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9)日,「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中,邀請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蘇嘉瑞醫師/律師,以及仁寶、友達頤康、清福養老院等科技和長照業者,探討照護科技最新趨勢。會中不但提及「新冠疫情讓應用科技的照護產業備受看好」,科技和長照業者也分別從不同角度,分享長照科技實際導入時的狀況,並呼籲政府在長照政策調整時,應建立更完善的配套措施。
*投資端——疫情讓「遠距照護」備受看好
蘇嘉瑞首先表示,根據KPMG的調查報告,全球2020年生技、健康產業的投資除了第二季稍減以外,其餘時候皆增加,且除了疫情相關的檢測、診斷設備外,家庭照護和臨終照護的投資也有增加趨勢。此外,包含遠距技術在內的醫療資通訊,這兩年投資額也持續增加中。
蘇嘉瑞表示,未來1、2年內,全球投資界相當看好『遠距照護』領域。(攝影/巫芝岳)
「未來1、2年內,全球投資界相當看好『遠距照護』領域。」蘇嘉瑞表示。
而KPMG針對台灣醫療科技進行的調查顯示,不論對「已投資者」或還未入場的「規劃投資者」而言,「電子零組件製造技術、數據分析、5G」都是排名前三的應用技術;在投資方式上,已投資者以「資本投資」占比最多,規劃投資者則多以「策略結盟」進行。
蘇嘉瑞表示,最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將數位醫療納入租稅優惠後,健康照護、遠距醫療和醫療檢測,是業者最想投資的三大領域。
但他也指出,目前數位醫療面臨最大的挑戰,包括:跨領域專業人才不足、國內市場規模小、國內外法規調和問題。
*場域端——機構業者:謹記導入科技的初衷,機構不應迷失
有1300多床的大型機構——清福養老院,是國內積極導入科技的單位之一。院長陳意千表示,他們從2015年開始,就已嘗試了相當多科技裝置,但經過反思,認為導入科技的根本應是提升照護品質,不該「為導入而導入」。
清福養老院院長陳意千表示,導入科技的根本應是提升照護品質,不該「為導入而導入」。 (攝影/巫芝岳)
陳意千分享了三項他們認為可有實際幫助的科技:首先為今年年初導入的「智慧藥局」。他表示,由於長照機構內有大量的藥物需發配給長輩,導入智慧包藥後,可省下三分之二護理人力包藥的時間,也能減少包錯藥的可能性,也讓他們能檢視服用這麼多藥物間是否會有藥物交互作用影響。
其次,是去年改版的「智能管家」資訊系統,他們將照護系統更有效的視覺化,包含自動化管理複雜的排程,目前已應用在院內500床,明年應會增加到800床。該系統可減少84%的表單、減少94%紙張列印,未來也計劃在應用到個人化的服務上。
第三則是「AI房務管理」系統,這項系統轉變了智慧床墊的應用思維,使其成為管理工具,來掌握長輩在房內的狀況,以及員工服務情形,更能了解每個長輩的服務是否有落實達成。
*科技端——政策滾動式修正 籲政府應建立配套
仁寶副總經理徐睿鈞,除了介紹公司目前在長照機構市占第一的「仁寶i照護」系統外,他也分享,國內大部分中、小型軟體公司,可能因市場不大等因素,鮮少願意涉入服務,但在長照系統開發過程中,深入了解業者服務卻是必須的。
仁寶副總經理徐睿鈞,長照政策不斷在滾動式改動,業者和系統必須隨時保持彈性。(攝影/巫芝岳)
徐睿鈞也表示,長照政策不斷在滾動式改動,雖確實越改越好,但也讓業者和系統必須隨時保持彈性改動,因此他也呼籲政府,在調整政策時應有配套的教育訓練,才不會讓業者無所適從。
除了機構內部的系統外,仁寶也開發了地方政府的照管系統;徐睿鈞透露,明年應也會開發「數位同意書」系統。
此外,友達旗下的友達頤康,擁有中國建構長照機構系統多年的經驗。友達頤康董事長蔡俊正表示,中國長照機構,多以運營服務商為主,在其政府近年力推「持續照料養老社區」(CCRC)下,中國高價位的養老院供過於求,但中價位的機構則是需求大於供給,也是最大的缺口。
友達頤康董事長蔡俊正表示,中國中價位的長照機構需求大於供給,是最大的缺口。 (攝影/巫芝岳)
他表示,中國以每個小區中的「為老服務中心」作為居家服務據點,現在也都開始應用穿戴式裝置、監視等科技照護,機構中也有定位裝置、智慧床墊、跌倒偵測裝置等應用,而友達頤康再將所有裝置以AIoT物聯網整合進其平台。
他也提及,若台灣政府能鬆綁長照費用「天花板」的限制,或許能讓國內長照科技產業更加活化。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