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國際專訪
國際專訪
ACTO
下坂皓洋
外泌體
ACTO主席下坂皓洋: 「臺灣外泌體監管與安全、有效回報系統 刻不容緩!」
2024-10-10/
記者 王柏豪
近一、兩年臺灣外泌體發展蓬勃,各類產品已經充斥坊間,醫療診所、甚至公司內招攬及為民眾施打泌體也非傳聞,由於外泌體醫療使用尚未有規範,究竟如何辦別可靠的外泌體來源?又如何保障病患及消費者的安全?本刊特別專訪亞洲細胞療法組織(AsianCellularTherapyOrganization,ACTO)主席下坂皓洋(AkihiroShimosaka)博士,他畢生鑽研細胞免疫學,是最早研發生長因子如EPO...
國際專訪
產業
副總裁Yariv Hefez 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
2024-08-26/
記者 李林璦
歷史長達356年的默克集團(MerckKGaA),百年來貫徹「將創新帶到全球!」信念,本刊特別獨家專訪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全球腫瘤醫學事業部資深副總裁及負責人YarivHefez,從癌症藥物的開發策略、下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研發方向、合作夥伴的選擇,到人工智慧(AI)如何加速藥物開發、患者遠距照護,一窺跨國大藥廠的藍圖與願景。撰文/李林璦「將創新帶到全球!」這是1668年創辦,歷史至今已達3...
國際專訪
傳染病
mRNA疫苗
原型病原體
莫德納傳染病科學長Andrea Carfi:三策略加速疫苗百日內開發
2023-11-23/
記者 彭梓涵
新冠疫情已逐漸朝向流感化,不過,近期全球備災監測委員會(GPMB)公布的「2023世界防備狀況報告」,指出全球對流行病和其他疾病爆發的準備工作仍然不足。本刊日前也專訪莫德納(Moderna)傳染病研究部門科學長AndreaCarfi,分享莫德納在建立預防流行病的mRNA庫的經驗與挑戰。 面對下一次大流行藥物與疫苗仍是解方 AndreaCarfi表示,新冠肺炎對人類來說是很大的威脅,原因是這種感染為...
國際專訪
mRNA療法
丙酸血症
罕見代謝疾病
蛋白質替代療法
moderna
mRNA
莫德納罕病科學長Paolo Martini剖析mRNA療法罕病開發三大優勢
2023-10-26/
記者 彭梓涵
新冠疫情促使mRNA疫苗取得成功,而mRNA療法的下一步會走何方?今年6月,莫德納(Moderna)執行長StéphaneBancel宣布,Moderna將成為一家罕見疾病療法公司,而mRNA能為罕見疾病帶來什麼曙光?本刊也特別專訪受邀來台演講的莫德納罕見疾病部門科學長PaoloMartini,分享mRNA療法在罕見疾病療法開發上的優勢與策略。 mRNA平台:標準化流程快速設計整套療...
國際專訪
高橋淳
CiRA
iPS
細胞治療
帕金森氏症
腦梗塞中風
神經再生
日本CiRA所長高橋淳現身臺灣 曝帕金森氏症、腦中風iPS細胞療法最新成果
2023-09-19/
記者 吳培安
今(19)日,日本再生醫學領導人物、京都大學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CenterforiPSCellandApplication,CiRA)所長——高橋淳(JunTakahashi)現身臺灣,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分享他的最新iPS細胞神經應用研究成果。現場也聚集了致力於再生醫學的醫師、學者與研究人員,台灣細胞醫療協會榮譽主席陳耀昌、生技中心(DCB)董事長涂醒哲亦到場...
