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疾病基因療法現曙光?創新奈米脂質將mRNA送進大腦  

2025-02-19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7日,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種能夠穿越血腦障壁的新型脂質奈米微粒(LNP)系統,能在動物模型及離體細胞模型中,將mRNA安全有效地運送到中樞神經系統,為神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藥物運輸帶來突破。這項研究已發表在《NatureMaterials》。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技術能為一系列疾病的治療帶來希望,例如:阿茲海默...

禮來30億美元擴廠 自動化助糖尿病減肥藥製程;GSK再投近2億美元 聚焦阿茲海默與帕金森

2024-12-06 / 環球生技
《臺灣》新穎生醫3.45億現增到位安富二號躍居最大股東今(6)日,新穎生醫(6810)公告,113年度第二次現金增資案順利完成,本次以每股23元溢價發行新股15,000張,總計募集新台幣3.45億元資金已全數到位,增資基準日為12月6日。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因應DNlite-IVD103在國內外上市銷售的教育宣導、MarketingTrial與經銷通路的布建。 https://reurl.cc/eG...

Lundbeck砸26億美元收購Longboard、獲癲癇臨床三期新藥  

2024-10-15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4日,丹麥藥廠Lundbeck宣布斥資26億美元現金,收購專長神經學及罕見疾病開發的美國藥廠LongboardPharmaceuticals,進而獲得Longboard旗下的潛力候選新藥bexicaserin,該藥以發育及癲癇性腦病變(developmentalandepilepticencephalopathies,DEE)之癲癇為目標適應症,正在進行卓飛症候群(Dravetsyndr...

《Nature》2023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投資熱!神經退化、罕病交易總額達280億美元

2023-12-05 / 記者 劉馨香
近(1)日,《Nature》發表一篇BioPharmaDealmakers調查報導指出,生醫製藥公司對於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的興趣與日遽增,2023年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療法的交易量預計超過2022年。其中,神經退化疾病總額超過150億美元,罕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交易達132億美元。 過去幾十年來,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投資,往往以臨床試驗失敗、公司退出該領域黯然收場。但隨著Aduhelm獲得美國...

諾華10億美元收購siRNA療法開發商DTx Pharma 擴神經疾病產品線

2023-07-18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7日,諾華(Novartis)宣布以5億美元預付款和5億美元里程碑金,總價高達10億美元,收購致力於神經系統疾病的寡核苷酸療法開發商DTxPharma。此一收購為諾華強化神經科學產品線,也擴大其在RNA療法領域的能力。DTxPharma為了克服將RNA藥物輸送到肝臟以外的挑戰,開發出「脂肪酸配體偶聯寡核苷酸」(FattyAcidLigandConjugatedOligoNucleotid...

禮來逾15億美元攜諾獎得主Doudna新創Scribe 開發神經疾病基因編輯療法  

2023-05-18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6日,由諾貝爾獎得主JenniferDoudna共同創辦的ScribeTherapeutics宣布,與跨國大藥廠禮來(EliLilly)子公司Prevail達成策略合作,以神經性疾病和神經肌肉疾病為目標適應症,開發以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為基礎的體內(invivo)基因療法。 這項合作將圍繞在Scribe的X-editing(XE)技術。Scribe表示,該技術衍生其自有的CRISPR...

《Cell》子刊:首個實驗室培養高度成熟神經元!有望解析疾病、實現移植療法

2023-01-17 / 記者 劉馨香
近期,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將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細胞)分化為神經元的培養方法,並成功創造出第一個實驗室培養的高度成熟神經元。該神經元的功能更加成熟,突觸訊號、電活動更強,且分支更多、存活率更高。這項研究使實驗室培養神經元用於移植手術更進一步,在1月12日發表於《CellStemCell》。雖然已有許多科學家將幹細胞分化為神經元,然而,這些神經元更類似於胚胎或出生後早期階段的神經元,...

QIAGEN精準醫療攜Neuron23開發帕金森氏症藥物NGS伴隨式診斷  

2022-09-15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4日,基因定序大廠QIAGEN宣布與專注於神經和免疫疾病精準醫療的早期階段生技公司Neuron23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搭配Neuron23帕金森氏症臨床前候選藥物的次世代定序伴隨式診斷,找出可能因此藥物受惠的患者,同時降低臨床開發的風險。 Neuron23預計開發的候選藥物,是一種針對多白胺酸重複激酶2(leucine-richrepeatkinase2,LRRK2)的腦部穿透抑制劑。...

罕見癲癇藥終問世! Marinus首款新藥獲批 服藥一年癲癇發作降5成

2022-03-22 / 記者 巫芝岳
近(18)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賓州生技公司MarinusPharmaceuticals的罕見癲癇新藥Ztalmy(ganaxolone),該藥物不但是「CDKL5缺乏症」(CDD)這項罕見神經發育障礙,目前獲批的第一項藥物,也是Marinus成立20年來,第一項取證的藥物。該消息雖讓Marinus股價在上週單日最高漲了30%,但外媒表示,由於投資者可能仍對該公司未來營運持懷疑態...

2021年回顧:FDA新批准了哪些療法?出現哪些趨勢?

2022-01-03 / 記者 吳培安
作為全世界指標性藥物法規監管單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2021年共批准了60項新藥及生物製劑。雖然和2020年的61項相比相去不遠,但這一年除了主流的癌症藥物進展,像是再生醫學、神經疾病、罕見疾病的藥物審批,都浮現值得關注的趨勢,更反映各大藥廠間激烈的競爭。 癌症藥物一向是FDA批准新藥的最大宗。2021年的趨勢,是針對特定遺傳特徵(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治療。例如,以MET基因而言,...

《Nature Communications》新型標靶基因療法 助改善神經疾病

2021-07-15 / 實習記者 蕭宇軒
美國時間12日,俄亥俄州立大學(OSU)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標靶基因療法,能夠治療患有遺傳和神經退化疾​​病的兒童。該研究針對L-胺基酸脫羧酵酶(AADC)缺乏症的兒童,具有嚴重的身體和發育障礙。研究已刊登於《NatureCommunications》。 該研究使用病毒載體,使其為基因標靶輸送到7位4到9歲兒童的中腦。在手術治療過程,病毒為良性且具特定DNA編碼,能準確注射至精確的大腦區域。另外,...

禮來13億美元收購 保護神經軸突創新療法新銳Disarm Therapeutics

2020-10-19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5日,禮來(EliLilly)宣布收購神經疾病治療新創公司DisarmTherapeutics,將支付1.35億美元的預付款,未來里程碑金有望高達12億美元,Disarm試圖證明可透過保護軸突來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禮來將目標定在多發性硬化症(MS)、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和周邊神經疾病。Disarm是一家由生物技術風險投資公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