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9日),久違的美商維梧資本創辦人兼執行合夥人孔繁建,親自現身台灣生醫創新學會舉辦的爐邊座談,他受學會創辦人、台北醫學大學前校長閻雲教授之邀,並在閻雲主持下,與從學界投入創業的捷絡生技創辦人暨策略長張大慈,針對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下,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創業家?進行激盪對談。
台灣生醫創新學會榮譽會長彭汪嘉康院士開場致詞,她表示學會的成立是致力成為學界創新與產業合作的橋樑,學會希望透過各種更有品質與內容的論壇和交流活動,讓大家從討論中提出問題,學會成員會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案。
於今年獲得第32屆特殊醫療貢獻獎、被譽為「台灣癌症醫學之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提及,在自己的年代,從求學到出國唸書,回台無論做醫生、科學家或老師,是很難成為創業家的,因為社會普遍認為,有地位、有尊嚴的學者不能跟錢(銅臭)有關係。「但現在,教育環境與科技產業變遷很大,生醫和科技很需要創業家。」
(圖:維梧資本創辦人兼執行合夥人孔繁建博士)
#成功需要很深的科學基礎以及完整的生態系#
因疫情超過3年沒回台灣的孔繁建博士表示,目前,台灣從學界跨到產業界真正成功的案例還很少,要如何走出成功的道路?他強調,「“成功”需要很深的科學,除了研究本身外,商業、市場和經營策略也要用科學分析,一切都要講求科學和data(數據)。
擔任台灣BTC會議委員(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會議,簡稱BTC)近20年,孔繁建表示,普遍都認為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很慢、似乎不如預期。他一分面謙責自己貢獻有限,一方面講出幾點長年來無法達到預期的原因。
孔繁建指出,台灣處境很獨特,尤其在中美競爭後,因為半導體產業的優勢,馬上從區域邊緣變到世界中心(central) 的位置,這給了台灣許多的挑戰,但台灣如果能夠“play smart”,將也能創造出許多利基機會。
僅管台灣生醫業與電子業發展一直有些角力,生技產業也有自己先天的歷史背景。美國1973年重組DNA技術開發後,產業蓬勃發展,但台灣遲至1995年左右才興起。
不過,投資經驗遍佈兩岸四地的孔繁健強調,產業常以美國為例,但美國不是標準,也不是最好的系統(system),只是個參考,台灣發展生技不能完全照美國這套走。
他也指出,政府政策(policy)常強調台灣有很好的產、官、學、研、醫,但要把科學要從lab(實驗室)轉譯到產業,需要的是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研發、專利、製造、市場、法規這些環節缺一不可,但台灣很缺乏CMC(標準製造),marketing(市場開發)更缺乏。而選題時,是必須把所有這些都考慮進來。
孔繁建強調,「這樣的生態系必需要集思廣益,不是只找幾位教授或院長,這個concept(概念)也需要相當多時間去建立,台灣政策高層必須要能理解。」
#科學到商品距離很長 政策、創業要訂定清楚目標#
「policy 需要訂定很清楚的目標。」例如有人認為台灣政府也很積極帶團到美國或歐洲參訪,但為何國際化似乎仍常常不得其門而入?孔繁建指出,「鏈結國際若只停留在表面參訪,這是錯誤的目標,就像閱讀新聞只看headline(標題)就會不知道真正的內文(text)一樣。」
孔繁建最後以一份「年齡與創業高成長(Age and High Growth Entrepreneurship)關聯」 論文研究表示,「數據顯示,資本市場成功退場(IPO或被併購)的公司CEO在40歲-60歲區間最多。這表示,成功的企業需要經營者具備各方面成熟的能力,當然不一定表示年輕人不能創業,但欠缺產業經驗,風險相對非常高。」
孔繁建表示,從科學到商品的距離很長,整個過程非常需要基礎能力。Excitement drive everything(激情驅動行動力),但作為一位創業家同時需要專業和熱忱,而選題則是藝術也是科學。創業家要能用科學了解你的idea是不是真正可執行、永續的系統?要用科學分析自己項目/產品的value,是不是真正符合未滿足市場需求?
孔繁建勉勵,「具體目標訂好,只要一開始了,就算錯過眼前美麗的花朵,3-5年把東西做紮實了,也會看到越來越多美麗的花朵。」
(圖:捷絡生技創辦人暨策略長張大慈)
#生技求“才”更甚求“財”#
接著,捷絡生技策略長張大慈以深具創意的圖文並茂照片,活潑生動地述敘自己如何從學界到產業之路,一路上交織串連的網絡,包括從任教的清華大學教授同僚、自己指導的十餘位博士生分佈產業、清華大學校友創業家們、生醫領域一群擁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女傑,以及一群院士們的指導與鼓勵……。
儘管已經投身產業的張大慈強調,她自始至終都認為,無論公司、產業發展或個人,“教育”永遠是最好的投資。
閻雲總結,創業基因往往就寫在創業家的DNA裡,創業家在經營各方面很需要創意,然而創意但要達到境界,往往也要個20年時間累積。因此,進入生物科技業的真正目的,不只在求“財”,而是在求“才”,是要求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