國際專訪
2023BIOAsia-Taiwan
盧毓琳
轉化醫學
香港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主席盧毓琳:打造台港轉化醫學合作價值鏈平台
2023-07-27/
記者 王柏豪
今(27日),暌違近四年,在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主席盧毓琳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共同號召下,今年擴大籌組了「台灣生物科技與醫療健康產業考察團」,近20位香港產官學界人士出席了2023亞洲生醫大會,這是三年疫情封關後,第一次生物醫藥產業的台港深度交留。代表團團長盧毓琳接受本刊專訪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努力建設香港成為具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及重大的發展機遇。其中,特別瞄準生命健康產...
國際專訪
產業
鈴木淳
「加擾酶」發現者鈴木淳 臺日學研創新火花
2023-05-24/
記者 吳培安
日本京都大學iCeMS現任副所長鈴木淳教授,在尊崇輩份的學術界裡,不僅在40歲就當上最年輕的副所長,他在細胞膜「加擾酶」的先驅研究成果,以及在「無偏差篩選」方法學上的創新,使他被視為日本基礎醫學研究的明日之星。現在,他還擔任iCeMS臺灣辦公室主任,扮演臺日生醫研究合作的重要推手。撰文/吳培安「臺日友好」不只反應在旅遊熱度,臺灣和日本之間的生醫研究合作與交流,也越來越頻繁…&hell...
國際專訪
產業
iPS細胞
專訪京大CiRA:連袂陽明交大 迎擊iPS細胞臨床應用五大挑戰
2022-05-20/
記者 吳培安
今年1月,陽明交大宣布與日本京都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成立的iPS細胞研究所(CiRA)簽訂合作協議,將以半導體晶片創新平台為基礎,共同研發iPS細胞的自動化3D製備技術。本刊獨家專訪CiRA研發中心長塚原正義、副中心長吉田信介,說明CiRA所設定的iPS臨床應用五大挑戰,以及陽明交大的跨領域研發成果如何贏得CiRA信賴,共創臺、日再生醫學的多贏局面。撰文/吳培安、劉馨香 攝影/劉馨香200...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盧毓琳
盧毓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調整醫藥行業佈局重塑觀念
2020-04-30/
記者 王柏豪
被譽為「香港生物科技之父」的盧毓琳教授,現任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主席、「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主席。榮獲2019年度伯里克利國際獎,是該獎項自1986年創立以來,獲頒的第二位亞洲人。早年他曾任美商PerkinElmer(珀金埃爾默)生物科技上市企業的亞太區總裁,曾獲得2008年「世界傑出華人獎」及2007年中華「十大財智人物」稱號。更早於1990年代開始出任香港政府公職,曾任香港工...
國際專訪
產業
高橋政代
高橋政代創業Vision Care刷亮新「視界」
2020-01-15/
記者 彭梓涵
2019年8月,全球首個以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治療黃斑部病變而享譽世界的學者高橋政代,從理化學研究所退休,加入2017年才成立的新創公司VisionCare,專注眼部疾病的再生醫療開發與商業化。2019年底,高橋又帶領VisionCare提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的臨床試驗申請,再次刷新iPSC治療一次新創舉。2019年12月6日,東京掛牌細胞治療公...
國際專訪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盧毓琳
香港生物科技之父
生物科技的大時代
大灣區政策
「香港生物科技之父」盧毓琳:香港,是兩岸三地生技資源整合最好的合作夥伴!
2018-11-15/
記者 王柏豪
盧毓琳被稱為「香港生物科技之父」。早年曾任美商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的亞太區總裁,曾獲得2008年「世界傑出華人獎」及2007年中華「十大財智人物」稱號。早於1990年代開始出任香港政府公職,曾任工業署的生物科技聯會主席,領導香港生技業,更提攜不少香港知名企業和科學家,因此,業界都尊稱他為「師傅」。已近70歲的盧毓琳,現在不僅是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主席,極具凝聚力,被...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影音】默克Yariv Hefez博士: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福寶科技巫震華 引領MIT外骨骼機器人闖天涯
生技推動單一窗口 匍匐在創造突破的路上……
ACTO主席下坂皓洋: 「臺灣外泌體監管與安全、有效回報系統 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