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技中心攜新加坡ESCO集團 開發幹細胞生產技術  

2024-03-13 / 記者 吳培安
今(13)日,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簡稱藥技中心)與新加坡益世生命科學集團(ESCO)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開發先進生物反應器幹細胞生產專利技術,應用於幹細胞先進製程;除技術合作外,ESCO也將協助藥技中心日後整廠技術輸出,以及募集東南亞資金。 藥技中心表示,其開發的細胞製劑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可提高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能應用於器官移植、骨髓纖維化等疾病,並已完成相關專利佈局。透過...

歐盟注資300萬歐元 攜10頂尖醫院攻細胞基因療法醫療、法規、經濟三挑戰  

2024-02-26 / 記者 吳培安
日前,歐洲細胞及基因癌症治療中心(EUCCAT)宣布,將針對細胞與基因療法的諸多挑戰,與歐洲大學醫院聯盟(EUHA)啟動「JOIN4ATMP」計畫,並攜手既有的RESTORE網絡、T2EVOLVE聯盟、患者倡議組織EURORDIS以及生技公司等,找出細胞及基因療法的落地困難、提出解方,讓所有患者都用得到、付得起。 細胞及基因療法,在歐洲被歸類為「先進醫療產品」(ATMP)。其是一大類以基因、組織或...

AZ斥12億美元收購中國亙喜 再增CAR-T資產!

2023-12-27 / 記者 巫芝岳
近(26)日,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宣布以12億美元,收購開發CAR-T療法的中國亙喜生物(GracellBiotechnologies),使AZ的細胞治療產品線持續增長,亙喜也將成為AZ的全資子公司,在中國和美國開展業務。該交易預付的10億美元價格,比亘喜12月22日收盤價溢價62%。根據交易條款,AZ以每股普通股現金2美元的價格,加上合併收購亙喜生物的全部稀釋股本(包括以...

再生醫療雲聯盟iCARM成立 團結13業者打造競合產業價值鏈  

2023-12-12 / 記者 吳培安
今(12)日,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指導、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暨再生醫療雲聯盟召集單位主辦,共同於台北生技園區舉辦「再生醫療雲聯盟(iCARM)成立大會」,期待藉由再生醫療及數位科技的結合,串連聯盟成員各自的專長及服務,共同突破再生醫療產業發展的困境。 再生醫療雲聯盟的成員,包含了:長盛科技、鎂迪生醫、路明思生技、賽爾奈微生醫、廣亮生技、岑祥、普羅王生物科技、艾銳生物科技、精專生醫、樂斯...

臺灣攻亞太CGT市場欠缺整合!創笙加速器助力實現「彎道超車」願景

2023-12-02 / 記者 吳培安
昨(1)日,創笙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加速器(CellTechAccelerator)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2023國際細胞暨基因治療關鍵價值論壇」,下半場邀請到創笙加速器共同創辦人暨台灣細胞醫療協會(TACT)理事長沈家寧,分享台灣再生醫療新創企業的現狀與機會;創笙加速器合作夥伴鎂迪生醫、艾沛生醫,分享最新產品及臨床開發進度;最後由創笙加速器營運長蔡嘉櫸,分享他們預計...

日本、北美CGT專家齊聚 倡跨產學研合作克服製造、給付挑戰

2023-12-01 / 記者 巫芝岳
今(1)日,台灣醫療科技展第二天,由創笙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加速器(CellTechAccelerator)主辦的「2023國際細胞暨基因治療關鍵價值論壇」中,邀請到亞洲細胞治療組織(ACTO)理事長下坂皓洋(AkihiroShimosaka)、NewsightTechAngels執行長瀨尾亨(ToruJaySeo)、AcceleratedBiosciences財務長HenryChen、NanoSt...

亞洲首家CGT產業加速器!創笙攜4廠商共邁完善細胞治療產業鏈

2023-12-01 / 記者 吳培安
今(1)日,創笙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加速器(CellTechAccelerator)於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2023國際細胞暨基因治療關鍵價值論壇」,並於會中偕同啟新生技、基龍米克斯生技、長盛科技等核心夥伴,宣告亞洲首家細胞及基因治療(CGT)加速器正式啟動,未來將傾力合作,推動細胞及基因治療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創笙加速器董事長尤齊著表示,目前全球CGT產業仍有諸多挑戰待...

訊聯外泌體攜韓Metapore攻全球商機 訊聯細胞智藥明年續推兩項臨床

2023-12-01 / 記者 吳培安
今(30)日,訊聯生技(1784)於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展出外泌體(exosome)產品、幹細胞治療、智慧研發等再生醫療最新成果。董事長蔡政憲也表示,訊聯看好外泌體前景、搶先布局,為其臍帶間質幹細胞來源外泌體取得國際化妝品原料核可(INCIname),日前(27日)也宣布與韓國新創Metapore成為合作夥伴,透過相互投資、技術合作及共同開發,合攻全球外泌體市場。 蔡政憲表示,他相當看好外泌...

日本再生醫療發展不如預期!? 專家提4大「轉骨」建言

2023-11-28 / 記者 吳培安
日本自2013年再生醫療三法上路、全國投入再生醫療,發展進度並不如預期,也未有成功進軍海外的上市產品,引起國內檢討聲浪。在今年的BIOJAPAN中,四位專家給予「轉骨」建議,包含:再生醫療產品的「再評價」制度、活用與海外互動的4種模式、增進日本和海外對日本再生醫療優勢的認知、日本新創企業應重視併購(M&A)作為出場策略等。撰文/吳培安雖然擁有發現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iPS細胞)諾貝爾獎的桂...

盤點8項再生醫療臺日合作案 投資、CDMO最火熱

2023-11-28 / 記者 吳培安
疫情期間的「臺日友好」,在疫情解封後的再生醫療產業更加升溫,今年的BIOJAPAN近20家臺廠熱情參與、赴日尋找合作商機,本刊也盤點近年8項臺日再生醫療合作案,其中又以投資和CDMO產業最為火熱。撰文/吳培安同在東亞島弧、鎖定生技醫療發展的臺灣,在經歷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解封後,今年積極參與BIOJAPAN,不僅有經濟部生技醫藥發展推動小組(BPIPO)率團,也有近10家企業以獨立單位...

日本再生醫療版圖掀動盪 AI自動化製程掛帥

2023-11-28 / 記者 吳培安
NIKON、RICOH、HITACHI等CDMO品牌大廠,在今年的BIOJAPAN「伸展台」上,大秀各自研發有成的再生醫療細胞培養自動化設備最新成果,他們所開發的技術,也將成為克服再生醫療製程高成本的解方。撰文/吳培安日本作為許多光學精密儀器大廠發源、營運總部坐鎮的國家,加速跨入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產業的腳步,在顯微鏡與機械工業的既有基礎上,推出許多搭載人工智慧(AI)與自動化科技的製程解決方案,成...

生技立國 他山之石 之一:再生醫療製程轉型「新日本」

2023-11-28 / 記者 吳培安
BIOJAPAN2023甫落幕,日本一展再生醫療轉型決心!大廠以AI、機器人尖端技術,卯足火力投入製程自動化,製程自動化與新創扶持,成為最熱「新顯學」!專家倡議透過「學研新創」與「國際交流」,為日本再生醫療生態系注入活水。諾貝爾獎、iPS細胞的學術桂冠,更加速日本傾國之力、勇往再生醫療發展。然而,日本迄今批准的20項再生醫療製品,一半來自歐美,輸出國外的產品掛零!問題在哪裡?擁有相似命運、積極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