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4)日,陽明交大和榮總團隊宣布,由臺灣及美國共同成立的「索拉茲跨國實驗室」(Stephen J. Solarz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於臺北榮總召開成立兩年後的首次研究成果發表。雙方科學家以視訊方式,互相分享肺癌及上呼吸消化道癌症相關研究,包括:陽明交大校務長楊慕華、北榮醫研部主任邱士華、北榮胸腔部主任陳育民等人,皆在會中發表了其最新成果。
由陽明交大、臺北榮總及美國國衛院(NIH)營運執行的「索拉茲跨國實驗室」,是在《台灣關係法》40周年時(2019年),由台灣駐美代表處及美國在台協會,簽訂執行協議及備忘錄而成立,以紀念生前支持臺灣不遺餘力的紐約州眾議員索拉茲。實驗室成立兩年,今天第一次由雙邊科學家交換研究心得。
共同主持這個實驗室,同時也是陽明交大校務長、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的楊慕華表示,榮陽交團隊能有這個臺美實驗室,歷經前陽明大學梁賡義校長及郭旭崧校長的努力,終於在現任林奇宏校長任內開花結果,不僅是榮陽交團隊的成就,也象徵臺美關係友誼長存。
在會議中,楊慕華也發表了其肺癌轉移過程相關的研究。楊慕華團隊比較了原發肺癌與轉移肺癌,發現轉移肺癌的癌細胞會重新「訓練」巨噬細胞,不僅規避巨噬細胞可能的吞噬,還讓巨噬細胞「倒戈」變成協助癌細胞轉移的角色。
而臺北榮總醫研部主任、陽明交大藥理所教授邱士華,則發現幹細胞中Oct4及Circular RNA 190基因,在肺癌、腦瘤、直腸癌或黑色素瘤等其他惡性腫瘤治療中,扮演重要關鍵的角色,如能有效抑制,則能減少惡性腫瘤的生長及轉移,大幅提升癌症治療成效。
臺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發表了非小細胞肺癌之個人化精準治療相關研究,希望藉由蒐集數位病理、基因定序、醫學影像等資料,建立生物醫學大數據資料庫,提供客製化精準治療。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及北榮院長許惠恒皆表示,儘管受到疫情影響,臺美研究人員暫時無法互訪,但仍維持每兩星期視訊討論,原有的榮陽團隊在合校後加入交大,可望讓這間座落於臺北榮總的實驗室,在精準醫療與智慧醫療開創更多可能。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