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投資雷達
投資評析
產業領域查詢
A01原料藥
A02西藥製劑(新藥開發)
A03利基學名藥開發製造
A04中藥製劑
A05生物製劑(生物藥、抗體、蛋白質、疫苗)
B00醫療器材
B01診斷與監測用醫材
B02手術與治療用醫材
B03輔助與彌補用醫材(輔具)
B04體外診斷用醫材(IVD)與服務
B05預防與健康促進用器材(健身器材等)
B06其他類醫材(醫用耗材等)
C00應用生技
C01食品生技
C02環境生技
C03農業生技(農畜漁等)
C04醫學美容產業
C05照護健檢
C06再生醫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組織工程等)
C07相關技術服務(CRO/CMO等)
C08醫藥銷售通路
C09基因編輯
D01學研機構
D02政府單位
D03醫療院所
D04公協會
E00智慧醫療
E01穿戴式裝置
E02大數據/軟體
E03電子/光學/資通訊
G01智財法律
G02管理顧問
G03投資育成(加速器、創投、進修)
Z00其他
發展階段查詢
上市
上櫃
興櫃
公開發行
下市
尚未IPO
海外
其他
~
查詢
投資評析
趨勢
mRNA
新冠疫苗
華淵
全球mRNA藥物 2027市場負成長、授權交易逐年攀升
2022-05-20/
記者 彭梓涵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以mRNA技術為核心的相關藥物,變得炙手可熱。華淵鑑價根據GlobalData-PharmaIC數據資料,探勘全球mRNA藥物市場規模,整體於2021年達540.5億美元,其中以歐洲市場份額最高;但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趨緩、疫苗接種率提高,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為-17.89%,整體趨勢預計將持續下跌。目前mRNA藥品市佔率,輝瑞為主要市場領導者,但預估在2027年,莫德納將以...
投資評析
投資
富邦、國泰連兩檔生技ETF上市 緊隨基因編輯、再生醫療大未來
2021-11-30/
記者 劉馨香
疫情引領生技產業投資熱潮,但全球化投資、選股門檻、股價波動成為投資人的考驗。今年10、11月,富邦和國泰投信相繼發行兩檔生技ETF,亦步亦趨跟隨全球基因免疫與醫療革命商機大未來,提供投資人更便捷的投資管道。撰文/劉馨香 攝影/李林璦COVID-19疫情肆虐下,各國莫不體認到生技產業是維持人民健康安全的重中之重,也帶動相關公司的投資熱潮。如以最新穎的mRNA技術成功開發疫苗的莫德納(Moderna)...
投資評析
投資
劍橋資產
新療法創新步伐前所未有 美2021Q2生技交易授權創新高、IPO市場強勁
2021-11-30/
劍橋資產
整體而言,生物科技產業在2021年的表現將很難超過2020年的輝煌表現。整個產業在本季也略有波動,雖然它在6月份重新站穩腳跟(NBI+8%vs.S&P500+2%),但截至第二季末,NBI繼續落後於大盤(+8%vs.14%)。但儘管公開市場的波動和併購活動繼續放緩,創投和IPO市場卻仍然強勁,因為,過去18個月創紀錄的資本流入生技產業,產業現金相當充裕。撰文/劍橋資本投資今年以來,美國利率...
投資評析
生技投資
併購
SPAC
生醫新創
M&A
me-too藥廠SPAC成功案例-EQRx顛覆商業模式成功上市Nasdaq
2021-10-27/
EternalOneBioIndustryClub
近期,台灣資本圈熱議「SPAC」,SPAC儼然成為生技醫藥新創於資本市場的新出路。本文將以近期熱門的EQRx上市案,為您介紹SPAC的原理及優缺點[1]。特別得是,EQRx還是一家走me-too藥的新創公司。me-too藥一樣創新EQRx商業模式破壞性創新EQRx是一家未上市的生技製藥新創公司,公司宗旨為「InnovativeMedicinesatRadicallyLowerPrices」,目標是...
投資評析
封面故事
臺灣製藥類股股價「淡定」 市值被低估!?
2021-09-03/
特邀作者
人類醫藥從小分子往大分子發展的時代巨輪,從近三年的生技製藥財報也得到驗證。臺灣製藥業主要以小分子學名藥為主,總體營收連續出現下滑趨勢;新藥目前主要依賴授權金和權利金收入,則正緩步成長,只是兩條線要走到交叉點,恐怕還遙不可期。製藥類股依然會是奠基臺灣生技醫藥產值的磐石。撰文/哭砂一攤開臺灣製藥類股的財報表,像一面照妖鏡,一下子就把臺灣生技資本市場的矛盾、光怪陸離現象照了出來!一方面,政府宣稱基於保護...
投資評析
投資
IPO
2020 Q4 9家IPO公司持續被關注
2021-05-20/
劍橋資產
2020年至今,由生技公司進行的公開發行(IPO)及後續籌集的資金,已經大大超過了2015年和2017年美國生物製藥股發行所創下紀錄的水準。今年以來,累計達到27項生物技術IPO,目前,企業也持續在籌集更大的IPO資金,且IPO發行前的估值較去年同期(YoY)增長52%(收入增長了145%)。作者/劍橋資產(CAMFundI)劍橋資產CEO呂偉豪。(圖/劍橋資產提供)2020年對於生物科技投資者來...
