成為國內再生醫療獲利業者的前三。。

日前,和迅也公布了2024年全年營運成果,顯示全年營收達新臺幣2.86億元,營業利益達1.56億元,甚至在持續推進臨床試驗進度與投資先進製程設備、研發費用與資本資出增加的同時,依然達成全年獲利大幅躍進。

2024年,和迅稅後淨利達1.4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3.20元、連續三年改寫歷史新高;此外,綜觀2023年~2024年的營運績效排行榜,和迅更勇奪第三名,僅次於長聖、訊聯之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生策會監測資料顯示,和迅2024年同比年營收成長率239.65%(其中包括600萬美金授權技術授權集研生醫)、排名第一,顯示和迅在國內細胞領域CDMO業務的量能,相對於同業更加強勁!

商業頭腦×生技專業發揮綜效 績效連三年刷新高

回顧和迅的成立,是起始於2019年6月,具法律、經濟專業的温政翰董事長。他在見證父親罹癌、遠赴美國接受幹細胞治療後康復的艱辛後,決心攜手家族創辦和迅,希望藉由建立獨特的商業模式,在臺灣打造一家永續經營的幹細胞生技事業。

2021年10月,温政翰成功延攬曾主導7座細胞治療GTP實驗室、在再生醫療CDMO及品質檢驗確保(QC/QA)上擁有生產廠房管理實務經驗的生技老將黃濟鴻加入和迅團隊,擔下總經理的重責大任。

當時,兩人就共同制定了和迅「新藥開發」與「CDMO/CMO服務」的雙軌並進營運模式,以CMO/CDMO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收入支持幹細胞與外泌體技術的研發,研發成果所創造的先進製程與技術,則投入客戶服務,一路延續至今。

近兩年,國內細胞治療臨床開發以及外泌體發展迅速,和迅CDMO的事業也乘風而起。根據和迅財報,公司自2021~2024年獲利連三年持續成長。

2023年度營業稅前利益為7,726.8萬,稅後EPS 0.74元;2024年度再翻倍創新高,稅前利益達1.614億,稅後EPS更成長4倍多,來到EPS 3.2元,僅次長聖。

若在長聖背後有其龐大醫療體系支持、一般企業難以複製和匹敵的成立條件下,和迅的營運績效和獲利含金量,稱得上是民營細胞CDMO業的隱形冠軍。

董事席次炙手可熱!  生技、電子業大老接連入股

除了營運績效亮眼,為深化國際佈局,温政翰於在任董座期間,也推動董事團隊的強化。

2024年,温政翰成功邀請到北極星藥業(6550)前董座陳鴻文,精華光學(1565)董事長陳明賢,兩位業界大咖一位來自生技、一位來自醫材,一同加入董事會。

由於營運績效亮麗,加上經營模式與定位明確,和迅深獲亟欲轉型投資的電子業青睞。今年3月,和迅先是宣布獲零壹科技(3029)董事長林嘉勳、通泰(5487)暨福豐盛投資董事長林柏儒支持,加入和迅董事會。

不久後,和迅又代國協投資公告其取得和迅8.09%的已發行股份,而國協投資經查是英業達集團總裁葉國一與其夫人的投資公司,宣示著和迅將從家族企業,逐步轉型成專業經理人領導的新營運模式。

而在4月23日的董事會中,也決議推選總經理黃濟鴻出任董事長,原董座温政翰因個人事業繁忙(據了解,充滿創業精神的温政翰轉戰奈米材料新創)辭任董事長一職,但仍會繼續參與和迅董事會,協助公司發展。

CDMO帶動新藥研發 9條細胞GTP產線滿足海內外訂單

黃濟鴻表示,和迅聚焦的再生醫學市場,包含:幹細胞、免疫細胞、外泌體CMO/CDMO,並採研發營運雙軌策略,以研發創造業務收入,同時以業務收入支持研發,以建立永續經營模式。

現在,和迅擁有9條通過GTP及TAF17025認證的品質系統,加上標準SOP及自動化設備的細胞產線,為國內再生醫療業界產能前三大、並駕台寶生技。

這樣的CDMO服務量能,能夠協助客戶從製程開發、申請新藥臨床試驗(IND)到執行試驗用藥生產,提供從臨床前到臨床一、二期的小規模先導生產CDMO客戶。同時,也受惠於產能滿載,和迅得以透過大量採購,確保耗材試劑隨時在庫。

2024年,和迅進一步完成十公升級細胞產能與百公升級外泌體量產平台建置,成功將技術應用拓展至委託製造、臨床治療與醫材應用等領域,除了國內客戶,甚至也接到來自北美和新加坡的海外訂單。

此外,因應臺灣近年興起的外泌體熱潮,和迅也以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外泌體,申請獲得美國個人護理產品協會(PCPC)審查核准、取得國際INCI新原料認證(INCI name),獲得了來自日本、東南亞的訂單。


和迅擁有9條具GTP規格、標準SOP及自動化設備的細胞產線,為國內再生醫療業界產能前三大。(攝影/吳培安)

開發異體幹細胞新藥 首發心血管疾病臨床試驗臺、美啟動

黃濟鴻表示,自2019年温政翰與其家族創立和迅以來,便以發展再生醫療藥物治療各種老年退化疾病,以填補現有的醫療未滿足需求為目標。

和迅利用符合合適性標準、獲產婦捐贈者同意的臍帶取出的間質幹細胞,建立主細胞庫及工作細胞庫,為即用型異體幹細胞藥物開發提供充足的細胞來源。

其開發的異體臍帶間質幹細胞HeXell,首項臨床試驗聚焦在治療型心血管藥物開發。臨床前試驗顯示,血管粥狀硬化老鼠模型在經過靜脈輸注細胞治療後,大幅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目前,和迅正在臺灣進行伴隨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之心衰竭(HF-CAD)的臨床一/二a期試驗,評估患者的耐受性;今年4月,和迅也宣布異體間質幹細胞新藥HeXell-2020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CAD),已獲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執行臨床一/二a期試驗。

黃濟鴻表示,HF-CAD的臨床一/二a期試驗的安全性與耐受性數據,將會為未來的其他適應症開發提供基礎,逐步擴及到心、腦、肺、腎、四肢等疾病。

除了心血管疾病,其他尚有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GVHD)、慢性腎臟病(CKD)、脊髓損傷(SCI)等適應症,尚在臨床前開發中。

掌握CDMO客戶高黏著度關鍵 和迅奠定「獲利三部曲」

黃濟鴻表示,和迅在成立之初,便確立明確的短、中、長期發展策略,以穩健的CDMO/CMO收入,持續穩定貢獻營收,也供應幹細胞新藥開發所需的資金,並在公司成立的第三年,成功達到獲利的目標。

「CDMO有一個重要的產業特性,就是客戶黏著度高,委託金額隨階段放大。隨著客戶從GTP邁向GMP、從IND到取得藥證,不僅患者的規模將增加百倍,產能甚至能夠持續10年以上,帶來可觀的收入。」黃濟鴻說。

黃濟鴻也表示,在完成短期目標後,接下來的中期階段,除了仰賴既有客戶進入CMO階段穩定成長外,同時以成熟技術與製程,對外產生授權收益。

進入長期階段時,除前兩項業務持續增長外,還會加上藉由新藥的持續開發與授權成果,實現爆發性成長。黃濟鴻也誇下海口,「希望在未來兩年內能夠達成10億元的指標性年收!」


黃濟鴻表示,和迅已領先引進用於冷凍儲存的藥品級細胞凍管,以滿足客戶和自行研發細胞新藥的需求。(攝影/吳培安)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