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迦、三顧、日生共築臺灣再生醫療生態系 iPS心肌層片首次現場曝光
2022-12-01 / 記者 吳培安
今(1)日,樂迦再生科技於「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中,攜手三顧生醫、日生細胞生技等關係企業共同參展,並於首日活動中介紹由樂迦再生打造的CDMO細胞產品,以及人類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衍生細胞層片技術進展,此外還在會中首度實體展示由iPS細胞分化而成的心肌層片,在顯微鏡下跳動的畫面相當吸睛。 活動首日,三顧副董事長陳宗基於致詞中,引述日本再生醫療權威、首位以心肌層片成功治療心臟衰竭病患的澤芳...
加速新藥開發的必備技術:高內涵平台如何幫助iPSC篩藥、器官晶片開發?
2022-11-22 / 環球生技
今(22)日,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攜手香港分子儀器(MolecularDevices),共同於園區內舉辦「台灣高內涵第11屆使用者研討會」,邀請多位生醫產學界專家分享應用高內涵技術平台(highcontentplatform)完成的先進研究實例,凸顯無論是細胞學、器官晶片、藥物篩選系統的數據整合應用,高內涵分析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大數據分析工具。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沈家寧執行長...
默沙東、賽諾菲大廠搶進!盤點國際NK細胞治療合作 CAR-NK、iPS-NK、CRISPR-NK成焦點
2022-11-07 / 記者 吳培安
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作為一種治療性細胞,進入臨床實驗已有十餘年。雖然進展較為緩慢,也有著特異性較不足、體內存活率較低等挑戰,但就連「CAR-T之父」賓州大學細胞免疫療法中心主任CarlJune也認為,NK細胞與T細胞的組合有助於幫助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 雖然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獲得批准的NK細胞療法,市場卻依然蓬勃發展。據今年4月《ResearchAndMarkets》市場研究報告,將在全球臨床試...
《Nature》:史丹佛iPS成功培養「人鼠混合腦」 助神經精神新藥開發
2022-10-14 / 記者 吳培安
今年9月,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在《Nature》上發表最新成果,他們將人類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培養成的神經類器官,植入新生大鼠(rat)尚未發育完全時的腦部,成功培養出有著人類和大鼠大腦混合體(human-ratbrainhybrid)的活體大鼠,期望應用在自閉症(autism)、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研究,甚至有望成為開發神經精神疾病新療法的轉捩點。 此研究的共同...
不須子宮、精卵!《Cell》首見全人工合成鼠胚胎模型
2022-08-06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InstituteofScience)僅透過在培養皿培養幹細胞,在沒有子宮、卵子、精子的情況下培養出小鼠的人工合成胚胎模型(syntheticembryomodels),將成為利用幹細胞培養發育成用於移植的組織或器官的一大里程碑。這項研究也是首次成功在子宮外培育出全人工合成的小鼠胚胎。該研究發表於《Cell》。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分子遺傳學系教授、...
Sana低免疫原性iPS衍生細胞移植療法 靈長類試驗告捷、股價漲13%
2022-06-2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7日,初登那斯達克(Nasdaq)即以60億美元創下臨床前生技IPO新紀錄、致力於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細胞)再生醫療的SanaBiotechnology,在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ISSCR)會議上發表最新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研究積極成果,消息一出,其股價大漲13%來到每股4.78美元。 研究結果顯示,經過Sana低免疫原性(hypoimmune)基因工程的多種...
日研究:iPS衍生軟骨細胞植入物 有望治療椎間盤退化?!
2022-04-20 / 記者 吳培安
今年3月,日本大阪大學、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CiRA)等再生醫學研究團隊,新發表一項利用人類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細胞)衍生的軟骨組織工程植入物,在動物模型中證實可改善椎間盤退化導致的功能喪失,有望成為椎間盤退化的潛力療法。這項研究發表在《Biomaterials》。 椎間盤退化是下背痛的常見成因之一,且可能進一步惡化為脊椎側彎(spinaldeformity),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椎間盤...
日iPS眼部早期臨床再傳捷報 角膜移植追蹤一年視力改善、無排斥、未致癌
2022-04-12 / 記者 吳培安
日本再生醫學研究臨床再告捷報!大阪大學眼科教授西田幸二(KojiNishida)於近(7)日宣布,在全球首項人體試驗(first-in-human)中,完成了將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細胞)衍生的角膜組織,移植到4位因眼輪部幹細胞缺損(limbalstemcelldeficiency)而近乎全盲的患者,並證明安全性及初步功效,預計2023年展開進一步臨床試驗。 研究團隊利用儲存於京都大學的異體i...
陽明交大、諾獎得主山中伸彌CiRA基金會 發展自動化iPS幹細胞製程
2022-01-26 / 記者 吳培安
今(26)日,陽明交通大學宣布,繼前(2020)年與京都大學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ShinyaYamanaka)成立的iPS細胞研究所(CiRA)簽訂合作備忘錄後,日前再與山中伸彌及其CiRA基金會簽訂研發合作協議,京都大學CiRA基金會將與陽明交大共同研發iPS細胞的次世代自動化3D製備技術,並將符合國際標準PIC/SGMP規範的細胞工廠引入臺灣。陽明交大表示,京都大學CiRA基金會將在今(...
30億美元投資、延攬3位諾獎得主!跨國抗老化新創Altos Labs宣布啟動
2022-01-2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9日,獲得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Bezos)、俄羅斯知名科學家創投人YuriMilner等人投資30億美元的抗老化新創公司AltosLabs,宣布將以修復細胞健康和韌性,以逆轉疾病、損傷及失能為目標,並公開其延攬的多名產學人物重量級陣容,包含3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 Altos延攬了3位諾貝爾獎得主,包括共同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的Jennife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