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名錄
  • 介紹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新聞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商情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展望說明
    • 產業名錄
  • 名家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
    • 影音報導首頁

    • 生醫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1. 文章查詢
  2. 標籤:益生菌
產業 益生菌
2022-06-20 / 記者 李林璦

顧好「第二大腦」?益生菌機能性研究百花齊放

全球益生菌研究發展突飛猛進,相關期刊論文已突破2萬篇,從傳統的消化道保健功效,一直到增強免疫、調整代謝以及精神益生菌等,開始顛覆了以往的狹隘認知,腸道周遭神經系統宛如第二顆大腦般,聯繫調控著全身。而從琳瑯滿目的益生菌產品中,應挑選經研究、專利淬鍊的菌株、耐酸鹼、定殖力佳,且具備益生質配方等,才能避免花了冤枉錢。撰文/李林璦美國在2008年就啟動了人類微生物體計畫(HumanMicrobiomePr...
益生菌 精神疾病
2020-12-17 / 記者 巫芝岳

《Nature》子刊:益生菌治憂鬱症?! 巴斯德研究所解分子機制

編譯/巫芝岳近年,腸道微生物與精神疾病間的關聯,是微生物學界熱門探討的領域之一;雖已有不少實驗顯示腸道菌可能影響神經系統,但仍缺乏足夠的分子機制證據。近日,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Pasteur)的科學家宣布解開其中一項機制,且證實若補充缺乏的乳酸菌種,可改善小鼠的憂鬱行為。該論文11日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巴斯德研究所的團隊使用了「慢性不可預測的輕度壓力...
疫苗 基因編輯 益生菌 國際快訊 新型冠狀病毒 戰疫食刻
2020-04-05 / 記者 李林璦

基因編輯益生菌成新冠疫苗、益生菌抑制病毒嘌呤活性成輔助療法

美國時間2日,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StateUniversity)正以常見的益生菌—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進行CRISPR-Cas9基因編輯,來做成可抗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苗。除此之外,3月17日時,韓國梨花女子大學醫學中心泌尿科的YoonHa-na教授研究發現,在發酵的沙棘果萃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加氏乳桿菌(L.gass...
封面故事 益生菌
2020-01-15 / 記者 李林璦

擠進全球十大 臺灣益生菌產業航進新藍海

根據食品所ITIS團隊出版的《2019食品產業年鑑》指出,2018年臺灣乳酸菌膳食補充劑的市場規模高達47億新臺幣,居臺灣各種膳食補充劑之首。且臺灣國產益生菌廠商在技術、功效開發上與國際大廠有拚,葡萄王、生合生技、豐華、生展躍上國際排名列隊,有望增長外銷出口,打開藍海市場。自2016年出版的《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一書作者:英國生物學家柯琳(AlannaColle...
活動快訊 細胞治療 數位醫療 生技投資 益生菌 唐氏症 腸道微生物 保健營養 軟性電路
2020-01-14 / 環球生技

《環球生技月刊》VOL.70-生技新『食』代!-出刊通知

①PUBU電子書城:http://bit.ly/globalbio70②聯合線上讀書吧:https://goo.gl/J34KBh③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bit.ly/gbi_v70(2020.01.20上架)☆紙本版出版日期:2020.01.15藥丸一樣的保健補充,吃吞得竟比傳統食品型態多!預防疾病、抗老化,臺灣人都在「吞」什麼?️️️⤵️精彩內容搶先看⤵️【CoverStory封面故事...
全球新聞 腸道菌 益生菌 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2020-01-04 / 記者 吳培安

次世代益生菌為中草藥機制提供新解

今(4)日,「第四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於中央研究院迎來第二天的議程,上午場邀請到長庚大學教授賴信志,以及中國熱心腸生技研究院執行長藍燦輝兩位講者,分別就「次世代益生菌:微生物體學的轉譯應用」和「2019全球腸道研究進展」進行專題演講。賴信志:次世代益生菌為中草藥治療機制提供新解賴信志表示,近年在全球科研界突飛猛進的腸道菌研究,為中草藥如何治療人體疾病提供新的解釋途徑:因為這些中草藥中的寡醣或多...
全球新聞 益生菌 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AMC
2020-01-03 / 記者 李林璦

