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中心啟動南部辦公室、市場首見潛力新藥授權國內大廠  

2025-03-25 / 記者 吳培安
今(25)日,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宣布將於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設立「生技中心南部辦公室」,深化與南臺灣生技產業的鏈結,與北部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台北生技園區以及竹北生技園區成功經驗相互串連。 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表示,南部辦公室的設立不只是將技術帶到南部,更要將產業發展能力與在地資源深度整合,共同打造台灣生技產業的新引擎,特別是整合人工智慧(AI)及運算力,加上生技產業與臺灣優...

泰合生技抗血栓口溶膜新劑型新藥 樞紐試驗結果達標Q3申請NDA

2025-02-18 / 記者 李林璦
昨(17)日,泰合生技(6467)宣布,其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505(b)(2)新劑型新藥,在美國的樞紐試驗(PivotalStudy)初步試驗數據分析結果成功達標。TAH3311與美國及歐洲原廠Apixaban錠劑(Eliquis®)相比達生體相等性(BE),正式臨床試驗報告預計於今(2025)年第二季完成,並於第三季向美國及歐洲提出新藥查驗登記(NDA)申請,同步洽談授權夥伴。 ...

艾伯維16億美元攜手Neomorph開發分子膠新藥  

2025-01-24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3日,繼去(2024)年與百健(Biogen)、諾和諾德(NovoNordisk)達成合作之後,致力於分子膠降解新藥開發的生技新創Neomorph,又宣布與艾伯維(AbbVie)達成16億美元的分子膠平台新藥開發合作。 艾伯維將會支付一筆未揭露金額的預付款,計入選擇費用(optionfees)、里程碑金等高達16.4億美元費用,以及額外的權利金(royalties)。艾伯維小分子療法暨平...

奈威生技三技術平台 解決難治癌症及抗藥性癌症

2025-01-22 / 環球生技
奈威生技成立後不斷努力,幾年間陸續拿下[竹科之星]、[創業之星]、[經濟部SBIR補助]、[國家新創獎]、[國家新創精進獎]等榮譽。帶領新藥開發的策略及方向,為了解決難治癌症及抗藥性癌症的問題,建立了三項技術平台,分別為:(1)HTPVAC(High-ThroughPutVituralActualCombine)新藥篩選平台技術;(2)三種奈米藥物遞送系統平台技術(NanoExpressTM,Na...

3分鐘了解臺灣自研糖尿病新藥DBPR108前世今生  

2025-01-16 / 記者 吳培安
2025年伊始,臺灣新藥研發便傳捷報,健亞(4130)宣布糖尿病新藥DBPR108正式取得中國藥監局(NMPA)批准上市。事實上,DBPR108最早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自主研發,在政府大型計畫經費支持,加上本土藥廠組成的產業聯盟、技轉予中國石藥集團之下,歷經12年的努力共同完成。這不僅代表著臺灣自主新藥研發能量再下一城,更是國衛院在新藥研發的重大里程碑。 昨(15)日,國衛院也刊登專...

艾伯維、中國信誠在明簽10.5億美元合作 開發三特異性抗體藥  

2025-01-14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3日,艾伯維(AbbVie)宣布與中國信誠在明(SimcereZaiming)達成合作,共同開發三特異性抗體候選藥物SIM0500。雖未公佈預付款金額,但加上潛在里程碑金後,此交易價值高達10.5億美元。 SIM0500以GPRC5D、BCMA、CD3為靶點,目前正在美國、中國進行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一期試驗。 艾伯維一直在T細胞連接體(T-cellengager)上展現興趣。去(2024...

生技中心、臺中榮總簽MOU 推藥物開發、臨床試驗、商務合作

2024-12-25 / 記者 吳培安
今(25)日,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宣布與臺中榮總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未來將共同啟動多項合作專案,包括新藥臨床試驗平台建置、智慧醫療技術轉化、以及生技創新產品的驗證與加速開發計畫。 此次簽署的MOU在藥物開發研究項目合作上,涵蓋了:腫瘤與免疫腫瘤藥物的研發、纖維化疾病新藥及相關生物標記、人工智慧(AI)輔助生物資訊與藥物研發技術、細胞治療(例如CAR-T療法)的應用,以及藥物代謝動力學...

泰合生技年底重登興櫃!抗血栓口溶膜劑型新藥啟美臨床三期  

2024-12-25 / 記者 吳培安
今(25)日,泰合生技(6467)與元大證券共同舉辦興櫃前法人說明會,宣布將於12月30日重新登錄興櫃,認購參考價為56元。泰合生技董事長兼執行長李世仁也透露,泰合旗下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已在美國啟動臨床三期試驗,預估明(2025)年第一季完成後,準備申請美國及歐洲藥證,預估2026年第四季將有機會取證。 泰合生技成立2010年,專注於利基型藥物市場,以自行開發的跨膜遞送系統(TDS)藥...

訊聯細胞智藥12/12登錄興櫃 攻外泌體、AI智慧研發  

2024-12-03 / 記者 吳培安
今(3)日,訊聯集團宣布旗下致力於外泌體及AI智慧研發的訊聯細胞智藥(7808),預計在12月12日登錄興櫃,這也是訊聯集團旗下第三家掛牌上櫃的子公司。 訊聯細胞智藥董事長蔡政憲表示,訊聯以製藥規格製備外泌體,服務範疇擴及多元產業、橫跨六大洲。今年第一季(Q1)推動「ExosomeFoundry」新商模,領域涵蓋醫美、整型外科、皮膚科、婦產科、中醫、獸醫等,至今已吸引近400家業者投入合作,約20...

全面基因體、生物標誌分析 開啟個人化精準醫學時代!

2024-07-26 / 記者 李林璦
今(26)日,2024BIO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邁入第三日,Session12以「基因體與精準醫療在疾病領域的發展」為議題,邀請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李岡遠、日本國立生物醫學健康營養研究所總監片桐豊雅(ToyomasaKatagiri)、Illumina全球醫療與科學部門(Medical&ScientificAffairs)資深總監JohnJiang、倫敦帝國學院教授Kazuhi...

崔景榮、仲伯禹、張幼翔解析 創新藥從實驗室走向生產商化路程

2024-07-26 / 記者 李林璦
昨(25)日,2024BIO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的第二日中,Session10以「轉譯醫學:從實驗室走到商業化的創新旅程」為議題,邀請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BlossomHillTherapeutics執行長崔景榮(JingrongJeanCui)、泰勵生物(TyligandBioscience)共同創辦人暨總裁仲伯禹(BoyuZhong)、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執行長張幼翔,分...

助攻精準醫療! 國衛院、陽明交大、中醫大6團隊 挾AI、磁電刺激、類器官技術亮相

2024-04-16 / 記者 巫芝岳
今(16)日,由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舉辦的「2024生技研發成果媒合會」中,共有12組學研團隊發表研發成果,其中6組團隊聚焦於精準精準檢測/治療領域,分別運用AI、磁電刺激、類器官培養等技術,開發出多項精準醫療工具。陽明交大陳右穎、王經富:建立AI醫學影像穩定性檢驗平台盼成未來法規參考陽明交大生醫工程學系/醫學工程研發中心王經富博士。(攝影/張哲瑋)陽明交大生醫工程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