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商機媒合
查找廠商
人物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公告
產業新訊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ESG)
本刊公告
生醫攬才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Podcast
本刊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生技醫藥
NEW
諾和諾德罕見腎病RNAi療法獲批 33億美元收購Dicerna斬佳績
生技醫藥
NEW
2023生物產協會員大會:穩握AI、投資併購趨勢!
生技醫藥
NEW
糖尿病學會攜台12家醫院加入國際CaReMe Alliance計畫 共建真實數據資料庫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鼻噴劑
新冠藥物
昱厚鼻噴新冠藥二a期臨床解盲成功! 有效縮短病程、安全性良好
2023-10-03/
記者 巫芝岳
今(3)日,昱厚生技(6709)公告,其鼻噴新冠肺炎治療藥AD17002-SC完成二a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藥可加快清除病毒,療效達統計顯著有效意義,且具良好安全性及耐受性。昱厚表示,將進一步完成進行中的印尼二/三期臨床試驗,並尋求對外授權或合作機會。昱厚的AD17002-SC為一款免疫調節蛋白藥,以鼻噴投藥方式治療新冠肺炎輕至中度患者。本次試驗共計收案30位20~70歲病患,採隨機分成二組各1...
生技醫藥
環球生技臺灣CEO獎
臺灣生醫年度潛力領導人出爐! 賽昂生醫莊國祥、偉喬生醫鄭又瑋、晨暉生技潘佳岳奪獎
2023-10-03/
記者 彭梓涵
今(3)日,「2023第二屆環球生技臺灣CEO獎」,歷經三個月的擴大辦理、徵件、書面評審、網路人氣票選,29位生醫CEO在完成路演後,經重量級創投代表、執業會計師、學研及產業專家評審團評量,由賽昂生醫莊國祥執行長榮獲第一名、偉喬生醫鄭又瑋執行長、晨暉生技(1271)潘佳岳總經理同登第二名,最佳潛力獎再由偉喬生醫鄭又瑋執行長榮獲、最佳人氣獎則由獲得捷立康生物科技曾昱嘉董事長獲得。 該獎宗旨是鼓勵更多...
生技醫藥
資安
數位醫療
數位醫材
FDA醫材資安條例10/1上路! 專家建議:產品開發階段即應導入防護
2023-10-03/
記者 巫芝岳
隨著醫療產業資安議題在全球發酵,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FD&C法案的醫材資安管理條文524B,將在今年10月1日正式上路,對於不符合其資安要求的醫材,恐在送審階段就被退件!近(27)日,聿信醫療特別舉辦圓桌論壇,邀請台灣駭客協會(HITCON)理事王仁甫及資策會資訊安全所代副主任陳智偉,分享了醫材導入資安維護的重要觀點。聿信總經理鄭淵仁表示,FDA最早在2018年提出醫材網路安全相...
生技醫藥
諾貝爾醫學獎
mRNA
新冠疫苗
2023諾貝爾醫學獎 mRNA技術開創者Katalin Karikó、Drew Weissman眾望所歸!
2023-10-02/
環球生技
今(2)日,2023年諾貝爾獎,首先由生理學或醫學獎揭開序幕。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不出各界所望,由賓州大學(UPenn)教授暨BioNTech顧問KatalinKarikó,以及賓大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SchoolofMedicine)教授DrewWeissman共同獲獎,表彰他們在核苷酸修飾的開創性發現,使得mRNA新冠疫苗順利被開發出來。 mRNA技術發展已久,Wei...
生技醫藥
藥華藥
藥明生物
免疫檢查點
抗體
藥華藥攜手藥明生物 取得免疫檢查點抗體全球專屬授權
2023-10-01/
記者 李林璦
今(1)日,藥華藥(6446)公告,與藥明生物(WuxiBiologicsIrelandLimited)簽訂授權合約,取得某髓系免疫檢查點候選抗體序列的全球專屬授權,進軍全球免疫檢查點抗體市場。依據合約,藥華藥負責接續的臨床前與臨床開發工作,並將支付WuXiBiologics簽約金,後續則按照研發及銷售進度支付開發、法規監管及銷售里程碑金,及產品上市後按淨銷售額比例計算之權利金。雙方約定將不揭露合...
生技醫藥
ALS
漸凍症
細胞療法
神經
神經退化性疾病
BrainStorm漸凍症細胞療法仍落空 美FDA諮詢委員會17比1反對
2023-09-28/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7日,BrainStormCellTherapeutics所開發、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的實驗性細胞療法NurOwn(debamestrocel),遭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諮詢委員會以17比1票強烈反對批准,理由涵蓋療效、安全性和產品製造等問題。這可能成為BrainStorm從2021年多次尋求監管機構批准以來,受到的最後打擊。美國FDA首...
