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李崇菱、日本廣島大學跨域研究 指「類人腦器官」5大倫理規範要點  

2024-08-23 / 記者 吳培安
今(23)日,臺北醫學大學宣布,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李崇菱副教授參與日本廣島大學一項跨領域合作研究,針對類人腦器官(brainorganoids)相關生醫研究在未來可能引發的法律及倫理爭論,提出當前應規範及保障的五大分類,包括意識、法律地位、知情同意權、所有權以及器官移植。這項研究發表在《JournalofBioethicalInquiry》。 類人腦器官是由人類幹細胞培養出來的三維神經組織,...

《Nature》子刊:老化大腦可望逆轉、修復清除廢物能力  

2024-08-2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5日,一份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ofRochesterMedicalCenter)的小鼠實驗新研究發現,大腦清除廢物的能力雖然會隨著老化而減退,但有機會透過藥物逆轉。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發現有望為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帶來轉機。這項研究刊登在《NatureAging》。 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被認為與大腦未能清除掉有害的廢棄物有關,...

解開中年肥胖之謎! 日研究:下視丘蛋白MC4R有重要關聯

2024-03-19 /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14)日,名古屋大學(NagoyaUniversity)與東京大學(TheUniversityofTokyo)及大阪大學(Osaka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共同發現,存於下視丘的黑色素皮質素-4受體(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蛋白質,能調節新陳代謝和食慾以預防肥胖,此發現有望為肥胖治療提供新的途徑。此研究發表於《CellMetabolism》上。 隨著年齡...

美研究:血中類澱粉蛋白濃度 有助提早診斷阿茲海默症

2024-03-08 /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6)日,由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Florida,UF)研究團隊發現,人體血液中類澱粉蛋白(amyloid)的異常濃度與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的細微結構變化之間存在關聯,此發現也許可以找到新的方法,能更早檢測出沒有臨床症狀的阿茲海默症病患。此研究是由Alzheimer'sAssociation出版的《Alzheimer'...

《Nature》耶魯新研究揭眼、腦淋巴連結 盼成感染、癌症治療新途徑  

2024-03-01 / 記者 吳培安
近(2月28)日,耶魯大學醫學院眼科研究團隊發表新研究,其以小鼠為研究對象,發現眼球的玻璃體內免疫(intravitrealimmunization)機制,可以保護老鼠對抗顱內病毒。這項研究不僅擴展了科學家對眼部與腦部互相連結免疫機制的了解,甚至有機會發展成對抗細菌、腫瘤的治療策略,應用在藥物或基因治療上。這項研究刊登在《Nature》。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發現小鼠眼睛內的淋巴系統分成兩套系統,分...

BMS斥140億美元收購Karuna 得思覺失調症藥

2023-12-25 / 記者 劉馨香
近(22)日,必治妥施貴寶(BMS)宣布以140億美元收購腦部藥物開發商KarunaTherapeutics,藉此取得其思覺失調症候選藥物KarXT(xanomeline-trospium)。該藥目前正在接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審查中,有望成為50年來第一款在作用機制上真正創新的思覺失調症藥物。此消息使Karuna股價在週五大漲47%。根據合併協議條款,BMS以每股330美元的現金收購Ka...

陽明交大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 攜亞培開發憂鬱症深腦刺激治療術

2023-11-27 / 記者 劉馨香
今(27)日,陽明交大表示,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陳右穎團隊,以其開發出的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技術,與國際醫材大廠亞培(Abbott)合作證實,深腦電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可以顯著改善動物憂鬱行為。此項研究為憂鬱症的深腦刺激治療提供更多科學證據,有助進一步擬定治療策略,此研究已發布於《NeurobiologyofStress》。 陳右穎團隊將晶片植入大腦多巴胺迴路之伏...

諾和諾德領投!神經退化藥開發公司MapLight C輪募資2.25億美元

2023-10-31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30日,專注於開發大腦疾病藥物的MapLightTherapeutics宣布,在諾和諾德(NovoNordisk)母公司諾和諾德控股公司(NovoHoldings)領投下,完成了2.25億美元超額認購(oversubscribed)的C輪募資,將以此資金促進其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和阿茲海默症候選藥物ML-007C-MA進入二期試驗。MapLight的創新藥物開發平台是結合...

中國首批阿茲海默症AI評估軟體 助攻早期診斷

2023-09-26 / 記者 劉馨香
近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由醫未(銥磑)醫療研發的人工智慧(AI)阿茲海默症(AD)磁振造影輔助評估軟體——「醫未腦醫生」三類醫療器材註冊證。此為中國首款用於AD診療輔助評估的AI軟體產品。該批准所根據的臨床試驗,是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盧潔院長團隊發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劉軍主任團隊、溫州醫科大學附設第一醫院楊運俊主任團隊參與研究。研究顯示,此AI軟體...

《Immunity》PLCG2基因變異位點 改變阿茲海默症病程關鍵

2023-09-12 / 記者 劉馨香
近(6)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Indiana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研究團隊,解析一種在微膠細胞(microglia)中表現的PLCG2(phospholipaseCgamma2)基因,發現該基因不同的變異位點,會影響微膠細胞對澱粉樣斑塊的清除反應,進而具有加速或減緩阿茲海默症病程的不同作用。此項研究成果為阿茲海默氏症藥物開發提供了一個新方向,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

《Nature》腦機介面再突破!失語婦以數位化身說話 每分鐘78字破紀錄

2023-08-24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3日,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和柏克萊加州大學(UCBerkeley)研究團隊,以腦機介面(BCI)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首度將大腦訊號轉換成合成語音和臉部表情動畫,成功讓一名因中風而失去說話能力的婦女以數位化身自然地與人交流,且每分鐘可講78個字,比過去任何類似技術都更快。此項成果刊登於頂尖科學期刊《Nature》。領導此項研究的是知名台裔神經科學家、UCSF醫學院神經外科主任張...

《Nature》子刊:同種精神疾病患者腦部差異大! 「生物標記」診斷仍有困難

2023-08-17 / 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一組由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University)和荷蘭拉德堡德醫學中心(RadboudUniversityMedicalCentre)領導的科學團隊,透過分析上千例包括憂鬱症、強迫症、思覺失調症等患者的腦部影像,證實即使這些疾病具有同樣的臨床症狀(例如:憂鬱症患者皆會長時間出現憂鬱情緒),但患者各腦區的變化仍有極高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換句話說,要以一項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