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留任待遇 落實「功能性護理」 解護理人員短缺難題

2023-11-28 / 記者 巫芝岳
周治華28歲時即於美國擔任社區醫院護理部主任,隨後於TenetHealthcareCorporation擔任行政高級主管,負責市場公關行銷、保險財務等領域,並兼任美國醫療機構評鑑聯合會(JCAHO)評鑑顧問。周治華曾評鑑過德國、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泰國等30國之醫療機構;也曾擔任五十多個位於亞洲與美國之醫療機構的顧問,敏盛醫療體系亦延攬其擔任資深品質副院長。責任編輯/巫芝岳對於近期熱議的護理人...

新創募資教戰守則 清晰、自信、獨一無二

2023-11-28 / 記者 李林璦
BillReichert專精於深度技術投資,包含人工智慧(AI)、量子運算、次世代晶片、材料科學與醫療技術。從事創投已長達20年,先前是知名創投「車庫科技創投」(GarageTechnologyVentures)的聯合創辦人以及常務董事(managingdirector),隨著車庫科技創投被Pegasus收購,也來到Pegasus擔任合夥人,並致力於推廣全球規模最大、獎金超過150萬美元的新創世界...

林口長庚邱政洵:防範未來大流行 亟需新立產學研發計畫、病原表型研究

2023-11-03 / 記者 巫芝岳
邱政洵為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並自2021年起擔任昱厚生技開發之新冠肺炎治療藥物AD17002-SC臨床二a期試驗總主持人。邱政洵擁有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並曾任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部長、醫研部主任及嘉義長庚小兒科主任等。現除了任職於林口長庚醫院外,亦為長庚大學醫學系兼任教授。責任編輯/巫芝岳面對本次新冠(COVID-...

林口長庚邱政洵:臺灣新冠鼻噴藥臨床二期展療效 病毒流感化成上呼吸道防禦契機!

2023-10-30 / 記者 巫芝岳
邱政洵為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並自2021年起擔任昱厚生技開發之新冠肺炎治療藥物AD17002-SC臨床二a期試驗總主持人。邱政洵擁有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並曾任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部長、醫研部主任及嘉義長庚小兒科主任等。現除了任職於林口長庚醫院外,亦為長庚大學醫學系兼任教授。責任編輯/巫芝岳今年10月3日,昱厚生技(...

創投即服務 CVC與新創 需更重視跨國鏈結

2023-10-26 / 記者 李林璦
AnisUzzaman曾在IBM擔任電子與計算工程師,一路被拔擢為投資併購部副總裁,其後,出任益華電腦(Cadence)資深副主管,發現企業與新創合作可以加速雙方成長,於2011年創立飛馬科技風險投資公司(PegasusTechVentures),管理高達20億美元資產,是美國矽谷前3大創投,全球排名前3%的創投公司。他致力於建構企業與新創的橋樑,於2021年6月收購GarageTechnolog...

醫療照護科技落地難?!場域試驗是關鍵!

2023-08-25 / 記者 巫芝岳
蕭乃彰於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University)取得醫學/博士學位(M.D.,Ph.D.),曾受訓並服務於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andWomen'sHospital),在臺灣則曾任衛福部遠距照護計畫共同主持人、衛福部電子病歷推動計劃委員、行政院衛生署愛滋病防治委員會委員,及食藥署重點發展醫療器材技術規範審查醫療委員等。蕭乃彰過去成功將蕭中正醫院由地區型婦產科專科醫院...

蘇益仁:療效不如期待?! 阿茲海默抗體新藥市場遇挑戰

2023-08-19 / 記者 巫芝岳
蘇益仁教授於SARS期間擔任疾病管制局局長,歷任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及主任、成功大學醫學院及醫院副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主任及感染症與疫苗所所長,現任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2017年他在科技部價創計畫支援下,於2018年9月自南臺科技大學衍生指標性新創公司——美力齡生醫,致力開發經由多重作用機制(MOA),調控老化生物學及降低類澱粉蛋白的抗老化及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並...

外泌體將是臺灣追上國際的明星產業

2023-07-25 / 記者 李林璦
曾擔任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衛福部部長、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和衛生署副署長,現任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名譽院長、長庚大學醫學系客座教授、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與艾萬霖生技董事長。林奏延於2020年12月底創立艾萬霖生技公司,致力於外泌體的臨床運用並專注退化性疾病治療,也讓艾萬霖成為全臺第1個運用外泌體做為新藥申請的公司;今年3月,林奏延與臺大生技中心主任沈湯龍共同發起成立「台灣外泌體產學聯盟」,倡議政府重...

5年650億投50個產業化國家隊選題

2023-07-25 / 記者 李林璦
曾擔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疾管局長、國策顧問、立法委員、嘉義市市長,現任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董事長。他曾於立委任內修訂健保法、傳染病防治法,並成立臺灣疫苗推動協會與紅絲帶基金會。涂醒哲自2019年8月接任DCB董事長後,走訪拜會多位董事及專家,請益與討論臺灣生物科技發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探討臺灣生技的未來,並結合歷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的結論與...

實現「精準檢測、個人化醫療」 從實驗室走向床邊

2023-06-30 / 記者 彭梓涵
蔡守冠現為光鼎生技(6850)董事長,擁有20年毛細管電泳儀市場經驗,熟稔毛細管電泳儀的設計、生產與應用。蔡守冠原為土木工程專長,在加入光鼎生技之前,曾在桃園高鐵擔當機電組系統整合主管。2004年光鼎生技成立,蔡守冠是第一號員工,他憑藉系統整合的技能,從專案經理一步一腳印跟著公司成長,期間並取得生物技術博士學位,也在歷經公司轉折發展後,從總經理成為公司董事長。目前光鼎生技是一家握有毛細管電泳核酸分...

創服育成中心精益求精: 「開創新局、打造園區品牌」 提升廠商成功率

2023-06-30 / 記者 彭梓涵
現職國家生技研究園區(NBRP)創服育成中心(BioHubTaiwan)執行長,同時也是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Biobank)代表人暨執行長、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除此之外,目前也在臺灣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國防醫學院擔任兼任教授。施修明執行長在類泛素(SUMO)修飾調控癌細胞發展的學術研究上有卓越的成績,曾經榮獲三次國科會傑出獎、「第23屆王民寧獎」...

許世明:AI合成數據技術在健康管理的應用

2023-06-30 / 記者 王柏豪
許世明教授民國85年自美回臺,曾擔任臺大醫學院免疫所及研究發展室主任、臺大醫院副院長、總統府尖端科技諮詢委員會招集人、國家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籌備處執行長、工研院、經建會顧問等職。他長期從事腫瘤分子診斷、腫瘤細胞生物學與病理免疫診斷之研究,有許多論著、專利及創新發明,其研究論文被引用次數在臨床醫學或全領域上均列入世界前百大。從2002年新竹生醫園區籌建開始,許世明一直致力於臺灣的精準或數位健康產業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