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6)日,2023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3)中,首日「亞洲生技論壇」上午場,除了2022年唐獎生技醫藥獎三位得主外,也特別邀請Frost & Sullivan、IQVIA、PwC Strategy&等多間全球知名顧問公司,以及國際臨床試驗公司賽紐仕醫藥(Syneos Health),和服務生技的數位平台公司BIOVIA,分享臨床試驗、精準健康、藥物開發、數位健康,和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的最新趨勢。
Syneos Health:綜覽2023趨勢 數位轉型改善臨床試驗招募
國際臨床試驗公司賽紐仕醫藥(Syneos Health)資深副總裁及亞太地區布署解方負責人Sam Wilson,分享2023年的健康領域趨勢。
Wilson指出,生技醫藥領域的數位轉型正持續加速,改變了醫療專業人員與病患互動的方式。過去,臨床試驗面臨常常招募不到足夠受試者的挑戰,而現代數位科技可以透過一對一的訊息傳遞方式,有效地提高目標醫療專業人員對於試驗的認知,改善病患招募。
在醫療事務方面,他指出,真實世界證據(RWE)日益受到重視、醫療專業人員與支付者(payer)的互動關係更加密切、市場競爭愈趨激烈等變化,造就醫療事務領導人逐漸從功能性專家,轉變成專注於成果資訊的戰略家。
此外,新創公司與首創藥物公司正轉向以外包模式,來靈活支持其進入市場及擴張市場。例如,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負責規劃和指導產品的上市。
Frost & Sullivan:盤點2025精準健康10大契機 籲業者多方合作創新商模
商業顧問公司Frost & Sullivan健康照護及生命科學主任Unmash Lal,盤點了2025年10大精準健康重點契機,分別為:「整合性診斷」、「健康社會決定因素(SDoH)商業模式」、「由群體基因體學(population genomics)驅動的國家級精準健康政策」、「細胞與基因治療商業化策略」、「藥物基因體學」、「沉浸式療程(immersive therapeutics)」、「藥物開發時的生成式AI應用」、「預測性基因檢測」、「人體生物資料庫應用」,以及「AI穿戴式裝置」。
Lal表示,包括台灣在內,亞洲也已有許多公司抓住這些機會發展中,但他也強調,這些新領域中應拓展的,不僅是技術本身的創新,更應和包括藥局/診所、社區、政府、支付者(如保險公司或健保)、服務提供方、學術研究機構、製造商等多方合作,才能創造出有效的商業模式。
Lal表示,近年人們對「照護」的重點目標,已從發生疾病時的「sickcare」,轉變至亞健康階段的「healthcare」,並期望進一步進入「health」的健康階段;過去數年來,健康照護生態系中的重點,也從疾病治療轉變擴及至罹病前的診斷,以及治療後的監測,且更加以病人為中心,並在數據的應用、照護管理方面持續拓展中。
IQVIA:生物製劑、注射型藥物10年來大幅成長 遠勝小分子、口服藥
IQVIA全球思維領導力(Global Thought Leadership)主任Aurelio Arias,分享了全球製藥產業的最新趨勢。他特別點出「生物製劑」(biologics)和「注射型藥物」(injectables),是相對於小分子藥物和口服藥物,在過去十年來大幅增長的領域。
Arias表示,蛋白質等大分子生物製劑的全球銷售額,從2013至2023年間,與小分子藥相比成長速度快了3倍,且蛋白質生物相似藥的佔比也持續成長中,尤其在美國與歐洲,市場上對生物相似藥的接受度顯著提高,不過此現象在亞洲還尚未明顯觀察到。
Arias也表示,隨著生物製劑的成長,許多特殊藥物遞送系統被發展而出,導致過去幾年來「藥物注射裝置」的成長。從2016至2021年間,注射型藥物的全球市值成長了10%,相對地,藥錠類只成長了3%、膠囊類僅成長2%。
Arias最後也點出四項製藥產業的成長機會,除了上述的「生物製劑與特殊製劑(specialty)」外,還包括:「提高患者便利性」(例如能由患者自行使用的注射裝置)、「數位連結性」(可收集患者數據以提升醫療決策)、「環境永續性」(綠色醫療、冷鏈管理等)。
BIOVIA:數位平台加速藥物開發、生產製造 大降數百萬美元成本
BIOVIA公司技術銷售資深經理Basha Kodidela分享,如何運用數位平台來加速藥物的研究、開發到製造。他指出,根據麥肯錫2022年針對生命科學產業數位分析領域十大觀察報提到,雖然疫情加速了數位轉型,但生命科學產業的數位成熟度仍然表淺,大多投資大量的機器學習跟雲端運算,而其中的挑戰在於缺乏整合性的穩定數據來源。
Kodidela指出,BIOVIA針對生命科學產業從藥物開發到生產製造的每個環節分別推出不同數位化平台,例如針對藥物開發階段,推出Generative therapeutics design process, GTD)平台,可以運用模擬模型測試藥物,並優化不同目標化合物,有望節省數百萬美元的藥物開發;在生產上則可分析與監控製造流程,整合並視覺化數據。
Kodidela表示,BIOVIA推出的數位化平台可以為生命科學產業節省20%的成本與時間、降低80%的人為錯誤並節省10%交通運輸成本,且可以將真實世界數據與實證相結合,數據化協助公司符合法規要求。
PwC Strategy&:2027全球新興生醫產品CAGR破44.4%! 亞洲CDMO成長動能勝歐美
PwC Strategy&歐洲生醫負責人Jens Neumann指出,全球生技製藥市場預計將從2022年1.18兆美金,成長至2027年達1.56兆美金,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6%。其中,包括基因治療、細胞治療、溶瘤病毒與核酸藥物等新興生醫產品,是成長最為強勁領域,CAGR高達44.4%;其次為生物製劑,年複合成長率9.2%,
而在藥物CDMO產業中,隨著製造技術進步、全球供應變化,以及商業策略合作關係的演變,CDMO也演化出許多新的模式,除了全球CDMO大廠轉型為更全方位的「委託研究、開發暨製造服務」(CRDMO)外,許多大型藥廠也將CDMO服務包含在公司內,如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艾伯維(Abbvie)等,或由藥廠附屬CDMO,例如德國Evonik、荷蘭DSM等。
Neumann也指出,北美和歐洲的哺乳類生物製劑總產能(mammalian biologics capacity),在2022年分別成長至將近250萬公升,但往後成長將停滯,而亞洲目前產能約為150萬公升,但預計2022~2024年的CAGR可達8.3%,相對強勁。
(報導/巫芝岳、劉馨香、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