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服務項目
聯絡我們
雜誌訂閱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產業情報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回首頁
產業情報
產業情報首頁
每日要聞
藥品開發
醫療器材
疾病治療
健康管理
醫療科技
科學要聞
商業佈局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展會報導
投資雷達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生醫公司資料庫
生技名人錄
名人專欄
專家觀點
人物專訪
生醫動態
知識庫
產業快訊
生醫公司報導
創新管理學苑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報導
影音報導台首頁
生技名人錄
產業報告教室
現場直擊
閣樓播 Bio
產業活動
環球生技
雜誌
書坊
文章查詢
標籤: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營養食品
味王旗下格林全食物投入高齡全新飲食
成立於2018年10月,由味王持股70%,格林全食物以授權自三福環球的「TFL全食物液化技術」,首創無去皮、無濾渣、無添加物的「全豆豆奶」,獲2020年銀髮友善食品獎肯定外,更提供多樣化的全食物原料,衍生出質地調整餐、增稠劑、創新調理包、烘焙材料等應用。臺灣老牌速食麵公司轉型一大步的格林,如何走入高齡化市場,讓消費者看見兼具營養、環境友善的全新飲食概念?撰文/巫芝岳 攝影/李林璦高齡飲食中,除了...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商之器以AI加值PACS 串聯智慧醫療影像最後一哩路
成立於1988年的商之器,主要從事醫療影像傳輸系統(PACS)研發,深耕醫療影像市場超過30年,4年前開始投入AI加值應用平台開發,並整合到PACS系統介面上,基於iPadPro的行動醫療影像儲存與傳輸App,獲得2020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100Awards)。2020年,商之器也攜手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開發可攜式AI辨識心電圖設備。撰文/彭梓涵現代醫學影像發展迅速,醫療...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Deep01深度學習腦出血AI 臺、美雙認證
對於醫療影像AI辨識新創公司Deep01(中文:愛因斯坦人工智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可說是快速竄紅、頻傳捷報的一年。其開發的腦出血AI產品,不僅在2月獲得我國食藥署核准首張深度學習AI產品認證、6月獲首張訂單即超過新臺幣2,000萬元,更在Pre-A輪募資創下新臺幣8,000萬元亮眼成績,獲得華碩領投,比翼加速器、工研院/資策會共同成立的數位經濟基金跟投。撰文/吳培安Deep01共同創辦人周...
封面故事
營養食品
聯夏兩年蟬聯銀髮友善食品獎
走過半世紀歷史,國內調理包指標廠商聯夏食品,兩年前搶先投入高齡友善飲食市場,其開發的「軟心肉排」、「Hana蒸豆系列」產品屢獲銀髮友善食品多獎項肯定。這些產品開發過程究竟有哪些「眉角」?聯夏又期望如何讓大眾「看見」長輩們的需求,進而加速擴大這塊只會有增無減的市場呢?撰文/巫芝岳 攝影/李林璦與馬偕紀念醫院合作開發的「軟心肉排」,和使用授權自日本廠商FujiccoCo.(フジッコ株式会社)技術的「...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宏碁智醫獲TFDA 首張糖尿病視網膜AI軟體
宏碁旗下子公司宏碁智醫,歷時3年與臺大醫院、台灣諾華合作研發「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2020年9月率先取得臺灣食藥署核發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成為臺灣第一張針對眼科診斷發出的智慧醫材許可。撰文/彭梓涵利用深度學習、大數據等方法,越來越多AI新創、科技大廠投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判讀開發,美國FDA自2018年批准首個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目前僅發出2張AI眼科輔診軟體藥證。2020年9月,臺灣食...
封面故事
營養食品
銀髮好『食』光!(二) 數位會員專屬
2020年2月,前總統李登輝因牛奶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不幸過世,敲響大眾對於長輩吞嚥困難的警鐘。您知道臺灣鼻胃管安置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嗎?臺灣長照機構使用鼻胃管人數高達94%,為全球最高,日本只有11%,德國只有6%。2019年全臺鼻胃管插管達20萬人,65歲以上安置鼻胃管的比例高達61%,比日本高出5倍之多。當長輩無法由口進食下,大多會選擇以鼻胃管餵食,卻忽略了有些長輩的「隱性需求」,日本因此早...
