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
  • 市場分析
    • 產業報告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商機媒合
    • 查找廠商
  • 人物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影音】生醫名人錄
  • 公告
    • 產業新訊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ESG)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展會直擊
    • 展會首頁

    • 生醫名人錄
    • 產業報告論壇
    • 亞洲生技大會
    • 醫療科技展
    • Medical Taiwan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 本刊公告
  1. 新聞
  2. 醫療科技
醫療科技
NEW

AI開發RNA藥物看俏! 史丹佛衍生Atomic AI 獲3500萬美元A輪投資

醫療科技
NEW

AI預測未來6年肺癌風險!麻省理工攜手長庚醫院LDCT創新開發

醫療科技
NEW

60年首突破!英研發「非侵入式CT+尿檢」新技術10分鐘揪出高血壓結節  

醫療科技
基因體學 微生物體學 呼吸道疾病 新冠肺炎 RSV 流感 基因定序

英國基因體學、微生物體學公私合作 開發呼吸道疾病多元檢測  

2023-01-16/記者 吳培安
近(10)日,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SangerInstitute)宣布啟動「呼吸道疾病及微生物體倡議計畫」(RespiratoryVirusandMicrobiomeInitiative),將延續在新冠肺炎(COVID-19)期間在SARS-CoV-2的基因體研究工作,擴及到其他呼吸道病原體,利用宏基因體學(metagenomics)技術,開發出單憑一份檢體,就能檢測出多種病毒的多...
醫療科技

《Science》阿茲海默與腸道關聯再一項! 美首證「腸道菌影響大腦tau蛋白堆積」

2023-01-13/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WUSTL)的科學家,在小鼠實驗中發現,若改變小鼠的腸道菌相,其腦中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tau蛋白」量也會跟著改變,該研究為目前少有針對「腸道微生物對tau蛋白影響」的研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s》。該研究團隊透過基因改造,讓小鼠能表現人類的tau蛋白,tau蛋白在小鼠9個月時,會因為不正常堆積而造成神經損傷和大腦萎縮;此外,這些小鼠也帶有...
醫療科技
比翼 新創 創投 秀傳 秀傳

比翼生醫2023 PoC 臨床實證加速器新創招募中

2023-01-12/記者 李林璦
今(12)日,比翼生醫(BEHealth)與北醫生醫加速器、秀傳醫療體系共同合作舉辦的「比翼生醫PoC臨床實證加速器計畫(ProofofClinicalEvidence)」針對「精準醫療、醫療器材、數位健康」三大領域熱烈展開招募團隊中。此次新創招募預計於1/31截止。比翼生醫執行合夥人陳彥諭表示,比翼將提供新創為期5-6個月客製化臨床場域驗證,以及臨床市場導入商業模式輔導,並有機會獲得比翼生醫創投...
醫療科技
元宇宙 數位分身 張嘉淵 精準醫療 U12 廣達研究院 智慧醫療 遠距醫療

廣達張嘉淵:元宇宙、數位分身虛實整合 實現精準醫療

2023-01-12/記者 彭梓涵
今(12)日,由華淵鑑價與環球生技共同舉辦大師講堂第5場,邀請廣達電腦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他以「人體元宇宙—數位分身打造精準醫療」為主題,透過豐富精彩的簡報呈現,說明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在航太產業上已行之有年,近年也用不同形式導入各種生活應用包括智慧醫療,並延伸數位分身(Digitaltwin),替代「試藥」過程,以達到精準醫療發展。 華淵鑑價總經理陳淑...
醫療科技
遠距醫療 AI 數位健康

展望2023 盤點7項改變醫療照護的關鍵科技

2023-01-12/記者 劉馨香
在邁入新的一年之際,外媒《TheMedicalFuturist》盤點了7項在2023年有機會蓬勃發展,並有潛力改變醫療照護系統的關鍵科技,包括非同步遠距醫療、生成式對抗網路、皮膚貼片式健康感測器、家用採血裝置、更便宜的靜脈顯像儀、智慧電視參與遠距照護、情緒AI與環境AI。 一、非同步遠距醫療減緩人力短缺壓力 受到疫情影響,遠距醫療在這三年大幅成長,相對於「同步(synchronous)遠距醫療」是...
醫療科技
疫苗 癌症疫苗 AI藥物研發

BNT斥5.62億英鎊收購英AI新創InstaDeep 推進機器學習加速疫苗研發

2023-01-11/記者 巫芝岳
近(10)日,德國疫苗公司BioNtech宣布斥資3.62億英鎊(約4.39億美元),收購英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InstaDeep,並導入該公司的機器學習技術,加速BioNtech的疫苗研發。該併購案後續里程碑金高達2億英鎊,總價約5.62億英鎊,也成為BioNTech成立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案。BioNtech和InstaDeep已合作多年,去年,BioNtech投資了1億英鎊給該公司,而本...
醫療科技
3D列印 骨科醫材

基隆長庚攜陽明交大創「3D列印顏面金屬骨板」 顏面手術更精準!

