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穿新衣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8-08-17

友直、友諒、友多聞;便辟、善柔、便佞,是孔老夫子教給我們的三種益友及損友。而人間一種米百樣人,眾生心眾生行,我想每個人、每天的生活裡都糾結著這些人吧!

我們團隊就常遇上一些人能言善道但說不清江湖事,卻依然能攀來附去,四處穿新衣或編織著許多看似堂皇大事,但戳了是空空如也,一旦亮劍暴了短後,還會反過來怒懟且憤世嫉俗。不過,這樣的人總是又能很快若無其事地繼續華麗轉身……

跟我們一樣領教過同樣人的研究單位朋友說,因為臺灣有友善的DNA,大家都願意先相信來者;另一位前輩則說,臺灣是好禮的民族,大家都願意給面子,所以不會當面戳破他;而我們只能盡量抱持不因人廢言、也不因言廢人原則,和任何可能的工作夥伴或團隊以友直、友諒、友多聞相待,然後隨緣自在、隨順圓滿。

台灣生技月結束了,很多業界朋友遇到總會問我,今年怎麼樣啊?好不好?感想如何?更直接一點的還會問,年底還有個醫療科技展,兩個展你怎麼看啊?

其實,這些問題對我都是大哉問。10餘年來,台灣生技月伴著臺灣生技產業走來,跟我們這期的「未來學」一樣,大家累積的努力都在奠基未來。

所以,我常常很不負責任、但算友直地,誠實糊了過去:其實挺懷念之前啦,攤位對面就有我愛吃的紅豆餅,隨時可買來請訪客吃;或常有訪客,總會順便拎個好吃的東西來。

今年把醫美、輔具、保健進行了專業分區,我相信主辦單位必然下了大魄力。過去,直接訴諸大眾消費市場的保健美容帶來人氣,但也讓生技展添增了不夠專業的批評;今年,台灣生技展專業度有了,但一位頗有名氣的第一代創業家前輩卻傳了訊息給我,「怎麼今年生技展規模變這麼差,生技公司都看不到了。淒涼!」

是的,不少生技、醫藥業者今年都沒出席,有的直接告訴我因為預算分配衝突,無法兩者兼顧,今年先參加年底的醫療科展,以後再評估。不過,更多來自不管有參展、沒參展的業者回饋是,「哪個展都一樣,臺灣生醫產業要吸引國際買家興趣還有長路要走!」

路長,多數臺灣業者腳力都很能鍛鍊的,怕是政府政策若依然政治糾纏,讓可努力的未來崎嶇道路取代了康莊大道。這時,各級國家領導人再怎麼出場或圓場,怕都成了國王穿新衣的笑話了。

就在截稿關稿的當下,我們突然收到了一些學界學會教授們的投書,由於都是國內學界有威望的專業學會組織,經過了一些溝通,個人覺得學界憂心臺灣未來研發國力的這股輿論是應該反應的,所以在徵詢同意後,容我在此分享。

7月底,行政院公布了科技部經費預算,會中決定108年度科技預算(含特別預算)為1,163億元,較今(107)年度法定預算成長5.12%。另考量人工智慧(AI)與太空科技發展等重要性,將再多挹注27.9億元,合計科技經費投入達1,190.9億元,成長幅度可達7.65%。

經費預算看似增加了,但其實今年的專題研究計畫經費是大幅減少的。去年科技部長廢除了專任助理的最低薪資保障後,大家就在擔心助理會被減薪。雖然陳部長信誓旦旦說不會,還說是要替助理加薪。

但如今看來,以科技部生科司所公布的「官方數據」為例,今年獲得補助的新計畫平均金額是 104萬餘 元,較去年減少 22萬元左右,比起前年也少了約 4萬多元。總經費則減少了 4億 4千萬元(減少 20%)。

