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北生技小聚 臺灣醫藥鋒芒再現

虞成全:併購、IPO不因新冠降溫;張秀鳳:新藥研發申請專利、鎖定未滿足需求;羅麗珠:品質政策如同製藥產業憲法;王家麒:生物製藥全面服務、提供快速解方

撰文記者 劉端雅
日期2020-07-07
(攝影/林嘉慶)

今(7)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首場「臺灣醫藥鋒芒再現 」隆重登場。邀請到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副局長吳欣珮、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虞成全會計師、貝爾克斯生技執行長張秀鳳、友霖生技醫藥總經理羅麗珠、美商思拓凡臺灣(Cytiva)營運總監王家麒等專家,共同探討在資本匱乏、內需市場不足和新冠疫情衝擊下,臺灣生技藥廠該如何逆風前進的策略,以及2020年藥品發展的新趨勢。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副局長吳欣珮表示,臺北生技小聚提供生技產業一個分享產業趨勢、技術和經營投資等資訊,腦力激盪的交流平台。(攝影/林嘉慶)

吳欣珮致詞表示,臺北生技小聚已邁進第5年,一直提供生技產業一個分享產業趨勢、技術和經營投資等資訊,腦力激盪的交流平台。另外,新冠疫情使生活、經濟和產業帶來重大轉變,也促使全球生技產業都競相投入疫苗,藥品、檢測試劑的研發,而臺灣在口罩生產之後,也投入疫苗和藥品的研發,相信會在這場競賽中找到角色和價值。

勤業眾信虞成全會計師虞成全指出,AI輔助新藥開發成為近年的趨勢。(攝影/林嘉慶)

虞成全以「全球生技醫藥產業未來展望」為題,分析全球局勢在疫情動盪的情況下,醫療產業的發展趨勢。他指出,全球生醫產業併購趨勢變化,近年無論是大型併購案,或是獨角獸企業已成為生技產業最新的投資趨勢,大型藥廠透過併購擴充、強化或互補產品線。

2019年,總交易筆數成長至5522筆,交易金額高達4840億美元,而授權交易佔比最高,為41%,而收購的交易數量雖然只有10%,但個別的收購多為大額交易,總金額為2710億美元,佔全年交易額56%。

在併購交易中,多涉及上市藥物和新興技術,其中以腫瘤治療為投資熱點,例如,去年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以高達740億美元併購賽基(Celgene),成為2019年最大宗的併購案,使BMS成為美國第四大製藥公司,僅次於輝瑞(Pfizer)、諾華(Novartis)和羅氏(Roche),也使兩家的產品組合互補,在基因療法、腫瘤學和免疫學等擁有強大的業務。

另外,國際IPO募資案件,2019年全球有61家進行IPO,數量雖然比2018年減少,但籌集的資金總額卻增長了6%。投資領域...