生技醫藥
急性白血病
黃斑部病變
新藥
仁新醫藥
增資
仁新完成6億增資! 加速急性白血病、黃斑部病變新藥開發
2023-09-28/
記者 李林璦
今(28)日,仁新醫藥(6696)公告,112年度現金增資案順利完成,本次以每股新台幣100元溢價發行新股6,000張,總計募集新台幣6億元資金已到位,增資資金中4億元將用於支應LBS-007急性白血病臨床一/二期試驗,2億元將增加對子公司BeliteBio,Inc(那斯達克股票代碼:BLTE)的投資,確保LBS-008用於治療晚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臨床三期試驗如期推進,增資基準日訂為9月28日。仁...
生技醫藥
新加坡
慈善機構
陳江和基金會
Tanoto
心血管
婦女
兒童
新生兒
陳江和基金會創新加坡首個私人慈善醫學研究基金 年供1.2億臺幣資助金
2023-09-28/
記者 吳培安
今(28)日,陳江和基金會(TanotoFoundation)宣布在新加坡啟動一支醫學研究基金,每年提供高達新加坡幣500萬元(約為新臺幣1.18億元),用於推動各種與疾病相關的研究計畫,關注的領域包含:心血管、婦女及兒童健康、糖尿病、腫瘤學、傳染病等。這也是新加坡第一個由私人慈善機構發起的醫學研究基金。 這項醫學研究基金,第一年將心血管、婦女及兒童健康作為首要目標,並以新加坡當地人口面臨的重要問...
生技醫藥
CAR-T
ADC
基因編輯
癌症
腫瘤學
CD47
艾伯維大砍腫瘤學項目!Caribou基因編輯CAR-T療法、Harpoon、中國天境生物合作終止
2023-09-27/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6日,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nniferDoudna共同創辦的CaribouBiosciences透露,艾伯維(AbbVie)已經終止與其共同開發兩種現成型(off-the-shelf)基因編輯CAR-T療法。此項終止並非單一事件,艾伯維近期也陸續放棄兩款早期ADC藥物,以及與Harpoon、中國天境生物等公司的合作協議。艾伯維與Caribou的合作始於2021年,當時艾伯維支付4000...
生技醫藥
癌症治療
免疫腫瘤學
頭頸癌
陳泓愷
楊慕華
陽明交大
轉譯醫學
Pilatus
安立璽榮、陽明交大頭頸癌融合蛋白新藥 登《Cell Reports Medicine》
2023-09-27/
記者 吳培安
近日,陽明交大宣布,陽明交大先進治療研發中心與免疫新藥公司安立璽榮合作、開發頭頸癌之巨噬細胞靶向抗體與介白素融合蛋白新藥,已在動物實驗中展現縮小腫瘤的成果,於8月刊登於《CellReportsMedicine》;此外,安立璽榮也在日前(11日)宣布,其開發的白斑症(Vitiligo)候選新藥EI-001,已獲准於中國展開臨床試驗。 在此次合作中,陽明交大先進治療研發中心利用安立璽榮的雙功能抗體開發...
生技醫藥
AI
人工智慧
心臟病
諾和諾德攜Flagship AI藥新創Valo Health 27億美元攻心臟病治療
2023-09-26/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5日,諾和諾德(NovoNordisk)與旗艦級生技創投FlagshipPioneering育成的子公司ValoHealth,達成6000萬美元預付款、總價值27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將藉由ValoHealth擁有的大型人體資料庫與人工智慧(AI)平台開發心臟病藥物。諾和諾德可獲得Valo使用其AI藥物開發平台「OpalComputationalPlatform」,所開發的3個心血管疾病臨床...
生技醫藥
併購
收購
2023年
2023年生技製藥併購交易激增!腫瘤學、免疫學居冠 糖尿病/減重、罕病夯
2023-09-26/
記者 劉馨香
過去一年,全球經濟面臨高利率、通貨膨脹、擔心景氣衰退即將到來等多項挑戰,但2023年上半年顯示出了一些復甦的跡象。近(21)日,醫藥資訊調查公司PharmaCompass指出,製藥和生物技術的高額併購(M&As)交易激增,2023年上半年併購交易總額達到812億美元,截至2023年9月15日,併購交易總額為942億美元,已超過2022年全年的896億美元。今年的交易趨勢也有所變化,尤其是在...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臺灣細胞治療20年,走了多遠?臨床試驗現況盤點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巫芝岳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劉馨香
實習記者 黃珮嫻
實習記者 張綺玲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製藥業數位轉型勢在必行!7成公司目標2030年完成工業自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