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服務項目
聯絡我們
雜誌訂閱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產業情報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回首頁
產業情報
產業情報首頁
每日要聞
藥品開發
醫療器材
疾病治療
健康管理
醫療科技
科學要聞
商業佈局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展會報導
投資雷達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生醫公司資料庫
生技名人錄
名人專欄
專家觀點
人物專訪
生醫動態
知識庫
產業快訊
生醫公司報導
創新管理學苑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報導
影音報導台首頁
生技名人錄
產業報告教室
現場直擊
閣樓播 Bio
產業活動
環球生技
雜誌
書坊
產業情報
醫療科技
醫療科技
僅花18個月研發! 英科智能首款AI生成肺纖維化新藥 年底啟動人體試驗
醫療科技
跨部會「台灣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 4年展現健康資料新價值
醫療科技
石崇良:建置生物資料庫兼顧個資隱私,台灣將成全球典範
醫療科技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輝瑞傳染性蜱媒腦炎疫苗 獲FDA優先審查資格;加速新冠疫苗研發 三葉草生物製藥完成2.3億美元C輪募資
2021-02-24/
記者 彭梓涵
《中國》加速新冠疫苗研發三葉草生物製藥完成2.3億美元C輪募資 美國時間23日,中國疫苗研發公司三葉草生物製藥(CloverBiopharmaceuticals)宣布,完成2.3億美元C輪募資,本輪募資是由GLVentures、淡馬錫、OrbiMed和DelosCapital共同完成。 三葉草生物製藥於去(2020)年投入新冠疫苗的研發,在過去一年中該公司總募資已超過4億美元,而該筆資金也將加速其...
醫療科技
思覺失調症
神經元
同步加速器
《Nature》子刊:日團隊操同步加速器光源 揭思覺失調腦部神經元結構變異
2021-02-24/
記者 彭梓涵
近日,日本東海大學應用生化學系團隊,收集了8份健康與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患者的腦組織樣本,透過美國能源部建立的同步加速器—先進光子源(APS)與高解析度光學儀器,對組織進行奈米等級的3D成像,結果發現思覺失調患者其腦區域的神經元結構與健康人有明顯的差異。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TranslationalPsychiatry》期刊上。 大腦皮層是由多個皮層區域組成,這些皮...
醫療科技
三類醫材
止血劑
嬌生
Ei
王奕嵐研發第三類可吸收止血劑高階醫材 取得全球40多國許可
2021-02-22/
記者 彭梓涵
嬌生集團(J&J)公司歷時最長,最負盛名的創新研發獎項「JohnsonMedal」,視同「J&J的諾貝爾獎」。去年11月公布2020JohnsonMedal,其中一項第三類高階醫材「SURGICEL®粉末吸收止血劑 」,是由臺灣土生土長並服務於J&J旗下手術器材Ethicon全球產品研發部首席科學家暨研發技術長王奕嵐博士(Dr.AllenY.Wang)所領導開發之產...
醫療科技
新冠肺炎
數位醫療
AI
AI語音辨識篩查新冠肺炎準確率逾80% 獲CE標誌
2021-02-20/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7日,以色列新銳VocalisHealth公司宣布,其開發以人工智慧軟體分析語音來篩查新冠肺炎(COVID-19)的工具VocalisCheck獲得歐盟CE標誌,可透過聲音進行大量的初步篩查新冠肺炎高風險者。在臨床試驗中,該軟體的準確度為81.2%,敏感性為80.3%,特異性為81.4%。 該公司與孟買市政管理機關(MunicipalCorporationofGreaterMumbai,...
醫療科技
AI
基因體
《Nature》子刊:可解釋AI破解基因體規則
2021-02-19/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8日,斯托斯醫學研究所(StowersInstituteforMedicalResearch)研究人員與史丹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合作,開發可解釋人工智慧(ExplainableAI,XAI)來破解DNA編碼的程序,利用高精確度的蛋白質-DNA相互作用圖來訓練神經網絡,以揭開基因體中DNA序列的模式。該研究發表於《NatureGeneti...
醫療科技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商之器以AI加值PACS 串聯智慧醫療影像最後一哩路
2021-02-12/
記者 彭梓涵
成立於1988年的商之器,主要從事醫療影像傳輸系統(PACS)研發,深耕醫療影像市場超過30年,4年前開始投入AI加值應用平台開發,並整合到PACS系統介面上,基於iPadPro的行動醫療影像儲存與傳輸App,獲得2020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100Awards)。2020年,商之器也攜手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開發可攜式AI辨識心電圖設備。撰文/彭梓涵現代醫學影像發展迅速,醫療...