益生菌功效多:促生長發育、改善精神狀態、抗幽門螺旋桿菌

今(3)日,圖爾思生技舉辦之第四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盛大展開,第一日下午場特別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亞洲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權威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台灣大學食科所所長潘敏雄教授與葡萄王總經理陳勁初等各界專家為大家分享目前腸道菌相的最新研究發展與益生菌在產業上的應用。 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攝影:吳培安)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為大家講解腸...
益生菌 生技展即時報導 BIOAsiaTw2019 益福生醫
2019-07-27 / 記者 李林璦

益福生醫精神益生菌 全球首株抗老化菌株PS23

今(27)日,在BIO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中,本次榮獲傑出生技獎益福生醫也特別與大家分享精神益生菌對於抗老化、延緩肌少症的應用與研究。 益福生醫創辦人,陽明大學生化所蔡英傑教授表示,益生菌對於腸胃道的幫助不容小覷,現今也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腸道菌相與大腦精神疾病息息相關,在最新的研究中也顯示,益生菌也具有改善肌少症,提升粒線體表現等功能,未來益福生醫也將持續朝人體實驗邁進。劉婷婷博士(攝...
朱文正 益生菌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2019-07-19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改善代謝病 益生菌立大功

7月1日,新生代明星益生菌-艾克曼菌(Akkermansia)再次登上自然醫藥期刊《NatureMedicine》。由比利時魯汶大學派翠斯.卡尼(PatriceCani)教授與荷蘭瓦赫寧恩大學威廉·德·佛斯(WillemdeVos)教授共同發表的研究,首次在人體試驗中證明,口服艾克曼菌能增加肥胖受試者的胰島素敏感度,並改善多項代謝性疾病相關的生理及生化指標。艾克曼菌與代...
張翼中 益生菌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2019-03-02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益生菌代謝物…抗癌新方向

上(1)月23日,自然期刊《Nature》刊載了日本慶應大學的本田賢也教授的重要發現,人體內對抗腫瘤最重要的毒殺型T細胞株(CD8+IFN-γ+T細胞),其數量與活性是由腸道菌組成所決定。本田教授更由健康成人體糞便中,成功分離出可促進毒殺型T細胞增生,能力最強的11株細菌株,並在動物實驗證實,11菌的混和劑可讓毒殺型T細胞數目增加超過三倍,不僅幫助小鼠有效對抗李斯特菌感染,更大幅提升小...
全球新聞 益生菌
2019-01-11 / 記者 李林璦

益生菌2.0世代 探索新保健價值

今(11)日,圖爾思生技舉辦之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第二日的下午場特別邀請到亞洲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權威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陳倩琪博士為大家分享目前益生菌的最新研究發展與台灣在益生菌產業上的機會與挑戰。 現今已是益生菌2.0世代,益生菌除了具有能夠改善代謝症候群、腸胃疾病、免疫力等功效,益生菌也能通過菌腦腸軸線(microbiome-gut-braina...
全球新聞 益生菌 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microbiome AMC
2019-01-10 / 記者 彭梓涵

腸道微生物研究不易 宿主基因型影響菌相多樣性

近年,有許多研究指出腸道菌會引起某些疾病的發生,而以益生菌作為治療其療效也有各種爭議。今由圖爾思生技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下午的session專注於人體腸道菌的研究與直腸結腸癌的檢測,其中長庚醫院錢政弘醫師也從問卷調查中,分享國人對益生菌的看法。中科院王軍教授(攝影:林嘉慶)中科院王軍教授以「跨越不同尺度進行菌群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為題,分享他在歐洲做微生物生態的研究,王軍教授表示,他從...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2
  • 3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細胞治療1:讓細胞治療成患者新「膝」望!完備細胞儲存法規 保障病人權益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產業名錄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2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