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9)日,2022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 Taiwan)第三日論壇中,Session 13以「細胞與基因治療發展」為題,邀請到諾華細胞與基因療法亞太區商務主管Joseph Liu、IQVIA醫療戰略總監 William Xu、默克生命科學亞太生物製程策略創新模組資深顧問David Loong、臺北醫學大學總顧問何弘能演講,也邀請到台灣日立亞太總經理梁琼瑜加入會後綜合座談。
*Joseph Liu:諾華將拓展Kymriah亞太地區影響力、開發次世代T細胞治療
諾華細胞與基因療法亞太區商務主管Joseph Liu表示,源自美國賓州大學、由諾華開發的全球首個CAR-T療法Kymriah,現在已經在全球35國獲批、治療了6,900位患者,迄今累積了大量的療效追蹤數據。
在CAR-T開發的領先地位,也使得諾華率同業之先,了解到自體細胞治療的程序,需要處理多達11種不同面向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鏈結,因此陸續建立了Cell Chain數位平台和中央客服中心,確保細胞製程從訂單、製程、物流到治療皆能順暢進行。
Joseph透露,未來諾華將繼續為Kymriah申請擴大血液腫瘤適應症,擴展亞太地區的治療中心、爭取批准和納入保險,同時繼續投資CAR-T和細胞/基因療法開發,特別是近期公開的T-Charge平台,目標是將未成熟T細胞,開發成緩解持續時效更長的細胞療法,也降低患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
*William Xu:2021年全球細胞、基因、RNA療法公司破1,300家 腫瘤學為大宗
IQVIA醫療戰略總監William Xu,以細胞、基因與RNA治療的未來為題分享。他表示,細胞、基因、核酸治療涵蓋的技術相當多樣,根據2021年統計,全球已有1,308家專門研發基因、細胞與組織(tissue-based)療法的公司,並以北美區域600多家為最多;2021年在此三項領域中,也創下了併購金額的高峰。
其中,腫瘤學為該三項療法中最受矚目的領域,且32%的細胞治療為CAR-T;基因療法多與精準醫療適應症相關;RNA相關產品線,則是在mRNA疫苗的成功下受到注目。
他預期,基因療法是這三項創新療法中,成長最快速的領域,且除了罕見疾病外,相較於許多既有的療法,細胞、基因、核酸治療長期而言,甚至可有效降低整體醫療成本。
*David Loong:細胞製造挑戰多!封閉製程、防止汙染與監控成重要趨勢
默克生命科學生物製程戰略亞太創新療法資深顧問David Loong,針對細胞治療製程上的關鍵點進行分享。他表示,近期在細胞療法製程的商業化上,常面臨的挑戰包括:捐贈者(donor)細胞和培養試劑(reagents)的高多樣性、製程難以維持一致性、製程中的汙染、製造時程長且成本高昂等。
Loong指出,如何提高細胞捐贈者篩選的效率、使用更合適的培養試劑(reagents)、建構封閉式的製程,以及製程中監測與預防汙染的系統,都是未來該領域持續精進的方向。
他也分享,目前針對基因改造中涉及的質體、病毒載體、細胞,三者的製造都必須在獨立的不同設施中進行;而細胞培養(incubate)、細胞洗滌(cell wash)、冷凍與解凍(freeze thaw),則是三項多數細胞治療中,都須涵蓋的製程單元。
*何弘能:北醫大串聯產、研、醫 三管齊下深耕細胞治療
臺北醫學大學總顧問何弘能,於其演講中介紹北醫大結合北醫體系量能,在短短三年多,即透過自有的GTP核心實驗室及與國內細胞治療產業合作,從衛福部《特管辦法》、恩慈療法、臨床試驗三管齊下,積極發展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
何弘能也分享,在細胞治療上,北醫大衍生新創賽昂生醫利用雙特異性抗體開發出「武裝T細胞」(Armed T-cells)開發次世代CAR-T療法,去年5月也以500萬元合作金,將臨床級CIK細胞擴增技術簽約技轉給宣捷幹細胞。
而在會後座談中,與會的台灣日立亞太總經理梁琼瑜表示,臺灣在細胞治療產業鏈上有三個機會。首先是強健的供應鏈;第二是醫療技術、人才和醫療產業的崛起,尤其細胞治療特別需要醫師的協助;第三是IT科技和健康大數據。
(報導 / 吳培安、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