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版遠距醫療7/1上路! 健保署長石崇良揭數位療法納健保三大挑戰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4-06-2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擴大版遠距醫療7/1上路! 健保署長石崇良揭數位療法納健保三大挑戰 (攝影/巫芝岳)

今年7月1日,衛福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將正式上路,伴隨健保給付,擴大開放5種特殊病患進行視訊診療。根據資誠《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報告》,數位療法的「給付途徑」,仍是投資人評估是否投資該產業的最大關鍵因素。健保署長石崇良,也在6月18日由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主辦的「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論壇」中,分享了數位療法健保的三大挑戰——價值評估、給付方式、價值流向。

在數位科技呈現指數級進步,加上新冠(COVID-19)疫情加速遠距、非接觸式技術的應用,以及全球醫護人力問題下,全球數位醫療和遠距醫療正在快速成長中。

然而,根據資誠發布的《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報告》,數位療法的「給付途徑」,仍是投資人評估是否投資該產業的最大關鍵因素;台灣在幾乎以全民健保為單一保險制度的情況下,也導致業者擔憂數位療法難以納入健保,將嚴重影響產品未來銷售,甚至影響公司募資與生存。

石崇良指出,目前包括:運用AI發展的輔助診斷軟體醫材(SaMD)、穿戴式數位工具、遠距看診的通訊設備等,都仍因療效及成本效益尚不明確、健保尚無針對健康數據蒐集另訂項目或規範,因此只能爭取納入醫療科技評估(HTA)項目,請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協助蒐集國際給付情形或相關規範、與傳統診療方式進行療效比餃、進行財務影響分析等評估。

石崇良也坦言,遠距看診的數位平台本身,要納入健保給付可能較為困難;且由於健保法中規範,療法主要仍「需有治療病人的效益」,因此單純用於健康促進的產品,也難納入給付。

數位療法納健保三大挑戰:價值評估、給付方式、價值流向

石崇良在當天論壇中,也說明了多項數位療法納入健保給付的挑戰,包括:臨床價值評估不易、給付方式可能與傳統醫材不同、價值流向待議。

他表示,由於數位療法有許多不同於傳統醫藥品的特色,例如相比於傳統醫藥品,可能多了能「管理疾病」的特色,除了臨床試驗中展現的效益外,也可能需結合可比較的現有產品、財務影響、投資報酬率等,才能進行完整的價值評估。

針對給付方式,石崇良表示,健保中的醫材主要有「包裹式給付」(如:手術過程中使用的耗材)和「論量給付」(如:植入式醫材),而目前的多數數位療法,較有可能採包裹式給付。

「價值流向待議」方面,石崇良說明,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針對德國數位醫療的一項效益分析結果指出,德國實施包括電子病歷、遠距照護等26項數位方案下,可節省34億歐元的經費,然而當中50%的經費節省,只由其中7項方案所貢獻;而綜觀節省經費的流向,有70%為醫療服務提供者、30%為付費者及照顧系統,價值流向似乎也和實際節省經費的貢獻不成比例。

石崇良最後表示,建議數位療法廠商,若計畫以新特材方式申請納入健保給付,先向健保署提供臨床實驗結果、價值評估報告及支付方式建議。

此外,健保署也會持續與旗下「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合作,建立數位療法的評估方法,同時也會考量透過如新藥的暫時性給付,或是以公務預算進行的健保沙盒方式進行。

此外,健保署也投入簡化自費核准程序,正在建立「自費醫材收費平台」,未來將讓各縣市可直接查看其他縣市核准該自費醫材的情況,加速全台各縣市對自費醫材的核准速度,該平台期望今年年底前能上路試行。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