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蠅如何挑爛水果? 多功能神經元同時感受味覺與質地

2025-02-03 / 記者 李林璦
1月30日,瑞士佛萊堡大學(UniversitédeFribourg)研究人員在果蠅研究中發現,感覺神經具有多功能,不僅可感受到甜味、酸味、鹽味、二氧化碳,還可以感受到食物的質地,幫助果蠅幼蟲選擇不太軟又不太硬的腐爛水果。該研究發表於《PLoSBiology》。 研究人員透過果蠅的幼蟲進行研究,首先讓正常的幼蟲自由選擇較軟或較硬的瓊脂糖(agarose)作為食物,結果發現,幼蟲非常挑...

壓力讓我們無法感受快樂?《Nature》揭大腦結構差異

2024-12-11 /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4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發現,大腦有一種壓力復原力機制,然而當此機制失靈,會導致動物難以感受快樂。研究團隊進一步進行動物實驗探索大腦神經動態,解釋了每個人對創傷壓力反應不同的原因。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超過70%的重度憂鬱症患者會出現失樂症(anhedonia)。失樂症指無法體驗快樂或愉悅,患者可能對曾經喜愛的事物感到麻木或興趣減退。此症狀在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症及其他神...

哈佛、西班牙研究:細胞也會學習?數學模型解碼細胞「語言」

2024-12-03 /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11月19日,西班牙基因體調控中心(CRG)與美國哈佛醫學院合作,利用數學模型證明單細胞生物,如纖毛蟲和變形蟲,甚至人體細胞,也能表現出類似大腦動物的習慣行為。研究者認為單細胞生物的分子結構相對簡單,有助於科學家從生物分子層次理解習慣行為。該研究刊登於《CurrentBiology》。 習慣被認為最基本的學習形式,屬「非關聯性」學習。重複呈現單一刺激,導致反應減弱並趨於穩定。在無脊椎動物和...

有史以來最完整!《Nature》14萬神經元、5千萬突觸 果蠅全腦神經元圖譜誕生

2024-10-03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日,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神經科學研究所,與其結合各地科學家、人工智慧(AI)成立的FlyWire聯盟,建構出「至今最完整的果蠅(Drosophilamelanogaster)大腦圖譜」,包含近14萬個、8,453種類的神經元、超過5450萬個突觸。這也是首次完整建構出特定生物體的大腦圖譜。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率領FlyWire聯盟的是普林斯頓...

BMS斥140億美元收購Karuna 得思覺失調症藥

2023-12-25 / 記者 劉馨香
近(22)日,必治妥施貴寶(BMS)宣布以140億美元收購腦部藥物開發商KarunaTherapeutics,藉此取得其思覺失調症候選藥物KarXT(xanomeline-trospium)。該藥目前正在接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審查中,有望成為50年來第一款在作用機制上真正創新的思覺失調症藥物。此消息使Karuna股價在週五大漲47%。根據合併協議條款,BMS以每股330美元的現金收購Ka...

《Nature》2023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投資熱!神經退化、罕病交易總額達280億美元

2023-12-05 / 記者 劉馨香
近(1)日,《Nature》發表一篇BioPharmaDealmakers調查報導指出,生醫製藥公司對於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的興趣與日遽增,2023年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療法的交易量預計超過2022年。其中,神經退化疾病總額超過150億美元,罕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交易達132億美元。 過去幾十年來,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投資,往往以臨床試驗失敗、公司退出該領域黯然收場。但隨著Aduhelm獲得美國...

陽明交大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 攜亞培開發憂鬱症深腦刺激治療術

2023-11-27 / 記者 劉馨香
今(27)日,陽明交大表示,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陳右穎團隊,以其開發出的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技術,與國際醫材大廠亞培(Abbott)合作證實,深腦電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可以顯著改善動物憂鬱行為。此項研究為憂鬱症的深腦刺激治療提供更多科學證據,有助進一步擬定治療策略,此研究已發布於《NeurobiologyofStress》。 陳右穎團隊將晶片植入大腦多巴胺迴路之伏...

BrainStorm漸凍症細胞療法仍落空 美FDA諮詢委員會17比1反對

2023-09-28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7日,BrainStormCellTherapeutics所開發、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的實驗性細胞療法NurOwn(debamestrocel),遭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諮詢委員會以17比1票強烈反對批准,理由涵蓋療效、安全性和產品製造等問題。這可能成為BrainStorm從2021年多次尋求監管機構批准以來,受到的最後打擊。美國FDA首...

台美研究破解滲透壓感測之謎 揭神經機制控尿液濃淡

2023-04-28 / 記者 劉馨香
近(18)日,美國愛荷華大學醫學院腎臟科教授黃朝榮(Chou-LongHuang)研究團隊與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連正章研究團隊,合作發現感知滲透壓的神經機制,與關鍵的滲透壓感測器WNK1蛋白質,研究發表於《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此研究有助於瞭解中樞神經如何感受體內滲透壓的變化,進而使腎臟調控尿液的濃縮和稀釋,以達到體內水分的衡定性。台灣科技媒體中...

史上最清晰小鼠大腦圖譜!《PNAS》解析度6400萬倍MRI結合層光顯微術 揭詳細神經連結

2023-04-27 / 記者 劉馨香
近(17)日,美國杜克大學(DukeUniversity)領導的研究團隊,結合磁振造影(MRI)技術與層光顯微術(lightsheetmicroscopy,LSM),描繪出史上最清晰的小鼠大腦神經連結圖譜。其改良的新MRI技術,使影像的體素(voxel,體積像素(VolumePixel)的簡稱)達到5微米(µm),比臨床典型的MRI解析度高出6400萬倍。如此清晰的腦部影像可以讓科學家...

迄今最小設備!亞培可充電脊髓刺激器獲美FDA批准

2022-12-20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9日,亞培(Abbott)宣布,其緩解慢性疼痛的新型脊髓刺激系統Eterna,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並在美國上市,該系統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可充電式脊髓刺激植入物,且一年只需要充電5次。亞培神經調節部門副總裁PedroMalha表示,該裝置提供了最長的充電間隔;在標準設置下運作時,使用隨附的無線充電器,Eterna僅需要每月充電一小時,或是一年充電五次、每次三小時。亞培並提供...

慢性疼痛負面情緒致因!陽交北榮揭杏仁核中央區特定神經機制

2022-11-15 / 記者 劉馨香
今(15)日,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與臺北榮總王署君研究團隊發現,慢性肌肉疼痛小鼠模型中,大腦杏仁核中央區(centralamygdala,CeA)一種特定類型的神經細胞過度活化,可能是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相關聯的神經機制。該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慢性疼痛與行為、情緒之間的互相影響,並提供對於疼痛過度敏感的可能治療方向,研究發表於《eLife》。連正章表示,為什麼慢性疼痛往往會引發負面情緒,是一項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