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環智能控制科技植物工廠

庭茂研發200種高營養價值作物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18-07-11
全環智能控制,調整LED光源波長,提供適合溫度、濕度、二氧化碳、與養液,同時隔絕土壤、溪水、空氣等環境汙染,垂直栽種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

從LED燈行業轉型跨入植物工廠,庭茂農業生技透過全環智能控制科技於桃園觀音鄉打造人性化垂直農場,更打破許多人對植物工廠作物營養價值不高的疑慮,目前,已經研發出超過200種能夠產生高營養價值作物,預計在下半年於屏東農業生技園區建新廠,輸出新加坡與中國。

撰文/彭梓涵 攝影/徐淨


農業佔據了人類經濟主流最長的時間,直至1759年工業革命出現,才告別農業時代,然而,工業革命也用了最短時間,即造成環境汙染、資源短缺與生態破壞。

特別是臺灣為海島國家,可耕種面積有限,難以進行大規模機械化耕種,無法有效率節約生產成本,又因為氣候變遷影響,臺灣農作物威脅劇增,收益很難提高。臺灣的農業主體是小農經濟,要克服險境,唯一的出路是發展精緻農業。

工業和農業交織新火花

出身土木工程背景,原本從事機電工程營建為主,庭茂農業生技總經理羅信沂約十年前開始思考轉型和轉投資。

當時LED雖然蓬勃發展,但臺灣許多大型企業,因為專利受到國際大廠制掣,面臨製造上的壓力,於是紛紛思考如何轉型投資甚至準備收場,但喜歡挑戰的羅信沂,則將LED應用到其他植物用燈、醫美用燈或漁業用燈上。

在一次日本考察中,原本想進行LED燈販售,但後來發現日本的無毒農業,原來與庭茂有上下游的關聯,因此,他轉了念頭不做販售,反而開啟了羅信沂打造了植物工廠的契機。

臺灣是全球高亮度LED的主要供應地區,LED除具備一般照明外,具有可調波長晶片,也同時具備環保與節能等優勢,非常適合作為植物工廠的智慧照明燈具。

植物工廠的概念最早出現於丹麥,為了因應困難的氣候,出現了全球第一座植物工廠,但當時人工光源的技術還尚未成熟。隨著科技進步,一直到80年代中期,許多國際大廠,包含美國、日本開始投入植物工廠技術開發,為營養液技術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

跨領域的上下游垂直整合

植物工廠在歐美以垂直農業(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