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8)日,工研院於「2022 BIO ASIA-Taiwa亞洲生技大會」中,展出六大亮點技術,包括能將毒殺癌細胞效果提升數倍以上的的抗癌新藥、30分鐘即能生產出細胞組織層片的醫材系統、國內第一台可檢查肺部「動態」功能影像,且重量不到1公斤的「可攜式電阻抗成像系統」等。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指出,因疫情而產生的生技產業熱潮,讓產業界對於創新產品需求大幅提升,紛紛尋找創新、具技術含量的產品來增加其公司產品線豐富度。
此次展出的青光眼藥物、蛋白質藥物、幫助記憶的天然萃取物都正在進行技轉洽談中,希望於今年完成技轉。
林啟萬表示,去年台灣生技產業整體呈現10%成長,產值超過七千億元,細分領域來看,醫材成長22%,數位醫療成長10%,藥物、應用生技維持3%~4%成長,加上再生三法未來將帶來新動能,工研院也已建立2、3種異體細胞庫,目前正在進行傷口照護跟心肌梗塞組織修護兩項臨床試驗,搭配工研院開發的3D列印細胞製程,未來有望在醫療現場依照病人傷口需求大小進行列印。
林啟萬針對近期熱門的CDMO議題表示,過往醫材許多仰賴OEM,醫材的CDMO相對於藥品來說複雜許多,不僅材質十分多元,還需將軟硬體相互整合,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具專業及特色的CDMO公司興起,相信未來能夠協助更多新創將創新的想法具體實現落地。
工研院表示,其今年在生技展鎖定精準健康領域,以「多、變、力」(多功能、變化、效力)為主軸,展出六大亮技術。
在「多功能」方面,「止漏抗沾黏雙效貼片」是一項突破傳統,一面防渗漏、一面防沾黏,還能透過UV光照射增加貼附力的貼片。「可攜式電阻抗成像系統」則是突破傳統胸部X光機,僅能在醫療場域中使用、提供結構影像資訊的限制,在機身輕、攜帶方便且無輻射負擔下,可進一步看到動態的肺部功能影像。
「變化」方面,「細胞組織層片生醫材料整合系統」主打30分鐘,就能將細胞混合液變為果凍狀的細胞組織層片,且可馬上用於治療。另一項「眼科藥物技術平台」,則從藥物合成、配方設計、藥效、藥動、毒理、藥物試製、藥品GMP生產等,都能提供客製化的研發。
「效力」部分,工研院則展出「ITRI-501抗TIGIT抗體新藥用於實體腫瘤治療」,毒殺惡性腫瘤的效果提升數倍以上。「Bugu-M幫助記憶天然產品」則是天然複方植物萃取物,動物研究顯示可改善記憶,適用於預防與緩解認知障礙。
(報導/李林璦、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