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合生技抗血栓口溶膜新劑型新藥 樞紐試驗結果達標Q3申請NDA

2025-02-18 / 記者 李林璦
昨(17)日,泰合生技(6467)宣布,其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505(b)(2)新劑型新藥,在美國的樞紐試驗(PivotalStudy)初步試驗數據分析結果成功達標。TAH3311與美國及歐洲原廠Apixaban錠劑(Eliquis®)相比達生體相等性(BE),正式臨床試驗報告預計於今(2025)年第二季完成,並於第三季向美國及歐洲提出新藥查驗登記(NDA)申請,同步洽談授權夥伴。 ...

國研院動物中心血栓晶片 獲CES 2025創新獎  

2025-01-07 / 記者 吳培安
今(7)日,國研院動物中心開發的「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於美國時間5日登場的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中,獲得CES2025創新獎。動物中心表示,此系統利用人類血管細胞及血液,於體外模擬血栓形成建構局部血栓模型,可用於藥物功效及劑量之確認,進而增加藥物探索成功率,同時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 動物中心表示,此系統是由國研院動物中心秦咸靜主任、潘涵琦副研究員、臺灣大應力所吳光鐘特聘教授、...

泰合生技年底重登興櫃!抗血栓口溶膜劑型新藥啟美臨床三期  

2024-12-25 / 記者 吳培安
今(25)日,泰合生技(6467)與元大證券共同舉辦興櫃前法人說明會,宣布將於12月30日重新登錄興櫃,認購參考價為56元。泰合生技董事長兼執行長李世仁也透露,泰合旗下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已在美國啟動臨床三期試驗,預估明(2025)年第一季完成後,準備申請美國及歐洲藥證,預估2026年第四季將有機會取證。 泰合生技成立2010年,專注於利基型藥物市場,以自行開發的跨膜遞送系統(TDS)藥...

國衛院發現關鍵因子!有望降低新冠血栓炎症、急性後遺症

2023-07-17 / 實習記者 黃珮嫻
近日,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謝世良特聘研究員研究團隊,探討新冠病毒誘發血栓炎症的確切分子機制。並在動物實驗中證實重組CLEC2蛋白(CLEC2.Fc)能減少小鼠血栓炎症(Thromboinflammation),有望應用於新冠確診者的治療。此研究成果於今(2023)年5月發表在國際期刊《EMBOMolecularMedicine》。 研究結果發現,脾臟酪氨酸激酶(Spleentyrosin...

Penumbra智慧血栓清除微創醫材再獲FDA批准 快速解決堅硬血塊

2023-06-02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日,Penumbra宣布其新款機械式動脈取血栓術(arterialthrombectomy)系統LightningBolt7,已於3月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並上市。該系統以內建微處理器搭載智慧演算法,加強了快速清除大型血栓的能力,同時將出血降到最低,可用於解決急性肢體缺血(ALI)、內臟栓塞等危險的血栓問題。此款LightningBolt7為Penumbra機械式取栓系統I...

《JAHA》新生物標誌物suPAR 辨別新冠肺炎血栓高風險者

2022-08-16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4日,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研究指出,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其血中源自於免疫細胞的可溶性尿激酶纖溶酶原激活酶受體(soluble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suPAR)蛋白質的濃度會高出3~5倍,且與靜脈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肺栓塞、腎損傷、呼吸衰...

《Nature》子刊:免疫系統基因差異 決定新冠血栓風險!

2022-06-01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30日,瑞典的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University)與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的研究發現,先天免疫系統中的的甘露糖結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lectin,MBL)基因型,是影響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是否發生血栓併發症和肺栓塞的關鍵。該研究發表於《NatureImmunology》。 新冠患者發生血栓的風險顯著增加,但...

《NEJM》BMS/楊森新口服抗凝血藥milvexian副作用小 有效預防靜脈血栓

2021-11-16 / 記者 劉馨香
近(15)日,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領導一項全球臨床二期試驗,證實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和楊森製藥(JanssenPharmaceuticals)開發中的口服XIa凝血因子抑制劑milvexian,能在副作用最小的情況下,安全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該研究發表於《NEJM》和2021年美國心臟協會(AHA)科學會議上。 Mi...

《JCI Insight》 抗NETs自體抗體導致新冠血栓和炎症風暴!?

2021-07-20 / 記者 劉端雅
近日,密西根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發現另一種功能性的自體抗體(autoantibody),其導致疾病的發展和誘發血栓和炎症風暴(firestorm)。該研究發表在《JCIInsight》。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COVID-19模擬了系統性自體免疫性疾病多方面,包括釋放大量過度活化的免疫細胞,其會產生嗜中性白血球胞外網狀結構(neutrophilextracellulartraps,...

《Nature》: 疫苗血栓副作用有解了!加拿大揭腺病毒新冠疫苗引發血栓機制

2021-07-08 / 記者 劉端雅
美國時間7日,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一項研究,揭開接種腺病毒載體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例如阿斯特捷利康和嬌生)後,會引發一種罕見但有時會致命的血栓反應,其稱為疫苗誘導的免疫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vaccine-inducedimmune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a,VITT)的機制。研究發現血栓與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factor...

指標醫院梅奧診所 AI分析: 三種新冠疫苗接種與血栓無直接關聯

2021-06-20 / 記者 劉端雅
美國時間16日,梅奧診所(MayoClinic)和人工智慧(AI)醫療公司Nference的一項新研究指出,輝瑞(Pfizer)/BioNTech、Moderna和嬌生(J&J)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與腦部靜脈竇血栓(CVST)形成之間並無關聯。該研究發表在《JournalofStroke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Nference利用其人工智慧軟體...

《NEJM》抗凝血藥+高劑量免疫球蛋白療法 救疫苗血栓

2021-06-10 / 記者 劉馨香
昨(9)日,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血小板免疫學實驗室發表於《NEJM》的研究,推薦以「抗凝血藥物搭配高劑量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來治療新冠疫苗引發的血栓副作用。研究證實透過高劑量IVIG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成功治療三個人。「疫苗誘導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VITT)」的致病機制為,患者產生辨認血小板因子4(plateletfactor4,PF4)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