可見,這個政策去年倉促推出時,其實是完全沒有配套措施的,導致不但沒有提高給助理加薪所需的補助經費,結果今年還大幅刪減補助金額。

另外,陳部長也一再對外表示他支持基礎研究的意志堅定,不但不會減少經費,還在科技部預算被刪的情形下,增加經費支持基礎研究。但根據科技部的「學術統計資料庫」所公布的統計數字來看(截至8月10日為止),106年申請專題研究計畫經費是437.25億元,核定經費是168.51億元;107年申請經費是510.37億元,核定經費是161.87億元。也就是說,需求增加了73.12億元,補助減少了6.64億元。算一算,106年的經費補助通過率是38.54%,而107年是31.72%,淨減少6.82%。

今年的科技預算確實有增加,科技部的整體預算也有成長,唯獨支持全國基礎學術研究的經費大幅減少了。

當去年傳出科技部將刪減基礎研究經費的風聲之時,學界曾透過管道向高層表達關切之意,陳部長也不斷公開保證不會刪減基礎研究經費,由於有高層也幫忙緩頰,學界大老在善意之下,也就沒有繼續追究。而今「部長的新衣」終於問世。

依照政府部會分工的設計,科技部的預算應該是用來支持基礎前瞻的科學研究,經濟部則負責產業推動。但以陳部長作為看來,卻是將科技部的經費拿來大搞產業。

檢視今年各學術司的補助經費,紛紛退回到 3~5年前的水準,如果再以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的幅度加上去年薪資調高 3%來計算,今年的專題計畫經費的「實質購買力」,其實已倒退到 10年前的水準。

我們質疑陳部長是不斷在縫製新衣,一方面要求提升學術競爭力,一方面卻大砍基礎科研預算,這難怪臺灣頂尖大學國際排名一直倒退,教授學生紛紛外移到國外任教或就學。留下來有心為臺灣奮鬥的人,似乎只好「用愛發電」後,再「用愛做研究」了!

科技部的任務,本為主導國家科學發展,包括基礎科學及應用科學,進而厚植國本,促進國家競爭力。然而這一年來,經費大幅傾斜至產業,尤其是以AI產業為導向之應用型計畫。

各式各樣以AI 為名的專案計畫出現,因此所有學者不管懂不懂AI,或是否確實有能力做以AI為導向之應用型計畫,蜂湧而出。而最後核定的計畫,大部分看起來都是學者過去所提的一般型計畫,只不過加以包裝成有AI的影子在其中。

而審查委員大部分也並不具有AI專長,於是一群非AI專業的委員,不得已去審查一群非AI專長學者的AI計畫(尤以智慧農業計畫為最),最後核定了比基礎一般型研究計畫高出數倍金額的計畫。

試問,這樣的專案計畫,有巨額的經費匡列,但由一群並不是AI專業的學者執行,執行不力退場時,也沒有任何機制來檢視這些專案計劃的成敗,這樣的專案計畫,會有利於國家科學發展嗎?

學門計畫經費的嚴重緊縮,將造成基礎科學研究能量明顯下降,一般沒有去申請各項AI專案計畫的教授,開始出現沒有足夠研究經費來支持學生做基礎科學研究,這種情形只要持續3-5年,臺灣的科學競爭力就可能遠遠被拋在世界平均之後,更乏論具有前瞻的應用型研究,絕對是需要堅實的基礎研究成果做根基,才能扶搖而上,持續發展。

AI或有其趨勢,但陳部長的個人意志,恐將造成現在校園內研究學者貧富差距嚴重擴大。讓學者投機性的寫出以AI為名,非以AI為研究之實的專案計畫,後續成果讓人憂心。

而我們更憂心的是,臺灣的競爭力將因此更快速下降的可能性,還有臺灣過去辛苦多年所累積的基礎科學力,將快速崩塌的危險性。

正如一棵樹苗,經過辛勤灌溉,好不容易要長成大樹,但現在卻在刨它的根,未來大樹也將會快速枯竭。科技部長陳部長,您知道您正在做這樣的事嗎?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