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雜誌訂閱
  •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回首頁
  • 產業情報
    • 產業情報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投資雷達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產業名錄
    • 生醫公司資料庫
  • 生技名人錄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生醫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報導
    • 影音報導台首頁

    • 生技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產業活動
  • 環球生技
    • 雜誌
    • 書坊
  1. 文章查詢
  2. 標籤:精神疾病
鼻噴劑 社交焦慮症 精神疾病 VistaGen

VistaGen焦慮症鼻噴藥獲FDA判無濫用風險 盼2023提藥證申請

近(5)日,開發精神疾病鼻噴藥物的加州公司VistaGenTherapeutics宣布,其針對社交焦慮症(SAD)鼻噴藥物的兩項臨床三期試驗,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知,不需進行額外研究證實其藥物濫用風險。VistaGen估計,若順利將能在2023年底提交批准申請;並有望成為FDA批准的首款社交焦慮症急性藥物。根據FDA回覆,該鼻噴藥物PH94B目前的臨床與臨床前數據,都顯示其不會有被濫用...
思覺失調症 躁鬱症 精神疾病 人工智慧

AI開發藥物有成!FDA批准BioXcel舌下溶片助躁鬱症、思覺失調患者控制激動  

美國時間6日,致力於人工智慧(AI)開發藥物的BioXcelTherapeutics宣布,其開發的舌下溶片藥物Igalmi(dexmedetomidinne)已獲得FDA批准,用於急性治療第一或第二型躁鬱症(bipolarIorIIdisorder)及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激動發作(agitationepisode),並可在遵循醫囑下自行使用,預計在今年第二季於美國上市。 Ig...
遠距醫療 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 遠距健康

遠距抗「鬱」受矚! 軟銀斥3億美元投心理健康新創Cerebral、奧運選手任發言人

美國時間8日,加州數位心理健康新創公司Cerebral宣布完成了最新一輪3億美元募資,由軟銀集團(SoftBand)的VisionFund2基金領投,讓成立不到2年的Cerebral,市值已達到48億美元。Cerebral於2020年1月成立,受益於新冠疫情以來的遠距醫療投資熱潮,目前已籌集4.62億美元資金。除了軟銀外,Cerebral執行長KyleRobertson表示,其他投資者還包括Pry...
躁鬱症 GWAS 精神疾病

《Nature》子刊:GWAS分析4萬例躁鬱症病人基因 揪15項潛在藥物標靶

美國時間17日,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的研究團隊,透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針對超過4萬個躁鬱症患者的基因進行分析,為迄今最大規模的躁鬱症基因研究,並找出15個與疾病緊密相關、有望成為治療標靶的基因。該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Genetics》中發表。研究團隊將一共41,917例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障礙症)病例,與37...
思覺失調症 精神疾病

免日服有望?! Lyndra思覺失調口服藥一周一次 下半年臨床三期

專注於長效型口服藥物的新創公司LyndraTherapeutics,於美國時間18日舉辦的國際思覺失調症研究學會大會中宣布,其開發中的每週一次服用、理思必妥(risperidone)長效型藥丸LYN-005,在臨床二期試驗中,展現能在患者體內提供持續性的治療濃度,且減少峰值的藥物暴露。Lyndra表示,接下來將會與FDA召開會議,樞紐性試驗則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啟動。 該臨床二期試驗,招募了34名確診...
神經科學 精神疾病

《Science》科學家首次量化「幻覺」 揭精神病患「幻聽」機制!

近(2)日,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項能在人與小鼠身上量化「幻覺」的實驗方法,並可進一步模擬人類精神疾病的主觀經驗,突破過去在實驗動物中,難以對幻覺進行研究的限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幻覺」產生的主因,是腦中多巴胺分泌過多。然而,由於過去幻覺無法在實驗動物體內進行量化研究,科學家一直未能解...
益生菌 精神疾病

