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s Uzzaman:矽谷創投看好! AI、基因編輯、生物列印、幹細胞、腦機介面
Pegasus Tech Ventures創辦人兼執行長Anis Uzzaman (攝影/吳培安)
Pegasus Tech Ventures創辦人兼執行長Anis Uzzaman,從投資角度分享身為矽谷投資人對生技醫療的看法,他指出,生技產業與新創公司在疫情與SPAC的投資熱潮推動下,2023年整體募資金額高達1363億美元,生技製藥公司的併購更是比2022年成長79%。
不過,Uzzaman指出這些併購大多還是以臨床三期階段的公司為主,而Pegasus則專注於投資早期階段新創,至今已投資逾260家新創,更有高達30家公司成為獨角獸企業。
Uzzaman分享,AI於生技的應用將是未來投資的重點,像是他十分關注的Benchling、opentrons、Cellarity三家公司便是運用AI來加速藥物研發;在mRNA領域中,莫德納(Moderna)與BNT都已經超越新冠,開發癌症疫苗,他也看好新創Strand Therapeutics正在發展可編程的mRNA實體癌療法。
此外,基因編輯、生物列印結合組織工程、幹細胞、腦機介面等,也是未來蓄勢待發的領域,像是新創Locus Biosciences運用CRISPR-Cas3技術開發預防細菌抗藥性的感染療法、開發自體iPS細胞療法的Aspen Neuroscience以及已在進行人體試驗、Elon Musk創辦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都是未來前景看好的公司。
Paru Deshpande:半導體技術助攻神經療法、蛋白質分析
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Imec vzw)健康科技研發副總Paru Deshpande (攝影/吳培安)
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Imec vzw)健康科技研發副總Paru Deshpande表示,Imec健康科技研發處專注於多種數位健康、醫療電子相關技術研發。相當於比利時工研院的Imec,當今也已在與業界的合作下開發出多項醫療科技工具。
Deshpande表示,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電子科技的快速成長,科技也驅動了醫療技術上的諸多革新,除了改善過往的解決方案外,也能突破許多過去難以觸及的領域,例如研究極其複雜的大腦。
他以Imec開發中的神經探針為例,該工具體積極小,能精準擷取腦部神經源的電位,該工具近期也已從動物研究應用進入到人體臨床試驗。此外,Imec也有腸胃道微型攝影膠囊、單分子蛋白質體分析(single molecule proteome analysis)晶片、血腦屏障器官晶片等技術正在研發中。Imec也在與瑞士公司NeuroGyn AG合作下,開發了能刺激周邊神經以治療(骨盆神經)pelvic nerve疾病的工具。
針對近年熱議的AI技術,Deshpande指出,AI雖不太可能取代人類生活中的所有工具,但確實可成為為生活帶來驚人革新的工具。
Zubin J. Daruwalla:解析全球健康趨勢 擁抱科技者勝出
資誠(PwC)新加坡暨亞太區醫療健康產業負責人Zubin J. Daruwalla (攝影/吳培安)
資誠(PwC)新加坡暨亞太區醫療健康產業負責人Zubin J. Daruwalla分享全球健康產業趨勢,他指出,全球健康產業的健康趨勢已經開始進行典範轉移,健康照護(Healthcare)逐漸轉為健康(Health),從醫院照護走入居家照護,從按服務收費改變成以價值來收費,逐漸轉為以患者為中心、真正價值導向的新健康經濟生態系(New Health Economy)。
Daruwalla進一步說明,全球健康產業趨勢也朝向尋找健康(Healthcare)、醫療科技(MedTech)和藥廠(Pharma)的匯集點發展,科技結合生技是一把雙面刃,所有的政府、產業與都須思考如何應用科技產出健康數據,以在生醫產業上、中、下游發揮關鍵作用。
Daruwalla指出,健康數據已經不再是以傳統的樣貌出現,也因此數據在醫療科技發展中尤為重要,未來,透過數據結合創新技術,已經可以在疾病發生前即早做出醫療處理。他強調,「AI不會取代人類,但是不擁抱科技的人,將會被擁抱科技者取代。」
宓子厚:全球製藥市場CAGR達7.6% AI藥物開發近30項已進臨床
IQVIA亞洲區總裁宓子厚(Brian Mi) (攝影/吳培安)
IQVIA亞洲區總裁宓子厚(Brian Mi),則分享了製藥業的全球趨勢和未來契機。他表示,全球製藥市場預計在2028年成長到2.3兆美元,未來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也達到7.6%。
2023年共有69種全新作用機制的藥物(novel active substances)在全球上市,相較新冠疫情爆發前些微成長;在未來五年內,則預計有325~375種全新作用機制藥物上市,尤其聚焦於腫瘤學、肥胖和神經疾病領域。
此外,宓子厚表示,AI也為製藥產業價值鏈帶來相當大的革新,從最初的藥物發現階段,到臨床、監管、製造和商業化階段,都有機會運用AI縮短開發時程、降低成本。近年不但AI相關的合作關係數量大增,2023年交易總額已達到128億美元,也已有近30項以AI輔助開發的藥物進入臨床階段。
宓子厚也介紹了IQVIA開發的Healthcare-grade AI™,該產品健康照護和生命科學領域產品開發的各階段,並能免除生成式AI造成的數據不可靠、人工幻覺(hallucinations)或資安問題。
Miguel Forte:全球細胞/基因療法進3千項研發中、96項已獲批
國際細胞與基因療法協會(ISCT)主席Miguel Forte (攝影/吳培安)
國際細胞與基因療法協會(ISCT)主席,同時也是Kiji Therapeutics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的Miguel Forte,壓軸分享了細胞與基因治療的重要趨勢。根據ISCT去年底發布的細胞與基因治療全球監管報告,2023年下半年全球有2960項細胞與基因治療產品線,其中80%在臨床前階段,已獲批產品則有96項,比上半年成長9%。
Forte表示,去中心化的製造方式、快速的製程、複雜的嵌合抗原受體(CAR)設計,以及基因遞送方式、體內編輯等,都是目前細胞與基因療法開發的重要趨勢。
在此領域,也面臨監管手段與風險評估、如何在全球化開發下優化療法在區域運輸的挑戰;技術和開發層面上,如何增進療效、培育所需人才也是一大挑戰。
Forte也指出,在細胞與基因療法開發成本高昂導致藥價極昂貴下,可能也須尋求新的商業模式,以增進療法落地。
Forte最後也介紹了Kiji的自體免疫疾病療法KJ01,他們運用基因工程的間質幹細胞(gene engineering MSC, iMSC)提升療效與安全性,並以穿膜蛋白CXCR4作為靶向SDF-1的工具,iMSC則會分泌IL-10調節免疫系統以提升療效。
(報導/巫芝岳、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