封面故事
營養食品
銀髮好『食』光!(一)
2020年2月,前總統李登輝因牛奶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不幸過世,敲響大眾對於長輩吞嚥困難的警鐘。您知道臺灣鼻胃管安置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嗎?臺灣長照機構使用鼻胃管人數高達94%,為全球最高,日本只有11%,德國只有6%。2019年全臺鼻胃管插管達20萬人,65歲以上安置鼻胃管的比例高達61%,比日本高出5倍之多。當長輩無法由口進食下,大多會選擇以鼻胃管餵食,卻忽略了有些長輩的「隱性需求」,日本因此早...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盤點醫療影像AI判讀四大挑戰
醫療影像AI判讀被專家認為是臺灣最接近臨床可應用、阻力最小、最能幫助醫師的技術,卻因為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人網絡,在資料取得及公/私利益上,與政府、醫師、醫院、監管單位甚至客戶,面臨重重尚待解決的難題。在當代人工智慧(AI)多種應用發展之中,圖像辨識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發展搭上圖形處理器(GPU)的演進快速;另一方面,醫療場域的放射科、檢驗醫學科,存在大量醫療影像判讀需求,兩者一拍即合,讓醫療影像A...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臺灣醫療影像AI 真相與幻象(三):臺灣醫療影像AI百花齊放
臺灣平均每位醫師服務人口數約507.43人,已超越日、韓。醫事放射師服務的人口數更高達4,065位,是美、澳、韓3-4倍。 全球紛紛把希望轉向醫療科技,盼解決醫護人力不足問題,2012年開始,美國FDA陸續批准醫療AI,已批准84項。 各界普遍認為,「醫療影像AI」是臺灣臨床發展阻力最小的技術,政府政策更透過不同計畫扶持、電子業更大舉進軍AI醫療,如今百花齊放盛況,卻僅2項醫療AI獲TFDA批准,...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臺灣醫療影像AI 真相與幻象(二):以色列以「創新」立國 臺灣醫療AI如何借鏡
臺灣平均每位醫師服務人口數約507.43人,已超越日、韓。其中放射師服務的人口數更高達4,065位,是美、澳、韓3-4倍。 全球紛紛把希望轉向醫療科技,盼解決醫護人力不足問題,2012年開始,美國FDA陸續批准醫療AI,已批准84項。 各界普遍認為,「醫療影像AI」是臺灣臨床發展阻力最小的技術,政府政策更透過不同計畫扶持、電子業更大舉進軍AI醫療,如今百花齊放盛況,卻僅2項醫療AI獲TFDA批准,...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臺灣醫療影像AI 真相與幻象(一)
臺灣平均每位醫師服務人口數約507.43人,已超越日、韓。而醫事放射師服務的人口數更高達4,065位,是美、澳、韓3-4倍。 全球紛紛把希望轉向醫療科技,盼解決醫護人力不足問題,2012年開始,美國FDA陸續批准醫療AI,已批准84項。 各界普遍認為,「醫療影像AI」是臺灣臨床發展阻力最小的技術,政府政策更透過不同計畫扶持、電子業更大舉進軍AI醫療,如今百花齊放盛況,卻僅2項醫療AI獲TFDA批准...
長照科技
封面故事
囧!長照科技崛起 落地難(二)
2020年COVID-19橫掃全球,今年8月,臺灣首次出現人口負成長,人口推估報告再度投下震撼彈,臺灣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將提早到來!臺灣「科技大島」,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補助力推各項智慧計劃,全臺長照產業機構及醫療場域,導入科技者卻仍寥寥無幾。臺灣智慧長照科技萌芽發展速度讓人驚嘆!政府600億臺幣長照預算兩倍增長,「風口」大吹起商機?高齡長照科技難以落地問題,提早引爆!學研界、業者和政府單位,...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銀髮好『食』光!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以色列新冠特效藥一期臨床結果出爐 最快3天患者康復 無副作用
43位臺灣生醫校園大師出列!
聯亞子公司Covaxx接到1.4億劑大單!? 新冠疫苗將供應南美3國
美國研究:卡介苗可降低感染新冠風險 !?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閣樓播Bio】 Ep3 眼部罕見疾病 - 斯特格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