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IT國際醫學創新科技學會年會首度來臺! 匯聚知名創投、醫師、醫材大廠 擘劃微創外科手術未來藍圖

2023-09-20 / 記者 李林璦
10月19~21日,iSMIT2023(國際醫學創新科技學會2023年年會)將首次來到臺灣舉辦!於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IRCADTaiwan)盛大舉行一連三天的論壇,並以「Healthcare∞Technology」為主題,邀請到法國微創手術訓練中心(IRCADFrance)創辦人JacquesMarescaux、國際創投SantéVentures合夥人(Partn...

達文西手術創投Intuitive Ventures訪台 與秀傳共創微創醫材新銳量能

2023-07-14 / 記者 李林璦
7月24~28日,擁有亞洲唯一一座遠距微創手術中心(IRCADTaiwan)的秀傳醫療體系,將舉辦為期5天的第七屆「亞洲醫療器材研究發展研習營(B.E.S.T.InnovationCourse)」廣邀國內外從創投到微創醫材各界專家,包含來自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母公司IntuitiveSurgery所成立的創投IntuitiveVentures、國際創投SantéVentures、遠距微創...

國際創投Santé Ventures、連續創業家現身台灣 傳授微創醫材創業出場關鍵

2023-07-04 / 記者 李林璦
擁有亞洲唯一一座遠距微創手術中心(IRCADTaiwan)的秀傳醫療體系,將在7月24~28日,舉辦為期5天的第七屆「亞洲醫療器材研究發展研習營(B.E.S.T.InnovationCourse)」廣邀國內外從創投到微創醫材各界專家,包含來自遠距微創手術中心法國總部(IRCADFrance)、美國史丹福大學創新醫療器材設計課程(StanfordBiodesign)、國際創投Santé...

BD 5.4億美元出售手術器材業務 簡化投資組合!

2023-06-21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0日,全球醫療科技大廠必帝(BectonDickinson,BD)宣布,將其手術器材平台以5.4億美元出售給愛爾蘭消毒和手術設備公司Steris,並將收益用於支持其他快速成長的業務領域。根據BD說法,該平台年營收1.7億美元,這一出售價格為年營收的三倍多。Steris將接手BD的V.Mueller(包含腹腔鏡和開放式手術器材)、Snowden-Pencer(腹腔鏡手術器材)和Genesi...

金屬中心領臺灣醫材廠攻國際盛會MD&M EAST展 搶進國際供應鏈

2023-06-16 / 記者 李林璦
國際醫療器材盛會MD&MEAST2023在6月13~15日於美國紐約順利落幕,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透過經濟部技術處「創新生物製造技術開發計畫」,協助籌組臺灣館率領帆宣、達爾、峻程、綠湖、太平洋、邦特等6家國內優質廠商參展,曝光臺灣自行開發及代工的醫療器材產品,大秀臺灣醫療器材代工量能戰力,爭取國際醫療器材大廠客戶青睞。MD&MEast為全球最全面的醫療設計與製造展覽活動,且本次展覽...

Amed Ventures助臺灣醫材串接美國生態系! 將啟動第三支基金

2023-06-06 / 記者 李林璦
長期致力於高階微創手術醫材開發與醫材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的美商AmedVentures(亞美登醫療創業投資基金),將於明(7)日,在臺灣首次舉辦「國際醫療暨高階醫材投資論壇」,並宣布今年將募集「第三支基金」投資臺灣醫材公司。也將在論壇中,與各界分享如何藉由基金投資,解決創新醫材領域產品開發的挑戰、醫材產業委託製造代工供應鏈缺口等兩大痛點,創造投資回報。AmedVentures於2018年...