2022-12-28/記者 巫芝岳
今(28)日,基隆長庚醫院宣布,其在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下,開發的新型3D列印顏面金屬骨板,可協助因車禍、運動傷害、跌倒等意外導致顏面骨折的患者,精準進行顱顏精準外傷重建手術,提升手術成功率,解決在手術切口有限的情況下,複雜性骨折手術困難的問題。該團隊利用3D列印技術打造的骨板,同時具有輔助骨折復位與固定的功能,可根據病患個別的需求,提供更精確的重建效果;基隆長庚表示,該客製化顏面金屬骨板,目前已申...
醫療科技
遠距醫療 遠距照護

疫後遠距熱潮未退?! 美國多數醫師:老人遠距醫療改善空間仍大

2022-12-23/記者 巫芝岳
近(9)日,美國非營利健康組織WestHealth的一項研究發現,有超過半數的臨床醫師認為,即便遠距技術為老年人帶來很多優勢,然而在目前的醫療實務上,遠距醫療仍非老年人較佳的照護選擇,顯示目前的遠距醫療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該研究發表於數位健康期刊《Telemedicineande-Health》中。該研究針對全美臨床醫師進行調查,評估其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使用遠距醫療的看法和實際情況。該研究共發出...
醫療科技
數位醫療 遠距醫療 神寶 泰雅科技 達明機器人

網路取代馬路!全國產、低延遲「5G遠距腹部超音波遙控診斷」落地新竹尖石

2022-12-16/記者 彭梓涵
今(16)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攜資策會、工研院、馬偕醫院、宏達電、泰雅科技、仁寶、神寶及達明機器人,發表全台首創「5G遠距腹部超音波遙控診療技術」,該技術深入新竹尖石鄉後,不只網路取代馬路,讓醫師在遠距醫療診察更便利,參與遠距醫療的尖石民眾滿意度高達90%以上。 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於發表會上表示,為縮小城鄉醫療差距,數位部產業署近幾年積極投入5G專網與科技醫療的應用。 日前數位部推動工研院整...
醫療科技
醫療器材 醫工 智慧醫療 司徒惠康 楊泮池 賴健文 林啟萬 吳漢章

臺精準健康產業如何發展?司徒惠康:政府需有決心、可借鑑新加坡

2022-12-15/記者 劉馨香
今(15)日,為期3天的2022年全球生物醫學工程年會(GCBME)、臺灣生物醫學工程科技研討會(TSBME)、SPIE國際光電工程生醫影像與感測會議(BISC)正式啟動。三大醫工領域會議今年首次聯合舉辦,在第一天上午以齊聚產官學7名專家探討精準健康展開序幕。 在精準健康論壇一開始,由中研院院士楊泮池介紹臺灣精準健康的發展概況。他表示,精準健康被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政府透過政策獎勵、產品輔導...
醫療科技
GCBME TSBME SPIE BISC 醫學工程 精準醫療

三大醫工會議首次同台!張上淳:未來10年將是生醫科技的時代

2022-12-15/記者 吳培安
2022年全球生物醫學工程年會(GCBME)、臺灣生物醫學工程科技研討會(TSBME)、SPIE國際光電工程生醫影像與感測會議(BISC),於今(15)日宣布正式展開,為一連3天的跨國醫工領域年度盛會揭開序幕。 本屆大會主席、臺大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教授駱遠表示,此次活動在國科會與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共同促成下,三場活動首次同台舉辦,意義非凡,期待在三天的活動中,看見光學、影像及生物醫...
醫療科技
VR 心理健康 數位療法

BehaVR與Oxford VR合併募1300萬美元  成最大VR心理健康平台!

2022-12-14/記者 李林璦
昨(13)日,專注於心理與行為健康的2家虛擬實境(VR)平台公司BehaVR與OxfordVR共同宣布兩家公司合併,並獲得1300萬美元B輪募資,投資由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Group)旗下卧騰(Optum)的創投基金OptumVentures和牛津大學共同領投,合資公司將以BehaVR的名稱營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VR健康平台。 虛擬實境可以讓臨床醫師為患者創造個人化的感官體驗,...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罕而不孤!臺灣罕病藥研發 直衝2030年3000億美元市場!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巫芝岳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劉馨香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褚家容:微量生物分子現形!矽基分子開發半導體生醫晶片 檢測新冠快又準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下載App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3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