醫療科技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Deep01深度學習腦出血AI 臺、美雙認證
2021-02-11/
記者 吳培安
對於醫療影像AI辨識新創公司Deep01(中文:愛因斯坦人工智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可說是快速竄紅、頻傳捷報的一年。其開發的腦出血AI產品,不僅在2月獲得我國食藥署核准首張深度學習AI產品認證、6月獲首張訂單即超過新臺幣2,000萬元,更在Pre-A輪募資創下新臺幣8,000萬元亮眼成績,獲得華碩領投,比翼加速器、工研院/資策會共同成立的數位經濟基金跟投。撰文/吳培安Deep01共同創辦人周...
醫療科技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宏碁智醫獲TFDA 首張糖尿病視網膜AI軟體
2021-02-10/
記者 彭梓涵
宏碁旗下子公司宏碁智醫,歷時3年與臺大醫院、台灣諾華合作研發「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2020年9月率先取得臺灣食藥署核發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成為臺灣第一張針對眼科診斷發出的智慧醫材許可。撰文/彭梓涵利用深度學習、大數據等方法,越來越多AI新創、科技大廠投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判讀開發,美國FDA自2018年批准首個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目前僅發出2張AI眼科輔診軟體藥證。2020年9月,臺灣食...
醫療科技
AI
ML
Cloud
Hologic與Google Cloud簽訂長期合作 提高下一代子宮頸癌AI篩檢能力
2021-02-03/
記者 彭梓涵
編譯/彭梓涵 近(1)日,專注於女性健康的醫療技術公司Hologic宣布,與GoogleCloud簽署一項多年協議,目前並未透漏合作的交易金額,但該合作將透過GoogleCloud的機器學習(ML)技術與雲端服務,強化Hologic的Genius數位診斷系統,加快全球的子宮頸癌篩檢速度。 Hologic在子宮頸癌篩查領域一直領先業界,其開發的Genius數位診斷系統是將AI與數位成像技術結合的數位...
醫療科技
光子
AI
機器學習
《Nature》子刊:新世代光子技術 加速AI、機器學習
2021-02-01/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 日前(1月29日),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ofExeter)的C.DavidWright教授受到人腦功能的啟發,提出以光子技術代替傳統的電子技術,開發出更快速、節能的未來計算系統,可運用於處理和儲存數據,將運用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中。該研究發表於《NaturePhotonics》。 這項研究可以解決目前全球關注的問題─如何開發快速又節能的方式處理龐大的數據。 現代電...
醫療科技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BioICT
科技會報
智慧醫材法規與臨床試驗交流會 助建智慧醫材產業生態系
2021-02-01/
1111人力銀行
2021-01-28下午03:041111記者陳恆光/綜合報導為促進Bio與ICT產業跨域交流合作共同進軍國際巿場,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於日前召開「智慧醫材法規與臨床試驗交流會」,邀集臺灣電子資通訊科技大廠、AI數位新創公司、醫療院所與國際藥廠領袖代表,及推動臺灣精準健康方案之相關部會與會,由智慧醫材產品開發跨域合作經驗談為起點,搭起臺灣科技業者與國際藥廠異業交流之橋樑,期能強強聯手,結合世界領先...
醫療科技
遠距醫療
石崇良
疫情加速遠距醫療?! 石崇良:遠距醫療將成常規!
2021-02-01/
記者 巫芝岳
報導/巫芝岳去年一整年來,新冠肺炎(COVID-19)大幅加速了全球遠距醫療發展。疫情相對緩和的臺灣,在法規、政策或科技面,又該如何面對這波浪潮?今(1)日,台灣遠距健康照護服務產業協會於臺北舉行「臺灣遠距醫療的未來研討會」。會中邀請臺北醫學大學李友專特聘教授、嘉義基督教醫院安欣瑜醫師、銀色大門創辦人孫士姍等專家,分享遠距醫療在臺灣的發展趨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首先致詞表示,臺灣早在921時就開始推...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銀髮好『食』光!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以色列新冠特效藥一期臨床結果出爐 最快3天患者康復 無副作用
43位臺灣生醫校園大師出列!
聯亞子公司Covaxx接到1.4億劑大單!? 新冠疫苗將供應南美3國
美國研究:卡介苗可降低感染新冠風險 !?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閣樓播Bio】 Ep3 眼部罕見疾病 - 斯特格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