投資評析
生技股
那斯達克
十年長線納斯達克生技股 Vertex、Exelixis、Seagen被點名
2021-04-27/
記者 彭梓涵
過去一年中幾個生物技術公司,因開發出抗疫產品,使股價大幅增長。近(25)日,股評機構TheMotleyFool點評3家在那斯達克(NASDAQ)上市公司,包括:開發囊狀纖維化(CF)藥物的市場領頭羊VertexPharmaceuticals、以及針對腫瘤藥物研發的公司Exelixis和Seagen,分析其產品線後,認為是未來10年內可購買和持有的生物技術股。 VertexPharmaceutica...
投資評析
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2021年Q1細胞治療熱!全球募資破37億美元、8家IPO
2021-04-24/
記者 吳培安
近(22)日,中國醫藥魔方PharmaInvest數據庫,統計2021年第一季(Q1)募資報告出爐。據統計,此季度細胞療法領域的募資共約40件、總募資金額超過37億美元,領域主題則以T細胞療法最為炙手可熱。在此季度的融資件數中,以T細胞療法公司的融資件數最多(37%),其次為幹細胞療法(19%)、自然殺手細胞(NK,14%)、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9%),其他還有巨噬細胞、樹突細胞、骨髓細胞、...
投資評析
遠距醫療
數位醫療
趨勢
遠距醫療2021年Q1投資金額42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
2021-04-21/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0日,美國創投研究機構CBInsights的報告指出,2021年第一季的全球醫療保健投資創下新紀錄,共募集316億美金。且在遠距醫療領域中,第一季僅139筆交易,就創下4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是去年同期22億美元的近兩倍,也比2020年第4季的36億美元成長18%。 本季度也創新紀錄的96筆超大型交易,交易金額均超過1億美元。在數位健康公司交易中,2021年第一季也創下了90億美元的新紀錄...
投資評析
再生醫學
細胞治療
黑木投資
羅敏菁
黑木投資羅敏菁:「市場定位清楚」臺灣再生醫療仍有大好機會
2021-04-21/
記者 彭梓涵
現職黑木投資公司合夥人羅敏菁,早於1998年於華星生技服務(現被麗寶集團合併為麗寶生醫),在華星生技任職期間,她從事幹細胞及樹狀細胞的研究與治療。真正投身細胞療法研發後,轉戰創投成為臺灣生技投資界知名人士,評估過多家歐美細胞公司,並對CAR-T技術多所追蹤。羅敏菁也分享她對臺灣再生醫學產業的發展。 羅敏菁表示,細胞治療大致可分為癌症的免疫細胞治療、再生細胞治療和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目前國際在這三...
投資評析
生技投資
商業佈局
2020全球醫療健康投資年度報告出爐 年增長57%
2021-01-13/
記者 王柏豪
上週(9日),著名的矽谷銀行(SiliconVallyBank,SVB)發佈了2020年全年度醫療健康投資報告,該銀行已經連續10年發佈年度全球醫療健康投資方面報告。今年度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與醫療健康產業相關的多項投、融資指標皆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2020總計募資超過160億美元年成長57%報告指出,2020年,醫療健康創投機構的投資數目連續4年次創下新紀錄,總計募資超過160億美元,與2...
投資評析
產業
醫療科技
生技投資
2020年6大虧損醫療科技領域
2021-01-10/
記者 劉端雅
全球新冠大流行以來,很多醫療科技產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美國醫療器材及檢測行業媒體MDDIOnline,回顧了2020年度,並分析了深受重擊的醫療科技領域,包括:醫院、骨科醫材公司、常規手術、預防醫學、戰略探索及選擇、併購等。編譯/劉端雅截至2020年12月29日美國染疫人數高達1940萬,超過33萬死亡。自新冠肺炎(COVID-19)以來,很多醫療科技(Medtech)產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
更多文章
熱門公司
查看更多
全心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敏盛醫療集團
台基盟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維昇藥業有限公司
藥祇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投資雷達
查看更多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向榮生技(6794)訂7/1為員工認股權憑證轉換普通股增資基準日
世基生醫(7595)薪酬委員任期屆滿
世基生醫(7595)第2屆審計委員會委員名單
世基生醫(7595)董事長改由詹富蕙擔任
豐技生技(6744)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遭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裁處罰鍰60萬元
2022年06月第3周-美股7日漲跌幅排名(06/17-06/24)
2022年06月第3周-香港生技醫藥股周分析(06/17-06/24)
法人一周動態:06/20-06/24(買超)健喬6979.78張、中天3033.95張、神隆2863.4張;(賣超)寶齡富錦933.73張、瑞基499.46張、明基醫468張
台股一周TOP 15:06/20-06/24(漲)佰研30.34%、寶齡富錦27.62%、健喬14.33%
2022-06-24生技股:(漲)中天10%、佰研9.93%、健喬8.41%;(跌)光麗-KY4.46%、逸達3.41%、軒郁3.33%
全球mRNA藥物 2027市場負成長、授權交易逐年攀升
富邦、國泰連兩檔生技ETF上市 緊隨基因編輯、再生醫療大未來
新療法創新步伐前所未有 美2021Q2生技交易授權創新高、IPO市場強勁
me-too藥廠SPAC成功案例-EQRx顛覆商業模式成功上市Nasdaq
臺灣製藥類股股價「淡定」 市值被低估!?
公司說明會
合一(4743)第二季線上法說會(111/06/29)
安美得(7575)興櫃前線上法說會(111/06/23)
逸達(6576)2022 Asia Healthcare Corporate Day(111/06/16)
美時(1795)Asia Healthcare Corporate Day(111/06/16)
麗豐-KY(4137)2022年台股企業日(11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