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文章查詢
標籤:外泌體
COMPUTEX
外泌體
醫療器材
新創
基因定序
長照
2022-05-26 /
記者 劉馨香
矽晶定序微型機台實現WGS高效運算 介觀生技非侵入式觀測末稍神經吸睛
近(24~27)日,2022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2022)的實體展,睽違兩年重回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展開。創新與新創展區(InnoVEX)集結時代基金會創業育成中心(Garage+)、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經濟部技術處等產、官組織設立主題館,吸引14國195家新創團隊參加,也包含數家來自生技、醫療領域的團隊一展其成果亮點。 時代基金會Garage+的第13屆StartupGlobalPro...
胰臟癌
癌症篩檢
外泌體
2022-03-22 /
記者 吳培安
早期發現「癌王」!UCSD胞外囊泡篩檢第一期胰臟癌準確度達99.5%
近(美國時間17)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發表一種偵測血液中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能夠早期發現95%的第一期癌症,且在美國第三大癌症死因、被稱作「癌王」的胰臟癌,第一期的準確度甚至高達99.5%。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Medicine》。 這項技術是由UCSD醫療系統旗下的Moores癌症中心,在12年前開發出...
外泌體
癌症療法
2022-02-21 /
記者 吳培安
Codiak肝癌外泌體反義核苷酸療法登《Science》子刊 首個靶向巨噬細胞外泌體候選療法今年進臨床
致力於外泌體(exosome,或稱胞外體)創新療法研發的CodiakBiosciences,近(18)日在科學期刊《ScienceAdvances》線上發表最新肝癌臨床前研發成果。研究指出,該候選療法能夠選擇性靶向腫瘤相關免疫抑制巨噬細胞(TAMs),並精準干擾STAT6訊息途徑,以單一療法形式,就能在腫瘤模型中產生腫瘤抑制活性,有望造福STAT6高度活化的肝癌患者。 該候選療法稱為exoASO&...
台寶生醫
艾萬霖生技
外泌體
2022-01-05 /
記者 李林璦
前衛福部長林奏延攜手台寶CDMO 開發全臺首項外泌體新藥
今(5)日,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成立的艾萬霖生技公司與台寶生醫簽署外泌體(exosome)CDMO合作協議,並與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長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簽訂外泌體產學研發協議,將共同研發與量產,整合上下游組成外泌體產業大聯盟。艾萬霖預計今年(2022)可加速進入臨床前試驗與量產階段,成為台灣外泌體開發產業化第一人。艾萬霖董事長林奏延(攝影/羅翊方)2020年12月,艾萬霖董事長林奏延為了協助好...
口腔醫學
再生醫學
外泌體
中研院
國家生技園區
2021-12-17 /
記者 吳培安
牙科轉譯醫學創業家曾育弘 領軍正揚生醫攻牙周病新藥
由牙醫轉譯醫學創業家曾育弘領軍、自2005年起創辦,以集團模式發展口腔醫學、再生醫學、新藥開發三棲事業的「正揚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將和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合作,研發創新劑型牙周病新藥,並將於20日正式進駐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曾育弘表示,正揚生醫和轉譯研究中心將攜手合作,利用生產「去外泌體之人類血小板裂解液」(exosome-depletedhumanplateletly...
外泌體
胞外囊泡
再生醫學
2021-03-28 /
記者 彭梓涵
再生醫學新武器 幹細胞胞外體應用突起
昨(27)日,由台灣再生醫學學會、亞東醫院舉辦的「2021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產官學醫多位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與交流。近年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因具治療、再生能力,成為相關研究首選,研討會也特別邀請多位胞外體(Exsomes)專家,分享其在該領域的研究經驗與應用。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林奏延表示,胞外體過去被認為只是運送細胞垃圾的囊泡...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普渡大學
胞外囊泡
磷酸化
磷蛋白
外泌體
液體活檢
2017-03-24 /
環球生技
華人之光!液體活檢重大突破
來自普渡大學的一項最新成果,在癌症的液體活檢(LiquidBiopsy)領域做出了「突破性貢獻」。普渡大學癌症研究中心成員、生物化學教授陶緯國(W.AndyTao)研究團隊,通過分析血液中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s)內的磷酸化蛋白,實現了檢測癌症的目的。這項技術有望在未來減少或取代臨床侵入性癌症檢測。此研究成果刊載於3月20日的《PNAS》,研究第一作者是來自臺灣的I...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細胞治療1:讓細胞治療成患者新「膝」望!完備細胞儲存法規 保障病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