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文章查詢
標籤: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曾錙翎
2022-06-16 /
記者 劉馨香
長新冠(Long-Covid)引發腎風暴 應及早應對!
曾錙翎擁有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國家癌症研究院多年研究資歷,回臺後任職於工研院,除曾擔任生技與醫藥研究所副所長等管理職,在研發上專注生物標記開發,擔任大型生物標記專計畫總計畫主持人,個人更於2013年獲頒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的創新女傑獎。2014年第3季,將十餘年開發的技術平台衍生新穎生醫。新穎成功開發全球第一個精準管理及預防糖尿病腎病變快速惡化的檢測試劑DNlite-IVD103,並成功獲准於歐盟、...
專家觀點
OskarGold
CDMO
2022-06-16 /
記者 劉馨香
生技醫藥創新、永續、數位化發展 專業CDMO扮演關鍵角色
OskarGold現於亞太區/新興全球市場部門擔任資深副總一職,負責Vetter在亞洲地區的整體業務發展,並在多個快速成長地區管理Vetter團隊。在加入Vetter前,OskarGold曾主掌大藥廠的歐洲業務發展,擔任多個集團的副總裁、董事和總經理等職位,同時是德國藥品製造商協會(BAH)國際委員會成員。Vetter總部位於德國拉芬斯堡(Ravensburg),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專家觀點
簡海珊
胜肽藥
藥價
2022-05-20 /
記者 王柏豪
簡海珊:高藥價監管挑戰下 胜肽藥負擔得起的治療
簡海珊博士是「全福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在藥界有近30年的工作經驗。簡博士在美國TempleUniversity獲得碩士學位,由工作中發現更上層樓的需要,又再走入校園進修,先後於TempleUniversity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並在TempleUniversity的FoxBusinessSchool取得EMBA學位。成為兼具科技及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採訪整理/王柏豪美國長年來藥價昂貴...
產業
基改
專家觀點
2022-05-20 /
特邀作者
基改食品傷人嗎?
2020年11月,著名美國民調組織「皮優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發表〈全球許多民眾質疑基改食品的安全性〉,臺灣民眾50%認為基改食品有害、11%認為安全、38%自認所知不足以回答[Pew,2020]。基改食品真的傷人嗎?撰文/林基興 責任編輯/王柏豪多人以為歐洲反基改,但其科學家支持基改,例如,2009年,英國皇家學會出版《收割福祉》[RoyalSociety,2009]...
專家觀點
李建謀
AI
精準治療
2022-05-20 /
專欄:李建謀
李建謀:例行性健診免疫力檢測興起 用AI解析找出精準治療
李建謀為富禾生醫總經理兼創辦人,2004年取得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國防醫學大學合辦生命科學研究所之博士學位,在多種免疫細胞的製備、修飾乃至於免疫細胞療法皆具備實務經驗。目前在臺灣、中國、美國及日本以共同發明人身分,持有共計17項免疫細胞相關技術專利。富禾生醫以獨特的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免疫細胞為核心,加上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開發出精準診斷及客製化免疫細胞療法;此外,也藉由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
專家觀點
蘇芳慶
2022-04-19 /
記者 王柏豪
蘇芳慶:創新(Innovation)二大重點——新創(Startup)、技轉授權
現任成功大學副校長蘇芳慶,是國內少數集學術研究、產學合作、政策領導與執行經驗於一身的教授。他早在2011年就創辦臺灣第一個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籌組醫療器材創新聯盟,帶領醫材新創鏈結國際,讓臺灣創新醫材成功南向進入東南亞市場。2015年接掌成大研究總中心主任,統整成大78個所屬中心,積極實踐其開發對產業有實質影響力之創新的理念,也屢創成大技術技轉金新紀錄。2017年,蘇芳慶受政府延攬出任科技部政務...
專家觀點
陳瑞杰
2022-04-07 /
專欄:陳瑞杰
遠距醫療-醫療模式或環境永續選擇?
2013年美國InstituteofMedicine於公眾健康與永續報告書中,載明醫療健康產業直接或間接產生總碳排放,佔10%全美總碳排放。因為,醫療健康產業是屬於一個耗能產業,46%直接來自於照護服務,54%間接來自於藥品醫材相關供應與製造。而業界對此甚少著墨,更遑論去量化或研究如何來減碳。報告強調,醫療服務所產生碳排放,也正在危害全人類健康。因此,建議如何減碳是醫療健康產業界必需正視的問題。 ...
專家觀點
蘇益仁
2022-03-15 /
記者 王柏豪
9大藥廠開發AD (阿茲海默)新藥 失敗的原因
蘇益仁教授於SARS期間擔任疾病管制局局長,歷任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及主任、成功大學醫學院及醫院副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主任及感染症與疫苗所所長,現任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2017年他在科技部價創計畫支援下,於2018年9月自南臺科技大學衍生指標性新創公司——美力齡生醫,致力開發經由多重作用機制(MOA),調控老化生物學及降低類澱粉蛋白的抗老化及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並...
專家觀點
顏麟權
2022-03-15 /
記者 彭梓涵
掌握505(b)(2)新藥開發致勝關鍵: 選題、市場、專利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化工博士,專長為專業藥物傳輸技術產品的開發。顏麟權為瑩碩生技共同創辦人,帶領瑩碩陸續開發出多種深受醫藥界及患者接受度高的優良產品,包括處方用藥及消費性保健用藥,例如:心臟血管系統用藥、中樞神經系統用藥、糖尿病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等,多數皆為臺灣第一家上市學名藥。國際合作上,顏麟權也具豐富經驗,多次於公開論壇、會議中,以臺灣廠商的角度說明臺灣製藥產業的現況及未來可能遭遇...
專家觀點
黃文鴻
2022-01-27 /
記者 王柏豪
藥品產業在全球防疫中的角色與發展
疫苗在全球防疫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近期COVID-19大流行,做為疫苗供應方的製藥產業其行為更是動見觀瞻。本次疫病大流行至今,疫苗供不應求又或價格昂貴,皆使藥廠成為眾矢之的。欲瞭解其中之原委,首先需認識製藥產業的結構及本質。另外,論述藥品產業與疫苗的關係,應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家藥事政策(NationalPharmaceuticalPolicy)所強調的可近性(Access)、品質(Q...
專家觀點
黃齊元
2022-01-27 /
記者 巫芝岳
生醫「打群架」 走出臺灣、布局東南亞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為中華區金融圈名人,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University)工商管理碩士畢業,擁有超過35年投行及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臺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募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2021年初,黃齊元發起成立「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整合東南亞著名臺商及華商資源,並成立「東南亞影響力大學」(SIU),打造臺商前...
專家觀點
林楓閔
2022-01-27 /
記者 彭梓涵
真實世界數據會說話 驗證瑞德西韋療效
林楓閔是高雄醫學大學藥學博士,曾擔任中研院的博士後研究員。在醫藥產業已有13年經驗,加入臺灣吉立亞醫藥擔任醫學總監之前,曾歷任臺灣楊森藥廠醫學事務部經理、諾華藥廠眼科及神經學科醫學顧問,負責臺灣及亞太區醫學事務,後又擔任諾華藥廠全球高血壓治療領域醫學事務副總監,以及諾華大中華區心血管及代謝治療領域醫學事務總監。目前,負責臺灣吉立亞醫藥的醫學事務溝通策略、科學證據收集與教育以及人才培育發展。他所帶領...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細胞治療1:讓細胞治療成患者新「膝」望!完備細胞儲存法規 保障病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