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主辦此論壇的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理事長、暨台灣禮來(Eli Lilly)總經理勝間英仁(Hidehito Katsuma)表示,臺灣擁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也在創新知識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臺灣的健保給付標準與國際標準不一致,這將使臺灣在新藥臨床試驗上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此外,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的醫療支出占GDP的比例較低,例如日本占11%,臺灣僅佔6.1%。
勝間英仁認為,臺灣的生物醫學創新實力在全球具有高度競爭力,若能增加醫療投資、使新藥新科技的健保給付與國際標準治療指引能密切接軌,不僅能提升臺灣的國民健康,也能進一步強化醫療體系及創新生態系與國際的鏈結。
AZ方姵潔:以「合作」驅動醫療創新 解決複雜挑戰
AZ國際醫學事務副總裁方姵潔(Fong, Pei-Chieh)分享,AZ致力於將創新解決方案帶給患者,並相信「合作」是成功的關鍵,其合作夥伴超過2000個。
例如,AZ設立了「A.Catalyst Network」(國際生醫創新鏈結網絡),在全球建立20多個健康創新中心,台灣也是最早加入的國家之一;此外,AZ也與全球最大新創盛會SLUSH合作、與世界經濟論壇基金會的愛迪生聯盟(WEF EDISON Alliance)合作等,透過打造全球生醫創新生態體系(ecosystem)、協助新創公司,期望以合作解決具體而複雜的健康挑戰。
方姵潔也分享「A.Catalyst Network」中的一項案例: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僅19%,而早期診斷是改善預後的關鍵,不過,標準檢測方法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的成本高昂,難以普及;因此,AZ合作夥伴Qure.ai研發出胸部X光影像人工智慧(AI),可偵測可疑肺結節與排序肺癌風險高低,並已在25個國家進行超過47萬次的篩檢。
賽諾菲Francois Barbé:全球數位健康投資漸增 尋永續商業模式
賽諾菲臺灣香港數位醫療處長Francois Barbé則分享全球的數位健康照護趨勢。他首先表示,研究指出,對於一個人的健康結果的影響因子,遺傳佔比30%,社會經濟與環境因子佔20%,醫療照護佔10%,而患者本身的行為其實佔比高達40%。因此,改變患者的行為相當重要,而現今發展出的各式數位科技,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患者行為,例如睡眠、運動、飲食與是否按時服藥等。
Barbé也分享數位健康領域的投資趨勢。自2018年以來,數位健康獲得愈來愈多的投資,尤其是針對慢性病及相關的共病症。在COVID-19疫情後,目前市場正在整合,目標是發展永續性和可擴充套件的商業模式,但各國有不同的作法。例如德國在2020年將「數位健康應用程式」(DiGA)列入公保(GKV)給付範圍。
Barbé分享,賽諾菲本身也於2020年和臺灣的智抗糖展開合作,發展糖尿病的數位照護方案,並於今年2月展開隨機臨床試驗。
吳忠勳:新興次世代療法、創新藥物傳輸技術 為臺灣切入點
吳忠勳表示,隨著精準醫療演化,新科技與模型不斷創新,藥物的發展也從小分子藥物、標靶療法、生物製劑、到許多創新療法,每個領域中都還有衍生不同的次世代療法,這些次世代療法是臺灣可以切入的機會。
他以mRNA核酸疫苗為例,mRNA與脂質奈米顆粒(LNP)是至少發展40年的技術,但在疫情間才成為對抗病毒的療法之一,由於投入該領域的公司不多,其也衍生許多不同的機會。
另外受疫情影響的還有CDMO的供應鏈,他認為臺灣過去以來就很擅長做困難學名藥,也累積許多工廠管理上的豐富經驗,臺灣可以強化創新藥物的傳輸技術,以競爭新興生物製藥。
臺醫療支出僅占GDP 6% 專家籲增健康投資
會後的專題討論中,則有AZ的臺灣區總經理Claudio Longo、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臺大醫院暨台大醫學院講座教授楊泮池一同討論醫療保健投資的重要性。
三位講者都一致認為,臺灣的醫療支出僅占GDP 6.1%,遠低於美國(17.8%)、德國(12.8%)、日本(11.1%)與韓國(8.8%),此外近幾年各國醫療支出都在提升,反觀臺灣增加的幅度不只緩慢,總額給付的限制,還從過去五年66%,降低到55%,此不僅大大影響臺灣醫療與國際的接軌,也影響患者在取得第一線療法上的傷害、甚至生物醫藥產業鏈的發展。
長期倡議精準醫療的楊泮池表示,健康投資可分兩類,一是健康照護投資、二是健康產業的投資,其中健康照護或醫療保健的投資通常來自健保,但在對健康產業投資來說,就不一定所有的資源都來自健保,且如果健康產業投資都來自健保,必定會形成死路一條。
因此他呼籲,健康產業發展必須跳脫既定的框架來思考,可從健保之外的地方來發展產業。他也表示,精準健康是蔡政府2020年上任後,提出國家要發展的重要核心產業,下一任的總統大選即將到來,除了再次提升精準健康的意識,也更應讓大眾了解精準醫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