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ICT –草蛉智慧化飼育系統

苗栗農改場攜手臺大 「以蟲克蟲」創「天敵」產業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18-09-28
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分場長盧美君(右)與其研究團隊。

2018臺灣生物科技展,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籌備的農科館花草相映,成為生技展中最生機盎然的展區,其中,由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與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江昭皚教授合作的草蛉智慧化飼育系統模型吸引目光,將生物防治之天敵-草蛉的飼育導入自動化系統,並透過感測器與物聯網觀測每個飼育環節,以提高飼育品質與產能,預計明年上半年會進行自動化模組的驗證,最快下半年進入田間釋放。

撰文、攝影/彭梓涵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農改場) 大湖分場,坐落於草莓的故鄉,是苗栗農改場的生物防治分場,進入大門後,出現眼前的是一隻三公尺高的螳螂雕像,意味著補食害蟲的「天敵」功能。

苗栗農改場前身為蠶業改良場,最早可追朔於民國前2年,作為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桑苗養成所」,成立以來歷經養蠶所、蠶業改良場、蠶蜂業改良場及區改良場,經過百年來多次改隸、改制與轉型。

於民國86年,再改制為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位於大湖的生物防治分場,最初為天敵繁殖工作站。自民國96年開始,改成生物防治分場,其核心技術為大量飼養經濟昆蟲。除了保留過去傳統蠶蜂特色,也專門培育、繁殖天敵昆蟲,擴大農業試驗研究推廣並加強服務農民生物防治之用。

減少農藥 「以蟲剋蟲」是近年國際潮流

生物防治已是國際農業新趨勢,根據統計,2016年生物防治的市場價值為2.5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5.2億美元。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是利用自然界生物平衡的力量達到防治病蟲害目的。最早記載使用天敵的實例,是利用一種黃獵蟻來防治柑桔角肩樁象,除了用蟻防治柑桔害蟲,還有利用益鳥和青蛙防治害蟲的例子。

也就是說利用各種天敵和捕食性昆蟲、寄生性昆蟲、以及微生物和性費洛蒙等生物特性,依施用時機,可達到預防、減少、延遲疫病蟲害的發生,也可進一步減少或不使用農藥,達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各國為同時追求推動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永續經營,更加重視生物防治的技術開發與應用,預期在發展中與已發展國家在綜合蟲害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實踐的普及,將持續會推動生物防治的增長。

在苗栗農改場場長呂秀英帶領下,由大湖生物防治分場長盧美君博士與分場團隊長期投入生物防治的研究與多種捕食性天敵昆蟲量產技術開發。

盧美君表示,「在飼育天敵時,並不是所有昆蟲都能進行人工繁殖,另外還要評估它的經濟價值。」其中,臺灣特有基徵草蛉(Mallada 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