《Nature》子刊:益生菌治憂鬱症?! 巴斯德研究所解分子機制

編譯/巫芝岳近年,腸道微生物與精神疾病間的關聯,是微生物學界熱門探討的領域之一;雖已有不少實驗顯示腸道菌可能影響神經系統,但仍缺乏足夠的分子機制證據。近日,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Pasteur)的科學家宣布解開其中一項機制,且證實若補充缺乏的乳酸菌種,可改善小鼠的憂鬱行為。該論文11日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巴斯德研究所的團隊使用了「慢性不可預測的輕度壓力...
精神疾病 恐懼 焦慮

美團隊首次發現調節恐懼、焦慮神經元群 有助精神疾病療法開發

編譯/彭梓涵近日,北卡羅大學(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團隊的研究發現,在中樞神經中調控記憶與情緒的重要區域--紋狀體終床核(BNST)區中的神經傳遞基因pronociceptin(Pnoc),會編碼調節情緒恐懼與焦慮。團隊認為BNSTPnoc神經元群未來有潛力做為焦慮治療或其他喚起反應(arousalresponses)異常的標靶。該研究已發表在《CellReports...
封面故事 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

新藥?科技?全球針對精神疾病的多元治療方案

2016年的「小燈泡事件」、去年7月的臺鐵殺警案,至近日「馬大女學生遭擄殺」,案情再次受到社會大眾關注,兇嫌其犯罪心理也被探討。近半年,臺灣許多醫院精神科/身心科門診量,在疫情稍緩和後出現暴增,與多數門診因害怕疫情而減少進醫院的情形,形成強烈對比。2018年精神疾病患者門診、住院合計總人口,多達近273萬人,超過臺灣總人口的10分之1。層出不窮的社會案件與新冠疫情的突襲,我國對精神疾病照護的關切重...
封面故事 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

新藥?科技?創新防「鬱」新解方(二)全球針對精神疾病的多元治療方案

臺灣精神疾病患者達273萬人,超過總人口十分之一,已僅次心血管、癌症,成為第三大生命整體失能負擔疾病。多元心理健康照護與新創科技應用,臺灣很缺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橫掃全球,「防疫」的同時,「防鬱」成為各國在疫情下浮現的新問題。近半年,臺灣許多醫院精神科/身心科門診量,在疫情稍緩和後出現暴增,與多數門診因害怕疫情而減少進醫院的情形,形成強烈對比。2016年的「小燈泡...
封面故事 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 數位醫療 新銳公司

鳴醫創FarHugs 最暖心遠距抱抱平台

鳴醫股份有限公司(MEDIOT)於2017年4月成立,打造了臺灣第一個共享式健康通訊平台,提供通訊心理診療服務──FarHugs遠距抱抱平台,將心理醫療資源分級式的以衛教、諮詢、診療三種模式導入民眾的生活中,成為民眾的「口袋醫療」,不僅讓醫療院所的醫病關係延伸,也建立民眾對於數位與醫療結合的習慣與認知。撰文、攝影/李林璦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已明顯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衝擊,米蘭聖拉斐...
封面故事 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 數位醫療 思覺失調症 新銳公司

仁寶加持宏智生醫 AI憂鬱症腦波輔助診斷系統明年上市

由仁寶電腦砸數千萬投資的宏智生醫科技於2019年3月成立,以腦波訊號處理及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技術為核心,開發出憂鬱症腦波輔助診斷核心演算法,準確率超過80%。其自主開發的腦波儀,更是全臺首個獲國際醫療安規認證,且預計今年12月可拿到TFDA二類醫材認證,正式成為心理健康篩檢及臨床上的AI助手。撰文、攝影/李林璦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9年憂鬱症罹患人口就超過26億,每年有80萬人死於自殺...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2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助攻20載 引領臺灣生技「會」起飛!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 輝瑞公司mRNA疫苗製造過程首次揭秘
  • 英研發新冠鼻噴劑新加坡上市 48小時抑制感染
  • 鼻噴「一氧化氮」兩天內殺99%病毒! 印度、加拿大共同研發新冠藥 獲印度藥證
  •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 高端新冠疫苗巴拉圭三期試驗最新進度:無重大副作用、明年5月分析結果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閣樓播 2.0】看臉時代! 盤點臺灣顏值科技有哪些!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資料庫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1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