南科挹注新創量能 遠距醫療、微創手術隱形冠軍搶商機

2022-12-02 / 記者 李林璦
今(2)日,南科新創醫療器材加速器TransMedx攜手金屬中心、生技中心共同舉辦成果發表會,特別邀請到智慧醫院、遠距醫療、手術器械及輔助器材三大領域,共9家公司如:奇翼醫電、麥博森、互貴興業、凡克、艾斯創、醫視等,分享遠距醫療與手術器械開發的核心技術與經驗。奇翼醫電執行長李維中(攝影/羅翊方)*奇翼醫電首創心電圖再創新!非侵入式連續性血糖監測明年上市奇翼醫電執行長李維中分享,此次以心電圖的核心演...

智慧醫材趨勢醫院轉向居家!3新創醫療AI已落地

2022-12-02 / 記者 李林璦
今(2)日,南科新創醫療器材加速器TransMedx攜手金屬中心、生技中心共同舉辦成果發表會,特別邀請到全球知名顧問公司Frost&Sullivan顧問BhaskarVittal分享,全球智慧醫療器材的趨勢與機會,並邀集智慧醫院、遠距醫療、手術器械及輔助器材三大領域,共9家公司如:太暘科技、柏瑞醫、台灣微軟等,分享其與醫院進行智慧合作的實際案例。南科管理局投資組組長上官天祥(攝影/羅翊方)...

國科會+經濟部助MIT醫材躍升國際 首次跨部會串聯醫材聚落4年有成!

2022-12-01 / 記者 李林璦
今(1)日,首次跨部會整合國科會與經濟部的「醫療器材產業加速新創與躍升國際推動計畫」4年成果發表會,於《台灣醫療科技展》的首日登場,竹科、中科、南科、國研院儀科中心與經濟部工業局的長官都親臨現場,並由計畫中的亮點生醫廠商—柏瑞醫、旭東機械、捷絡生技、智遊科技與超象科技等廠商輪番上陣,介紹其在計畫協助下發展精準健康的最新技術與成果。竹科、中科、南科、國研院儀科中心與經濟部工業局的長官都蒞...

專家看好兩大次世代醫材: 「精準診斷」拚新生物標記、「智慧醫材」軟實力正興起

2022-09-30 / 記者 巫芝岳
近20年,精準健康、數位健康成為全球生醫發展重大趨勢,加上新冠疫情的催化下,精準診斷/檢測以及數位醫材,成為備受專家看好的「次世代」醫材。從新興傳染病帶動的核酸檢測、抗原快篩,到各項創新生物標記的發明,國內投入精準診斷的廠家爭相出線;而在智慧醫材中,國內除了各種創新穿戴式裝置百花齊放,「軟」實力亦不輸國際,掙得多項第一名。撰文/巫芝岳承接臺灣隱形冠軍――牙、骨、微創醫材後,本刊採訪的多位專家一致認...

臺灣醫材「隱形冠軍」總盤點

2022-09-30 / 記者 巫芝岳
從人工牙根、人工關節,到微創手術電燒刀,臺灣在多間傳統金屬、精密製造廠轉型下,憑實力掙得好幾項國際隱形冠軍。回顧臺灣數十年來的醫材之路,如何從傳統代工突破開創自有品牌?業者們又是如何讓MIT醫材行銷國際?撰文/巫芝岳臺灣在過去數十年來,於工業2.0、3.0中站穩腳步,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半導體業興起的同時,醫材製造也悄悄發展著......。奠基於中、南部金屬加工和精密製造業基礎,在金屬材料上有諸...

北中南生醫聚落共振醫材產業升級

2022-09-30 / 記者 李林璦
高鐵僅需1.5小時就能從北部的南港、新竹生醫園區貫穿到中科、南科。2021年,竹科、中科與南科三大科學園區的生醫廠商營業額共達349.02億新臺幣,每個醫材產業聚落與在地產業及周遭醫院、法人單位、學研單位產生共振效應,激盪出各具在地特色的產業生態系,有望讓臺灣成為「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撰文/李林璦聚落的形成可以為醫材廠商提供良好的支援體系,臺灣從北、中、南已形成各具特色之生醫創新聚落/園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