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位「準銀髮族」安居調查:近九成盼「整合健康照護和社會福利」服務 數位科技可望助攻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1-10-0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600位「準銀髮族」安居調查:近九成盼「整合健康照護和社會福利」服務 數位科技可望助攻 (攝影/羅翊方)

今(1)日為一年一度的「國際老人日」,台灣銀髮產業協會舉辦《2021銀髮產業趨勢調查——未來10大安居設計》成果發表。根據該份納入600位55~65歲未退休「準銀髮族」的調查,86.8%的人期望能有「整合健康照護和社會福利」的服務系統;健康、居住等領域的遠距和數位科技,不但是未來的銀髮族「安居」所需,也是業者可循的商機所在。

會中,內政部次長花敬群首先表示,面對人口快速高齡化所衍伸的需求,不可能僅靠民間力量解決所有問題,因此,政府近年也正在試驗中,期望建立出未來可循的模式。

這些案例包括:目前內政部正進行的一項信義區都更案,未來目標就是建成以銀髮照護為主的社區;林口的社會住宅案,也正在規劃將其中一棟轉為銀髮友善住宅,並引進相關服務和設施,預計明年就可以上線服務。

台灣銀髮產業協會理事長李宗勇則表示,協會成立至今5年來,一直致力在跨領域整合的高齡領域。在該報告中,同意百分比最高的一項,是有87.7%的人很在乎「住宅周邊公共空間應更利於長者行動」;86.8%期望能有整合健康照護和社會福利的服務系統。

他強調,要滿足未來這些所需,絕對需要政府跨部門、與跨領域業者共同合作。

遠距、數位科技輔助為重要商機

該項調查由協會聯手意集設計、東方線上策劃,並邀國泰人壽、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將捷建設、中華銀髮事業等公司共同提出。

意集設計執行長楊振甫則表示,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對業界而言,遠距、數位的解決方案非常重要,尤其經歷新冠疫情,大家開始對「健康」有了新的定義——並不僅限於個體的健康,而會注意到自己周圍的環境、社區是否也健康。

他也表示,數位無法取代人,但如何在社區中保留人性溫度下提供服務,並讓家人感到安心。這些輔助型的科技是未來的重要商機。

該調查將銀髮族「安居」議題分為:「空間環境」、「整合服務」、「社群參與」、「自我成長」四大面向,再透過提供第一線銀髮服務的25家跨界專家先擬定調查,了解共600位年齡介於55~65歲未退休「準銀髮族」的需求與期待。

東方線上研究總監施惠民表示,這些戰後嬰兒潮的「準銀髮族」與我們目前看到的銀髮族想法其實相當不同,例如在「空間環境」項目,包括:51.8願意改裝現有房屋、51%願意換購移居新屋、53%願意移居銀髮社區,且有70.5%想要有個人獨立空間。

「整合服務」中,超過80%希望強化社區整合支援功能,需求包括:客製化的解決方案;能幫助日常生活的科技工具(如:穿戴式裝置、遠距醫療系統)。其中,對於「健康照護」一議題,有超過40%的人,認為現況與未來理想有差距,其中,也有72.7%的人,同意願意更多透過遠距醫療方式,進行就醫與照護。

「社群參與」部分,70%的人希望退休後能持續參與活動(實體與數位雙軌並行),甚至有6成願意嘗試網路交友。這些人多半期待世代交流與經驗傳承,不過,對於和非家人跨世代的「青銀共居」,則僅有47%願意嘗試。

而在「自我成長」部分,80%的準銀髮族,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願意強化數位能力、或是結合興趣學習新事物;且有69%願意在退休後願意參與志工、69.8%願意持續在職場工作。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